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26倪珊珊

山西农经 2021年21期
关键词:进出口出口农产品

□路 荣,倪珊珊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1)

1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1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随着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农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近10 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变化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知,2010—2020 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从1 219.6 亿美元增长到2 468.3 亿美元;出口总额从494.1 亿美元增长到760.3 亿美元;进口总额从725.5 亿美元增长到1 708.0 亿美元,呈现出递增的现象,且进口增速幅度快于出口增速,农产品出口贸易由顺差转变为逆差。其中,2018—2020 年,贸易逆差增速较为明显,增速分别为14.0%、26.5%和32.9%。整体来看,农产品出口稳定发展是国际市场开展外贸进出口的重要保障。

表1 2010—2020 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1.2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产品类型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在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维持在6%~7%,农产品出口主要种类有粮食、食用油籽、蔬菜、水果、牲畜产品、水产品等。

图1 为2020 年中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金额情况。2020 年主要农产品出口总额相较前两年变化不大,中国依旧继续保持以蔬菜、水产品、牲畜产品等为主要核心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1]。其中,蔬菜、水产品在中国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在进出口总数中的占比最大。水果的出口金额逐年递增,食用油籽和谷物出口比重较小,食用菜籽依旧是靠进口但仍然是农产品出口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进口农产品是淀粉、大豆及其制品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1.3 中国农产品出口区域分布

图2 为2019 年全国农产品出口前10 位的省份。纵观2019 年农产品出口大省的总体情况,中国农产品出口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华东地区整体进出口总量情况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山东地区对农产品的进出口额达到1 234.5 亿元,进出口量占全国进出口农产品总量的22.8%,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广东“粤字号”农产品出口总量比重始终维持在10%以上,出口市场从亚洲拓展至欧美地区;浙江农副产品出口实现增长60.2%,出口额约占6.8%;云南、河南出口增速分别为65%和74%;中、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出口表现积极活跃,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为中、西部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

1.4 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类型

近年来,中国大型农产品原料进出口加工企业在积极实施开拓新兴消费市场战略的同时,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许多优秀龙头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扩大了生产和经营规模,带动经济发展。但是,中国农产品企业面临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环保问题等各种压力[2]。

由表2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的数据分析可知,国有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已大不如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农产品进出口企业的新增长点,经营主体的活力日益增强。

表2 2020 年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贸出口十强

2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出口附加值低,出口种类单一

中国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技术不足,低、中端商品出口比重过大,与国外同类农产品相比没有竞争优势,阻碍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以及调整、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

中国作为世界上谷物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小麦初加工以及深加工技术在中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在农副产品转化与利用方面的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3],美国对农产品深加工的复杂程度达到90%以上,因此,在出口数量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可以通过提升价格和附加值来扩大出口规模,从而提升竞争力。

中国农产品出口商品种类较为单一且比例严重失衡,从主要出口农产品来看,水产品、畜牧品、水果蔬菜等出口金额远远高于其他农产品,原因在于市场定位存在偏差。长期以来,中国对农产品的进出口往往以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市场需求较大,由于要素价格不断波动也会对出口价格造成影响。相反,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因为大多数仅经过初加工,质量等方面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会逐渐减弱[4]。同时,作为出口国家也会受到进口国反倾销等贸易政策措施的限制,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收益造成一定影响。

2.2 农产品物流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中国农产品物流还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使中国农产品的配套服务及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导致物流相对滞后。再加上农产品生鲜食材产地的商品化回收处理能力及设备的使用效率比较低,削弱了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中国农产品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中损耗数占总额约3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仅为3%,甚至更低[5]。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具体表现在同质化竞争方面。通常情况下,农产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超过55%的农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利润薄弱。

2.3 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

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处于“求生存、谋发展”的初期阶段,缺少龙头企业的引领。再加上信息和资源发挥不充分,市场所占份额较小,同时,农产品外贸企业往往由于其抵押或者担保的能力较弱,贷款相对困难,融资途径狭窄[6]。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难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制约了农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发展。

3 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

3.1 建立农产品数字化外贸信息平台

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尽可能发挥潜在优势,搭建农产品数字化外贸信息服务站[7],支持相关企业参加国内外展销会、洽谈会等活动,引导各个企业做好商品展前对接、线上促广、现场直播、远程商务洽谈等工作。鼓励和协助企业积极开展农产品的国际营销,举办有关农产品的推介会,参加有关国际特色专业博览会和对新市场、新商品的推广活动,以便于企业更好地获益。

3.2 建立农产品出口知名品牌

鼓励农产品企业持续创新,提升农产品的含金量,扶持农产品企业发展品牌,尤其是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境外建立自创品牌,开展相关认证[8]等工作。对于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要给予补贴和资金扶持,给予中小型出口企业在境外市场开拓资助和国家品牌发展专项资金等特殊财政扶持。适当给予龙头企业政策优惠,建立保险体系减免税收、完善协同合作的机制,有利于提升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产业真正做大、做强[9-10]。

3.3 建立农产品出口基地,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

建立出口基地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举措之一,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11],凸显农产品出口的区域性特色,细分出口基地的类型,使综合性出口基地和专业化基地同时发展。要始终秉持以农业企业为经营主体,市场为政策导向[12],农业与其他出口基地的建设作为重点,进一步拓宽技术与信息服务支持理念,全方位地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发展[13-15]。

4 结束语

注重招商引资和自主创新是建立出口基地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和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的出口市场太过集中,农产品的出口往往受到一些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的不利影响,而优化营销环境是抓住市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一个重要支柱。

为了保证农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我国在农产品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均衡以及农产品滞销等一系列问题,要始终秉持以农业企业为经营主体、市场为政策导向、农业与其他出口基地建设为工程的重点、技术与信息服务为支持的理念,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出口渠道,全方位地促进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进出口出口农产品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给情绪找个出口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