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游戏联合语言沟通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影响

2021-11-25刘正阳娄萌萌张红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家属

刘正阳 娄萌萌 张红霞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467000

支气管哮喘是由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织成分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由于患儿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再加上外界因素干扰易激发疾病反复发作,给患儿身体和心理带来痛苦,引发焦躁等不良情绪,使治疗依从性降低。语言沟通是医护人员采用耐心的语言缓解患儿紧张等负面情绪,提高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团体游戏是通过游戏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并创建温馨环境,促使患儿表达出自身想法,促进患儿健康发展。本文旨在观察团体游戏联合语言沟通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哮喘控制水平及心理应对能力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10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男35例,女17例,年龄6~10岁,平均年龄(8.01±0.64)岁;观察组53例,男34例,女19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8.50±0.65)岁。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处于慢性持续期,所有患儿及家属知情。排除标准:合并心肝功能异常、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无法完成全部干预流程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语言沟通联合慢病管理模式护理。(1)语言沟通:医护人员在患儿入院时以友好态度带领患儿熟悉医院环境,降低患儿紧张害怕心理;与患儿沟通交流时,音量调低,放慢语速,使用手势、微笑等肢体语言交流,使患儿获取信任,增强亲切感。(2)慢病管理模式护理:①建立慢病管理小组,对医护人员进行慢病基本做法、核心、照顾技能培训。②腹式呼吸训练:患儿处于仰卧位,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膝弯曲,脚放平;经鼻持续吸气并上腹部放松;双唇紧缩,缓慢吐气至吐完;重复5~10次,2次/d。③家属培训:医护人员采用视频等方式讲解慢病管理流程和操作步骤,每次讲解30min,培训5次后使家属讲出慢病管理的重点。④疾病医学管理:采用卡通图片对患儿及家属讲解支气管哮喘知识;告知家属时刻监测患儿病情,如有不良反应和疑惑与医生及时沟通。⑤日常生活管理:每天记录患儿用药情况和临床症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定期复诊。⑥社会心理管理:小组成员了解患儿和家属不良情绪,并及时给予疏导,分享日常管理经验。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团体游戏。(1)第1阶段:团体形成阶段。指导患儿互相认识,进行相互自我介绍。(2)第2阶段:团队发展阶段。①沟通信任,采取你说我猜、集思广益、盲人之旅游戏,使患儿学会沟通信任。②自我认识,指导患儿讲出我是谁、我的优点,使患儿亲自参与游戏并进行集体讨论。③团队意识,采用蚂蚁搬家、和尚提水、解手链等游戏,使患儿勇敢展示自我,积极争取机会,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④情绪管理,通过七嘴八舌、角色体验等游戏,使患儿熟悉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自我情绪调控。(3)第3阶段:展望明天阶段。引导患儿讲出自身体会、对朋友祝福,鼓励患儿积极面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每次训练90min,每2周进行1次。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心理应对能力:采用CODI量表评估,选取逃避、负性情绪管理、幻想、接受、自我安慰量表,每个条目分值阶段为1~5分。(2)肺功能指标:采用德国耶格公司Master Screen型号的肺功能检测仪检测PEF、FEV1、FVC水平。(3)哮喘控制水平:采用C-ACT量表评估控制效果,总分为27分,分数≤19分为哮喘未控制;20~22分为部分控制;分数≥23分为完全控制。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应对能力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逃避、负性情绪管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幻想、接受、自我安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应对能力对比分)

2.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PEF、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对比

2.3 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水平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C-ACT评分、完全控制率高于对照组,部分控制率与未控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哮喘控制水平对比[ n(%)]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见症状为发作性喘息、咳嗽等,常因患儿接触变应原或刺激性气体后发作。哮喘反复性发作可造成肺气肿、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如不及时控制,会严重影响肺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语言沟通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方式,采取轻柔动作、面带微笑、积极向上的态度与患儿沟通,适时给予患儿支持和鼓励,可弥补单独使用语言等形式沟通的不足,拉近与患儿之间距离;通过使用肢体语言与患儿沟通,可有效传递信息,增强沟通真实性和可视性,减低护患之间隔阂,促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治疗效果[2]。慢病管理模式通过对患儿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不良生活方式与哮喘疾病间的关系,使家属督促患儿改变生活习惯,促使患儿向利于疾病康复的生活方式转变,进而缓解不良临床症状;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可加强胸廓运动,利于肺泡气排出,调节血流、通气比例,有助于气体交换,提高肺收缩性和有效通气量,强化呼吸肌功能,进而改善肺功能。通过观察患儿及家属负面情绪,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可有效缓解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的表达,利于家属在疾病发作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存质量[3]。对照组通过慢病管理模式护理和语言沟通可提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缓解心理应激反应和哮喘发作频率,但对心理应对能力改善效果不显著。

团体游戏是指患儿与医护人员之间以游戏的方式作为主要沟通途径而进行一种心理互动交流,医护人员为患儿提供精心准备的游戏种类并营造出良好的团体氛围,使患儿实现自身情感、观念、行为的表达,进而解决行为和人格方面问题,促进人格健康发展[4]。通过一系列游戏互动,将患儿组织成团队,易形成亲密融洽的伙伴关系,使其在团队中放开自我并增强彼此间信任;通过团队游戏治疗,可增强患儿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纠正社交退缩,改善情绪管理能力,同时可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以满足其心理需求;在团队游戏中着重对患儿进行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信心和自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可满足患儿社会、心理支持和成长的需求,符合了生理—心理—社会医学的治疗模式,提高了患儿的心理应对能力[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应对能力、C-ACT评分、PEF、FEV1、FV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哮喘完全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团队游戏和语言沟通治疗,通过对患儿进行认知、行为、情绪干预,可培养患儿的团队意识,客观面对应激事件,提升心理应对能力;实时监督用药情况和生命体征,可改善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哮喘控制效果[6]。

综上所述,团体游戏和语言沟通联合使用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干预,可有效提高心理应对能力,降低哮喘发作频率,促进肺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家属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