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2021-11-25严明波谭志伟梁可建

智慧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依那普利变异性内皮

严明波,谭志伟,梁可建

(新兴县人民医院 内科,广东 新兴 527400)

0 引言

原发病高血压属于心内科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其病因不明且早期症状不显,大多起病隐匿,病程迁延。近几年,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威胁居民安全的主要基础性疾病之一[1]。降压是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则,包括药物降压和非药物降压。现阶段,临床已知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等,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是临床应用较广的降压药,二者对于控制及稳定患者血压有重要帮助。而近期有报道发现[2],单药治疗效果存在局限性,采用联合方案则能够更好地达到血压控制目的。鉴于此,本次研究联合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并对联合用药效用展开分析,以此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2 月至2020 年7 月为调查时段,将128 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 例。对照组男37 例,女27 例,年龄63~87 岁,平均(75.61±3.73)岁,病程4~17 年,平均(10.53±1.07)年;观察组男40 例,女24 例,年龄61~86 岁,平均(75.43±3.67)岁,病程5~18 年,平均(10.97±1.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关于老年原发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3];②精神意识状态良好;③对研究知情同意;④年龄≥60 岁;⑤资料完整且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过敏体质;③合并脑卒中或脑出血等严重脑血管疾病;④合并精神异常或交流障碍;⑤合并恶性肿瘤及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国药准字H10950224,规 格5mg×7 片)5mg/ 次,1 次/d,此后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适当增减剂量,以个体适应为准。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同时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国药准字H44024933,规格10mg×16 片)10mg/次,1 次/d,此后维持剂量保持在10mg/d,两组均以4 周为一疗程并持续用药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取便携式血压监测仪捆缚于患者左上臂,分别于白昼、夜间间隔30min 自动测量血压,根据血压监测情况计算各时间节点舒张压均值、收缩压均值,然后根据计算情况统计24h 平均舒张压变异性(24h-DBPV)和24h 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②疗效评价:根据血压水平变化评价两组疗效,将疗程结束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恢复至正常水平表示显效,将治疗后收缩压下降≥30mmHg 或舒张压降低下降≥10mmHg 表示有效,将治疗后血压无显著变化或持续升高表示无效;③血管内皮功能评价。指标包含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的变化率(FMD)。血清制备:在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样5m,在低于4℃的环境下使用低速离心机,以3000r/min 的转速离心1min,获取上层血清待检。ET 使用放射免疫试剂盒(北京福瑞润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NO 使用硝酸还原酶试剂盒(北京百奥莱博公司)检测;eNOS 通过酶联免疫试剂盒(康肽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检测;IMT通过超声诊断仪(飞利浦,型号:iE33)检测,同时检测不同时期肱动脉内径,后运用公式计算FMD。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9.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变异性分析

治疗前两组24h-DBPV、24h-SBPV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24h-DBPV、24h-SBPV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DBPV、24h-SBPV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变异性比较()

表1 两组血压变异性比较()

2.2 疗效分析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2.3 血管内皮功能评价

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NO、eNOS、IMT、FM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eNOS、FMD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ET 与IMT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eNOS、FMD 水平高于对照组,而ET 与IMT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血管内皮功能评价()

表3 血管内皮功能评价()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其病因。据美国高血压学会研究发现[4],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是一组以持续血压升高为表现的多因素心血管综合征。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高血压也是目前导致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此,加强早期高血压防治可有效降低多种心脑血管病发生率,进而减少死亡和病残危险率。

药物降压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但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各药物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而如何选择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案成为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24h-DBPV、24h-SBPV 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机体血压变异性,提高治疗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eNOS、FMD 水平高于对照组,而ET 与IMT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可显著改善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分析其原因可知,血压变异性是衡量机体血压短时变化的主要指标。现代研究发现,一般人24h 血压节律呈现规律双峰双谷,而高血压患者血压呈现不规律升高迹象,而这种变异性的发生标志者正常血压节律消失,不仅会影响机体自我调节功能,严重时还会出现脏器损伤。相关研究发现[6],交感神经兴奋异常和肾素-血管紧张素异常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重要关系,患者发病后其血压出现变异性,进而增加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最终持续加重病情。氨氯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的一种,主要作用为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和血管平滑肌,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血管平滑肌达到降低血压目的。药代动力学发现[7],一定剂量的氨氯地平可引起血管舒张导致站立或仰卧血压下降,长期用药血压下降最为明显。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一种,其作用机制类似卡托普利,即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达到降压目的。此外,还能够减少醛固酮分泌,促进排钠或特异性肾血管扩张,加强排钠。流行病学发现[8],依那普利具有更为持久的作用时间且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作用更强。既往赵淑静等[9]人在研究中发现,通过联合用药方案(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而谭中元[10]也同样发现,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良好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上述学者调查结果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联合用药方案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可减少血压变异性,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依那普利变异性内皮
内皮祖细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勒布朗的遗产
依那普利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BNP水平的影响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