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应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及BPRS 评分研究

2021-11-25方景如罗嘉升曹淑华谭嫦柳

智慧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品管圈康复训练精神分裂症

方景如,罗嘉升,曹淑华,谭嫦柳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 精神二科,广东 佛山 528300)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1]。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促进病情改善与康复[2]。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围绕明确主题展开工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将品管圈活动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更加集中、高效地提供护理服务。品管圈活动中,以组建品管圈小组的方式形成统一管理,并通过患者病情的分析、护理服务的预设,形成具体的护理方案,在给予患者护理服务时更具有规范性。所以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展开品管圈活动,应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为评估品管圈活动应用效果,以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收治的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将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21~65 岁,平均(46.23±8.20)岁。研究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20~68 岁,平均(43.30±8.1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住院时间>1 年;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不配合或不同意参与者;中止研究或出院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做好日常清洁护理,指导参与集中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研究组采取品管圈活动下的护理模式。首先,成立品管圈小组,由一名主管护师与四名护士组成,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分析护理流程、并发症预防、不良事件处理措施,并进行品管圈小组成员培训等。其次,展开品管圈活动下的护理干预。拟定护理方案,其中包括健康宣教、康复训练指导、生活干预。健康宣教配合心理干预展开,通过与患者沟通方式获得患者信任,讲解康复训练、日常用药的重要性,安抚患者情绪。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给予关注与陪护,对情绪异常的患者需要及时关注,耐心询问或倾听,解答患者的困惑,平等与患者交流,可沟通不同的想法与理念,并在交流中给予患者言语鼓励与支持,提高患者情感认同;康复训练指导包括提高生活技能,如指导进行日常劳动,打扫病房、叠衣物、洗漱等。组织患者参与集体活动,如患者间通过打乒乓球、下象棋、唱歌、练毛笔等方式,增进与他人的交流,提高社会功能。组织户外活动,通过经常性的运动如每日散步、打球、太极拳、康复操等方式,调动患者康复训练积极性。在日常康复训练指导中,需要形成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例如根据患者对某项康复训练活动的兴趣,提高该项活动在康复训练中的占比,对于患者抗拒的活动,应适当减少参与,避免引起患者情绪波动;生活干预中,通过指导患者自主完成一些生活行为,如自主叠被子、洗漱、打扫房间等,在患者主动参与时给予适当帮助,完成后给予鼓励,提高其生活能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设为A 项目)、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设为B 项目]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其中,康复训练依从性由护理人员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价,完全依从:配合康复训练,具有主动性,积极参与,无抗拒意识;较依从:有轻微抗拒意识,但能够配合康复训练;不依从:抗拒意识强烈,无法主动配合康复训练。依从率=完全依从率+较依从率。日常生活能力(ADL)以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分,总分100 分,无需依赖(100 分),轻度依赖(61~99 分),中度依赖(41~60 分),重度依赖(≤40 分)。分值越低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差。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18~126 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生活质量以SQLS 量表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共30 个项目,采取5 级评分法,各项目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 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护理前后A、B两项目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A 项目、B 项目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A 项目评分高于参照组,B项目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A、B两项目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护理前后A、B两项目评分比较()

2.3 两组护理前后SQLS各项目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QLS 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QLS 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QLS各项目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QLS各项目评分比较()

3 讨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干预上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意识与主动性,促进患者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进而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4]。品管圈活动下展开护理干预,能够更准确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与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指出,在品管圈活动下,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更高。品管圈活动能够以护理计划的预设为促进患者参与康复训练形成针对性护理,从而使得患者在消除负性情绪的状态下能够更加配合康复训练计划。且在品管圈活动性,能够根据患者参与康复训练各个项目的兴趣度进行活动项目的调整,尽可能满足患者参与活动的需求,在活动组织中提高患者的参与欲望与兴趣。所以能够获得患者更高的依从性。另外,在品管圈活动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病情显著改善[5-6]。品管圈活动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不仅重视患者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还引导患者多参与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并能够通过生活干预与指导的方式,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社会交往技能,在康复训练中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且在品管圈活动中,通过日常展开健康宣教,使得患者对病情有更多的认识,能够及时关注患者不良的情绪,给予疏导,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也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与康复。

在品管圈活动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生活质量是用于评估患者生活能力、个体情志、心理状态、症状及不良反应等多种指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能够反应患者一定阶段的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康复治疗期间,以康复训练等方式不断改善自身病情,提高恢复水平,其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也应得到同步提高。但受到护理方式的差异性,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存在差异,生活质量水平也存在差异,可能出现患者生活质量不整反降的情况。品管圈活动以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的方式,较为集中的进行护理管理,能够对护理模式形成更加清楚、准确地干预,从而减轻应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因素等对康复训练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品管圈活动的践行下,护理人员的自身能力将显著提高,体现在护理措施中则表现为更重视患者的康复情况,能够给予患者更多耐心,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患者康复水平,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使得患者在持续康复训练中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7-8]。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团队合作下展开的管理模式,能够通过提高品管圈成员能力、纠正影响管理质量的风险因素、完善品管圈管理系统性等方式,提高品管圈管理的实际效果。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中,能够发挥品管圈成员作用,不断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言语鼓励、康复训练指导、生活指导,使得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能够切实践行,同时也保持患者更高的积极性,促进康复训练的持续展开。除此之外,品管圈活动中,不仅建立品管圈小组,也做好品管圈小组成员的培训工作,能够在预期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提高小组成员的工作能力、综合素养,即在品管圈活动中,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更重视护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给予患者更充分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需求,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能够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品管圈康复训练精神分裂症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