APP下载

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1-11-26王付星赵鹏候倩

当代医学 2021年32期
关键词:氟烷国药准字丙泊酚

王付星,赵鹏,候倩

(齐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山东 德州 251100)

麻醉作为外科手术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患者因机体生理储备功能下降、抗应激刺激能力减退等因素影响,对手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要求更高[1]。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为老年人群临床常见的麻醉并发症,而麻醉药物与POCD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密切相关[2]。本研究选取103例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的作用机制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3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顺序对患者编号,根据奇偶数分为Q组(n=52)和B组(n=5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者;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者;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有麻醉或对本研究所应用的麻醉药物有禁忌证者;②手术近2 周内有镇静药物应用史者;③合并精神类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按照常规流程进行麻醉准备,包括建立静脉通道,监测HR、EGG、BIS、SpO2、MAP等。实施相同方案的麻醉诱导方案:2 μg/kg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508,规格:2 mL∶0.1 mg)+0.3 mg/kg依托咪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79,规格:10 mL∶20 mg)+0.03 mg/kg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37,规格:2 mL∶2 mg)+0.1 mg/kg 维库溴铵(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437,规格:4 mg)。诱导成功后气管插管,经面罩给予患者吸氧,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3]。然后,在麻醉维持方案上,Q 组患者行七氟烷(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规格:120 mL)干预,持续吸入1%~2%七氟烷,氧流量2 L/min;B组患者行丙泊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38,规格:20 mL∶0.2 g)干预,持续静脉给予丙泊酚,2~6 mg/kg/h。同时,维持麻醉期间两组均予以芬太尼、罗库溴铵(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95,规格:2.5 mL∶25 mg)间断给予,维持BIS于40~60[4]。

1.3 观察指标

1.3.1 麻醉效果 根据患者术中表现、肌松效果、疼痛感受指标进行麻醉效果综合评价。Ⅰ级效果:手术中患者呈安静状态,肌松效果满足,无疼痛主诉;Ⅱ级效果:手术中患者稍有呻吟,偶有躁动,肌松效果较好,主诉少许疼痛;Ⅲ级效果:手术中患者躁动明显,肌松不佳,疼痛主诉强烈,经其他药物辅助麻醉后才完成手术[5]。麻醉成功率=(Ⅰ级+Ⅱ级)/总例数×100%。

1.3.2 认知功能 术前5 min、术后6、12、24、72 h,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评分)量表评价认知功能,总分30分,MMSE<23分即可诊断为POCD[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Q 组麻醉成功率为96.15%,与B组的94.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anesthetic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2.2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 术前5 min、术后6 h,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 h、24 h、72 h,Q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B组(P<0.05);Q组POCD发生率为51.92%,低于B组的72.55%(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时间点认知功能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at each time point

3 讨论

麻醉所引发的POCD 并发症一直是医疗安全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麻醉医学对麻醉并发症相关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经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当麻醉药物作用于动物和人体脑组织时,或可引起神经元凋亡和神经变性,进而引发一系列以意识混乱、失忆、行为失常等为主要表现的认知功能障碍[7];且有研究显示,不同麻醉药物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8]。因此,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基础上,选择对患者认知功能负性影响最小的麻醉药物成为麻醉科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Q 组麻醉成功率为96.15%,与B 组的94.12%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取得满意的麻醉干预效果。七氟烷是所有吸入类麻醉药物中最理想的药物,起效迅速,对平滑肌的促松弛效果良好,且具有显著的镇静效果[9];丙泊酚是静脉麻醉剂中的经典药物,主要通过对中枢兴奋性神经的抑制和对中枢抑制性神经传递作用的增强而发挥麻醉作用,同样具有起效快、镇静效果显著的优点[10]。因此,在老年肺癌手术麻醉中,二者均能取得满足的麻醉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2、24、72 h,Q 组患者MMSE 评分均高于B组(P<0.05);且Q组POCD发生率为51.92%,低于B组的72.55%(P<0.05),即与丙泊酚比较,七氟烷对患者认知功能的负性影响较小。一方面,在麻醉方式上,吸入性麻醉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分解少、代谢少,作用于人体中经肺部排出[11];而静脉麻醉药物经患者肺部后在血液循环的作用下,再经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故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更大,患者认知功能损伤风险更大[12];另一方面,在药物作用机制上,七氟烷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降低神经损伤所导致认知功能下降[13]。因此,七氟烷对患者认知功能的负性影响小于丙泊酚。

综上所述,七氟烷与丙泊酚在老年肺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相当,但七氟烷对患者认知功能的负性影响小于丙泊酚,可作为优选麻醉药物。

猜你喜欢

氟烷国药准字丙泊酚
更正声明
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及左乙拉西坦治疗癫患儿的疗效比较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更 正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