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湿热证应用茵陈蒿汤加味的临床研究

2021-11-25史冬丽王丽娜

智慧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变应原汤加支气管

史冬丽,王丽娜

(1.长春市食品药品安全监测中心 药品监测部,吉林 长春 130022;2.长春市中医院 内三科,吉林 长春 130022)

0 引言

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支气管哮喘一直困扰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在中医理论中,支气管哮喘是外邪触发的伏痰而造成的疾病,临床多见为慢性持续期湿热证[1]。因此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祛痰宣痹[2]。茵陈蒿汤加味正具有这一功效。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湿热证应用茵陈蒿汤加味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选取2017 年7 月至2019 年8 月于我院就诊和开展治疗的患者。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纳入标准包括:①临床西医诊断确定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辨证为湿热证;②本次发病后首次接受治疗。排除标准包括:①其他器官器质性疾病或严重功能障碍;②血液疾病或免疫疾病;③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④精神疾病。经筛选后,共纳入134 例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一般资料:男37 例,女30 例,年龄18~57岁,平均(31.28±4.51)岁,病程1~9 年,平均(4.77±1.10)年,病情严重程度分级,8 例为1 级,59 例为2 级;身体质量指数(BMI)20~26kg/m2,平均(23.05±1.03)kg/m2;其中小学学历5 例,初中学历11 例,高中学历30 例,大学及以上学历21 例。观察组一般资料:男38 例,女29 例,年龄18~58 岁,平均(30.98±4.23)岁,病程1~8 年,平均(4.65±1.07)年,病情严重程度分级,9 例为1 级,58 例为2 级;BMI20~26kg/m2,平均(23.07±1.00)kg/m2;其中小学学历4 例,初中学历12 例,高中学历31,大学及以上学历20 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同样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给药方法为口服,剂量为每次5mg,频率为每天1 次。观察组同时给予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取茵陈12g,栀子、苦参、浙贝、车前子、甘草各6g,大黄3g。给药方法为以水煎服,剂量为每天1 剂,频率为每天2 次。两组病情急性发作时均予以吸入β2 受体激动剂。若病情未缓解,立即采取抗炎、平喘、解痉治疗。连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的内容治疗的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肺功能指标和免疫指标。治疗效果根据临床呼吸功能指标判定,并分为四个等级。痊愈为治疗后FEV1 比治疗前提高>35%,治疗后FEV1%≥80%以上,PEF 昼夜差异<20%。显效为治疗后FEV1 比治疗前提高25%~35%,治疗后FEV1% 为60%~79%,PEF昼夜差异<20%。有效为治疗后FEV1 比治疗前提高15%~24%,治疗后FEV1% 为60%~79%,PEF 昼夜差异<20%。无效为未达到上述标准。痊愈、显效、有效均属于总有效的范畴。临床改善的情况根据临床症状评分判定。观察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哮鸣音、咯痰,症状由轻至重评分0~3 分。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肺功能仪检测。免疫指标包括CD4+、CD8+,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的统计学对比结果

治疗后临床疗效的统计学数据均见表1,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效果的统计学对比结果[n(%)]

2.2 临床症状评分的统计学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咳嗽、喘息、哮鸣音、咯痰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改善显著,观察组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评分的统计学对比结果()

表2 临床症状评分的统计学对比结果()

注:#治疗前后对比,P<0.05;*组间对比,P<0.05。

2.3 肺功能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对比

两组治疗前FEV1、FVC、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改善显著,观察组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肺功能指标和免疫指标对比()

表3 肺功能指标和免疫指标对比()

注:#组内对比,P<0.05;*组间对比,P<0.05。

3 讨论

支气管由气管分出,开始只有左、右两支主支气管,分别斜向下进入肺门。左、右主支气管的形状有所不同。左主支气管细长,与气管中线的延长线呈35~36°角。右主支气管粗短,与气管中线的延长线呈22~25°角。两支主支气管会反复分支,形状与树枝相似。支气管的结构与气管相同,有三层。最里面的一层为黏膜层,主要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细胞,夹杂有杯状细胞。杯状细胞可分泌黏液,包裹、黏附灰尘和细菌。中间一层为黏膜下层,是疏松的结缔组织,并有多个气管腺。最外面的一层是外膜层,主要为透明软骨和纤维组织。气管软骨的形状似马蹄形,马蹄状的缺口在背侧,由膜壁封闭。膜壁的构成为平滑肌束和结缔组织。膜壁内的平滑肌收缩时,支气管就会变细。纤毛上皮细胞有纤毛向口鼻方向摆动,推送黏液到咽喉部位。咽喉部位的黏膜在受到痰液刺激后就会引起咳嗽反射,将痰液排出体外。

