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OH)D3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PDAP的关系探讨

2021-11-25廖锋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尿量腹膜抗菌

廖锋群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病风湿免疫科 467000

腹膜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治疗方法,但是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DAP)发生率较高[1]。PDAP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透析液混浊等表现,影响腹膜透析的正常进行,不利于患者疾病治疗。了解PDAP发生的影响因素,对指导防治PDAP、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维生素D为脂溶性维生素,可促进钙的吸收及代谢,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维生素之一[2]。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是维生素D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表达形式,一般将其作为体内维生素D储存情况的反映[3]。有研究认为,腹膜透析患者PDAP发生可能受到维生素D的影响[4]。本文选取我院90例腹膜透析患者,探讨25(OH)D3水平与PDAP发生的关系,以期为PDAP的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腹膜透析患者。纳入标准:(1)肾功能损害而采取腹膜透析治疗;(2)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慢性感染性疾病;(2)近期发生过心血管不良事件;(3)合并恶性肿瘤;(4)有肾移植史。根据是否发生PDAP将90例患者分为PDAP组(n=20)和无PDAP组(n=70)。

1.2 方法 血清25(OH)D3水平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外周静脉血采集,抽取静脉血3ml后置于抗凝管中,3 000r/min速率离心10min,分离血清并置于-80℃环境中保存备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正常范围:30~100ng/ml;当血清25(OH)D3水平为16~30ng/ml时,维生素D不足;当血清25(OH)D3水平为<16ng/ml时,维生素D缺乏。一般资料收集:收集所有纳入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腹膜透析时间、年龄、心血管病史、体质指数(BMI)、基础肾病、白蛋白(ALB)、血钙(Ca)、血红蛋白(Hb)、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钾(K)、基础尿量、血磷(P)、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PDAP组性别、年龄、BMI、腹膜透析时间、心血管病史、基础肾病、ALB、Hb、K、Ca、P、iPTH、eGFR与无PDAP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基础尿量少于无PDAP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血清25(OH)D3水平比较 PDAP组血清25(OH)D3水平为(8.97±2.56)ng/ml,低于无PDAP组的(14.33±3.85)ng/ml(t=5.855,P<0.05)。

2.3 PDAP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5(OH)D3水平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PDAP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PDAP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PDAP为腹膜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停止腹膜透析治疗、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一直在探究如何减少PDAP发生,而掌握PDAP发生的影响因素,是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关键。

维生素D属于甾体类化合物,对人类健康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国外研究显示,超过80%的终末期肾脏病变患者有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情况,且缺乏程度和肾功能病变进程具有相关性[5-6]。肾脏可以合成1α-羟化酶,该物质是维生素D变成活性维生素D的重要介质,活性维生素D和对应受体结合后方可发挥相应作用[7]。但慢性肾脏病变患者肾实质减少,1α-羟化酶合成也受到影响,加之随着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患者体内Ca、P代谢紊乱,刺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合成和分泌,维生素D水平降低[8]。而活性维生素D可以较好地调节免疫系统,起到抗菌作用,还可以参加人体防御系统中单核细胞系的抗菌活性,研究发现,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其更容易发生炎症反应和感染性疾病[9]。PDAP也属于炎症性病变,考虑到其可能与维生素D水平有关,本文中PDAP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无PDAP组,提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PDAP可能与25(OH)D3水平存在相关性。本文中,PDAP组性别、年龄、BMI、腹膜透析时间、心血管病史、基础肾病、ALB、Hb、K、Ca、P、iPTH、eGFR与无PDAP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基础尿量少于无PDAP组(P<0.05),提示基础尿量可能也与PDAP发生有关。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25(OH)D3水平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PDAP的影响因素(P<0.05)。分析原因,维生素D可以促使巨噬细胞抗菌肽(CAMP)蛋白及 mRNA表达增多,提高机体固有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抗菌作用[10],降低PDAP发生风险,当维生素D含量降低时,巨噬细胞抗菌能力也随之下降,容易发生PDAP。

综上所述,25(OH)D3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PDAP有关,25(OH)D3水平较低者容易发生PDAP,建议临床上对于25(OH)D3水平较低的腹膜透析患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

猜你喜欢

尿量腹膜抗菌
MicroRNA在腹膜透析中的研究进展*
什么是抗菌药物?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上皮钙黏素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