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暴力行为的影响

2021-11-25李长浓

智慧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服药

李长浓

(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 精神四科,广东 江门 529100)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且多发的一类疾病,患者行为常受到精神因素及症状支配,发生无法预料或控制的暴力行为,不仅伤害到自身安全,还会伤及到医护人员或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及时接受有效干预[1]。单一的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主要因服药依从性或治疗配合度不足所致,并且容易引起疾病复发。相关研究也发现[2],预防精神分裂症疾病复发及控制行为坚持服药尤为关键。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多是予以心理疏导,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加上仅从心理层面进行干预,容易造成患者的不理解、不了解,导致了单一的心理疏导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认知态度及行为的有效方法,近期也有研究认为[3],该方法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情绪。鉴于此,本次研究将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疏导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就诊于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的精神分裂症62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1 例与对照组31 例。观察组中男16 例,女15 例;年龄22~65 岁,平均(40.16±2.31)岁;病程1~10 年,平均(4.13±1.50)年;未婚18 例、已婚13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及中专12 例、大学11 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4 例;年龄21~68 岁,平均(40.79±2.36)岁;病程1~11 年,平均(4.22±1.46)年;未婚19 例、已婚12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 例、高中及中专13 例、大学9 例。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检查和体征表现符合《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4]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 岁以上;③有家属陪同且愿意配合;④经医生评估具备基本判断力、理解力;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智力障碍、老年痴呆及帕金森疾病;②患脑器质性疾病;③合并严重躯体疾病;④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允许在观察范围内活动,并动态观察思想与行为,满足合理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对照组行心理疏导干预:①保持亲和、耐心及主动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获得信任,并评估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性格、爱好及家庭情况等,做到尊重患者,不断给予安慰与支持,尽可能消除恐惧与紧张等不良情绪;②配合心理科、精神科医生积极开展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与他人交流,使其快速熟悉医生与适应住院环境;③为患者讲解暴力情绪、行为的诱发因素,引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学会控制自身行为,使其快速建立治疗信息,帮助克服心理障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认知行为干预:①疾病认知干预:利用微信平台为患者播放疾病视频,发送疾病相关图片与文字,让患者与家属一同观看,鼓励提出自身疑问,并耐心解答患者疑惑,使其认识到病情发作时所表现的异常情绪与行为,学会如何鉴别精神症状;同时给予患者家属心理支持,每次半小时,帮助消除病耻感,指导家属主动爱护患者,并训练其做家务、购物等行为,增强自理能力,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其参与到家庭决策中,使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②药物认知干预:主要内容为坚持遵循医嘱服药作用及意义,每周1 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形象生动的为患者介绍疾病转归、复发基本过程与具体表现,并举出成功案例增强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服药;③团体干预:小组分管患者进行团体干预,每次1h,引导患者主动沟通,组织娱乐活动,如下棋、跳舞及玩扑克等,对思维较慢患者鼓励其积极发言,帮助增强治疗动力;在干预首周,采用问答形式使患者清楚目前服药状态;第二周采用PPT 授课、小组讨论模式,评估患者服药态度,使其回忆忘记服药的情景,并根据PPT 加深正确服药意识,通过小组讨论认知到自身不足,并发挥相互监督效应;第三周主要分析患者服药后出现的副作用,配合医师制定处理方式;第四周使用问卷调查方式掌握患者服药意愿,并开展小组强化健康宣教,对于正确积极服药患者及时给予奖励,让其他患者效仿,并给予鼓励,不断增强正确服药行为;第五周开展小组讨论会议,了解患者用药想法,及时调整干预方案;最后一周给予全面评估。

1.3 观察指标

①服药依从性: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对患者干预后的用药行为进行评价,采用完全依从(8 分)、部分依从(6~7 分)及不依从(<6 分)3 级评价法,总依从性为完全依从与部分依从之和占比;②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症状改善情况。MOAS 评分总分为10 分,评分越高表示暴力行为越多;BPRS 评分总分为126 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③采用威斯康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WCST 评分中要求患者分类128 张卡片,记录持续反应数、持续错误数、总错误数、总正确数及完成分类数5 项指标,满分128 分,得分越高视为认知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定性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MOAS评分、BPRS评分比较

干预前MOAS 评分、BPRS 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OAS评分、BPR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OAS评分、BPRS评分比较()

2.3 两组WCST评分比较

干预前WCST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WCST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WCST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WCST评分比较()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及社会压力的增加,该病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关于此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还尚未明确,但常伴有反复性发作特点,临床多是给予精神类药物治疗,而仅依靠单一药物治疗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主要与患者不配合治疗及认知度较低等所致[5]。

相关研究表明[6],认知功能障碍时引起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因素,并且还易引起暴力行为。心理疏导作为精神类疾病常用干预手段,在缓解不良情绪方面效果明显,认知行为干预从患者日常行为、认知功能等角度出发给予有效干预,可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本研究得出,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达到96.77%比对照组更高,并且与曾蔼妹[7]等研究结果相符合,表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可有效增强患者服药依从性,可行性较高。心理疏导通过运用心理学技巧展开心理干预,采用亲和态度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安抚不良情绪,并鼓励积极调整自身行为,使其正确认识到自身病情,进而克服心理障碍,学会控制与缓解不良情绪[8]。认知行为干预利用图像、视频等方式加深患者对病情与治疗的了解,并通过提问、挖掘行为、明确心理等纠正错误认知,加上小组讨论可发挥同伴支持、表率作用,进而学会控制暴力行为,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8]。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干预后MOAS 评分、BP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CST 评分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了为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认知功能,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本研究通过建立干预小组,加强家庭支持、团队干预等环节,有效提升了患者主观能动性,克服心理障碍,帮助患者增强认知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够正确的应对生活中各项负面事件,降低应激反应,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从而快速回归到正常生活及社会。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服药不能猛仰头
服药不能猛仰头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