支气管哮喘会导致支气管处于慢性炎症及高反应性状态,因此可导致反复发作咳嗽。支气管哮喘病情加重和延长还会导致气道缩窄、重塑,而且这种改变不可逆。支气管哮喘的特点是在清晨和夜间急性发作,发作时临床症状,如咳嗽、喘息、哮鸣音、咯痰等会加重,病情严重者可发生生命危险[3]。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遗传、变应原有关。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亲属罹患支气管哮喘的概率高于平均发病率,而且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亲缘关系越近、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越重,亲属的发病率就越高。支气管哮喘的变应原包括生活环境变应原、职业变应原、药物及食物变应原。生活环境变应原包括尘螨、真菌、花粉、草粉、动物毛屑等。职业变应原包括因职业需要经常接触的谷物粉、木材、饲料、茶、咖啡豆、蘑菇、活性染料、过硫酸盐、乙二胺等。药物及食物变应原包括鱼、虾、蟹、蛋、牛奶、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等。支气管哮喘在接触一些促发因素后会急性发作,如接触污浊的空气、发生呼吸道感染、妊娠、剧烈运动、气候转变、吸入冷空气、吸入蒸馏水雾滴等。此外,精神因素也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因此在临床用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湿热证时,应避免上述可以加重病情的因素。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虽然简单,大部分患者均用药治疗。但支气管哮喘的转归和预后差异较大,治疗得当的患者可以达到治愈[4]。很多病情重的患者在治疗用药后也仅能缓解症状,在治疗后还可能反复发作,甚至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临床西医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多种炎性细胞因子有关。因此临床治疗也以减轻炎症反应为主。中药茵陈蒿汤加味能对炎症反应起到缓解的作用,减少炎性细胞因子。

中医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医仍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大放异彩。近几年,中医疗法因为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而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中医理论中,支气管哮喘属于“哮证”[5]。患者食积蕴郁或外感即可使湿成痰。在患者感受外邪时,就会触动伏痰,进而发病。因此临床中医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辩证时,多为湿热证[6]。治疗湿热证的原则是清热利湿、化痰止咳。茵陈蒿汤加味的组方中,以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经、胃经、肝经和胆经)为君药,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以栀子(味苦,性寒,归心经、肺经和三焦经)和苦参(味苦,性寒,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和膀胱经)为臣药,以起到泻火除烦、平喘祛痰的作用;再加上利湿泻热的大黄(味苦,性寒,归胃经、大肠经和肝经)、宣肺化痰的浙贝(味苦,性寒,归肺经和心经)和清热止咳的车前子(味甘,性寒,归肝经、肾经、肺经和小肠经)为佐药;以及使药甘草(味甘,性平,归心经、肺经、脾经和胃经)来清热解毒,全方能起到清热利湿、祛痰宣痹的作用。本次研究中,为了证实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湿热证的作用,选取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肺功能指标和免疫指标来综合判定治疗结果。临床症状评分方面主要考察的是药物对临床症状的控制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证实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湿热证应用茵陈蒿汤加味能更好地改善咳嗽、喘息、哮鸣音、咯痰症状。治疗效果方面,主要考察的是药物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证实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湿热证应用茵陈蒿汤加味能改善肺功能。此外对肺功能指标和免疫指标的观察显示,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和免疫指标改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湿热证应用茵陈蒿汤加味能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进一步恢复肺功能。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湿热证应用茵陈蒿汤加味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在改善咳嗽、喘息、哮鸣音、咯痰症状方面效果卓著。

猜你喜欢

变应原汤加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大同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分布特点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失联”38天后,汤加恢复网络通信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