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

2021-11-25朱作亮

智慧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莫德持续时间小儿

朱作亮

(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 新沂 221400)

0 引言

呼吸系统感染指的是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造成呼吸系统出现炎症。目前,出现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多以儿童为主,主要是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机体免疫力低下,进而更加容易受到感染,出现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症状[1]。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病程往往较长,如果不对患儿进行及时和有效治疗的话,则会对患儿后期康复不利,甚至威胁患儿身心健康。研究可知,呼吸系统感染病原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异,因此如果耽误时间太长,将不利于后期患儿的临床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耐药性。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以往的治疗方法和模式,及时创新应用新的治疗方法,避免呼吸系统感染病原体变异。目前,对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症状的治疗主要是常规治疗加以匹多莫德,与传统的常规治疗相比,匹多莫德具有调节患儿免疫系统的作用,且药物的安全性也较高,对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具有显著作用[2]。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对比分析匹多莫德在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难度治疗中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新沂市人民医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94 例已经被确诊为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 例。选取的94 例实验对象,均具有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发烧等,且经过临床检查后,符合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指标,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次实验,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符合入组实验的标准。对照组患儿,男29 例,女18 例,年龄2~7 岁,平均(3.72±5.16)岁;观察组患儿,男25 例,女22 例,年龄1~6 岁,平均(3.59±7.1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数据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吸痰的呼吸道感染治疗方式[3]。观察组患儿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匹多莫德药物治疗,年龄较小的患儿使用匹多莫德颗粒,一天服用两次,每次的剂量为400;年龄稍大一些的患儿,可以口服匹多莫德片进行治疗,剂量为400的药片,一次一片,一天两次;在连续服用14d 后,需要更改药物的服用剂量,为一天一次,并继续服用该药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将显效、有效和无效作为治疗效果评估标准,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治愈后无复发情况;有效指的是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在疾病治愈后半年,偶有复发情况;无效指的值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无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无较大差异。临床症状的观察主要是包括了发热、肺部啰音、扁桃体肿大、咳嗽这四部分,观察每项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患儿临床不良反应的观察项目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失眠、头晕,观察患儿治疗后,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概率。患儿停药后,对他们进行后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 个月,对患儿后期再次感染的次数以及感染的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和分析[4]。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或(d)来表示,采用t值或χ2值进行数据检验,定量资料以()表示,当两组实验数据存在差异时,使用(P<0.05)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后的疗效可知,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n(%)]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发热、肺部啰音、扁桃体肿大、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表2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2.3 两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知,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失眠、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n(%)]

2.4 两组患儿后期再次感染平均次数及感染持续时间对比

对两组患儿进行后期随访记录可知,在患儿再次感染平均次数以及感染后持续时间这两大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患儿再次感染次数更少,感染后持续时间也更短,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儿后期再次感染平均次数及感染持续时间()

表4 对比两组患儿后期再次感染平均次数及感染持续时间()

3 讨论

近年来,空气质量状态呈现出直线下降的状态,污染指数逐渐的增加,造成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出现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情况[5]。其中,以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最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儿童的身体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且各项机体免疫功能不足,进而容易受到细菌或者是病毒的入侵,导致了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发病率较高。

在传统的治疗过程中,对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患儿的反复感染情况没有明显的改善,多数的患儿在治愈后会出现复发的状况。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当前的临床儿科科室当中,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是非常常见的,这些呼吸感染疾病的病因病机是非常复杂的,且患儿患病后容易复发,一旦复发,持续时间是比较长的。在患儿复发和治疗的过程中,呼吸系统病原体也存在不断变异的可能,会慢慢对一些抗生素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不利于患儿临床治疗,严重时会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通过对患儿反复呼吸感染的病因病机分析可知,导致该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小儿机体免疫力低下,存有全身免疫防御缺陷,且小儿的肺局部免疫防御功能也比较低[6]。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治愈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必须对患儿的免疫功能和机制进行有效调整,以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换句话说,对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我们需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注重对儿童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提高儿童的防御功能。

临床调查研究发现,对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匹多莫德的临床应用效果是非常好的。匹多莫德(PIDOTIMOD)是我国当代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免疫调节剂,其具有明显的非特异性,匹多莫德的主要成分有两种,第一种是焦谷氨酸,第二种是硫代普氨。匹多莫德自身的生物活性也是比较强的,不但可以从根本上增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活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自然杀伤细胞。我们在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匹多莫德,不但可以发挥白介素-2 和γ-干扰素的作用,激活免疫细胞反应,而且可以促进患儿体内淋巴细胞的繁殖,这样即使患儿自身的免疫功能不够高,也可以激活患儿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增强患儿的免疫力。这也是匹多莫德的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充分体现,其可以通过作用细胞免疫,发挥患儿的体液免疫作用,激活患儿体内的B 淋巴细胞,使得患儿体内产生一定数量的抗体。而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表现上,匹多莫德可以增强患儿体内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激活患儿体内的自然杀伤细胞,促进有丝分裂原作用下的淋巴细胞增殖。此外,匹多莫德作用于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体内,可以通过多种通道和途径增强患儿的自身免疫力,在疾病面前充分发挥免疫和抵抗作用,激发各种免疫反应的产生,尤其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抵抗作用明显。

总的来说,匹多莫德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虽然不具有直接的治疗作用,但是能够通过对患儿的机体免疫调节,实现抗菌和抗病毒的效果,进而有助于促进儿童的机体免疫增强,缩短疾病的治疗时间。而且,使用该药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对患儿的身体无明显损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根据本次实验可知,使用常规治疗结合匹多莫德的对照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5.74%,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85%,对照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发热、肺部啰音、扁桃体肿大、咳嗽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一指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后期再次感染次数以及感染持续时间上,对照组也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针对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治疗,使用匹多莫德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优势,能够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患儿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促进患儿的身体恢复健康,且在治愈后出现复发的概率也较低,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莫德持续时间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小儿难养
绿山墙的安妮(四)
绿山墙的安妮(三)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