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互动干预模式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价值及对患者认知和依从性的影响

2021-11-25麦晓惠麦玉玲

智慧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盆底依从性产妇

麦晓惠,麦玉玲

(雷州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广东 雷州 524200)

0 引言

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种盆底神经肌肉异常的疾病,以尿失禁、便秘为主要表现,多由产妇子宫压迫或分娩损伤神经导致[1]。在我国,部分地区仍认为尿失禁属孕期正常现象,造成其在中西医保健康复工作中仍不受重视,导致妇女自我效能弱,就医积极性低下[2]。现阶段,由于孕失禁缺少预测风险的数据库和筛查资料,同时还未出现预防指导指南。而微信互动不但有预估风险的疾病条目,还可以培养人群风险意识,接受疾病健康宣教。基于此,本研究拟建立微信互动模式探究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价值及对患者认知和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在雷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20 例孕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平均(30.25±2.37)岁,BMI(23.45±2.93)kg/m2;观察组平均(30.49±2.28)岁,BMI(23.56±2.87)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已知晓子宫位置和复旧情况;②已接受盆底肌肉、神经的功能评估。排除标准:①无糖尿病、慢性咳嗽、长期慢性便秘等;②分泌过程无神经损伤。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生物刺激反馈仪(上海伊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YM0070046),前3 次治疗实施单纯磁刺激(20Hz,on5s,off5s)+腹式呼吸,第4 次及之后的治疗按盆腔器官脱垂方案(50Hz,on5s,off5s)进行磁电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微信互动干预,具体如下:制作“盆底肌训练助手”公众号,并告知孕妇加入微信群。指定专业人员编写“为什么会发生尿失禁呢”“如何进行盆底肌训练”“家庭盆底肌锻炼的优势”等几大板块,于每日19 点时定时发送特定板块,板块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供多样式沉浸体验,将板块文字以图片、视频、漫画等多形式辅以表现,针对凯格尔训练常见错误给予红色标注,或使用漫画或真人指导正确运动要点,必要时增加拓展连接于原文中加以理解。发布内容当日@全体成员内容的更新,提醒观看,并6h 于后台统计一次观看数据。鼓励群成员踊跃发言自身疑问,收集问题后制作一期专栏统一回复问题,及时解决心急、没有耐力的情绪问题。建立小程序打卡机制,对于每晚22 点仍未完成磁电联合治疗或凯格尔运动的群成员予以记录,1h 后私发提醒。打卡周期为1 个月,凡是坚持1个周期的群成员即可获得盆底肌训练技术书籍一本。个性化干预过程根据后台留言、群聊反馈、打卡天数和行为态度进行动态调整,时长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依从性观察:自制盆底肌锻炼依从性评分量表,主要有训练频率、训练姿势、盆底肌的正确位置、平均锻炼时间及放松程度6 个维度。满分为100 分,代表研究对象可自行找到盆底肌位置,且运动过程中身心放松,参与度较高,自我效能良好。

认知观察:统计研究对象对PDF 相关认知得分,认知内容主要包括盆底功能障碍了解程度及康复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各维度满分为10 分,分数越高表示其认知水平越高,可自述盆底肌功能、病理结构及PDF 临床表现,知晓康复运动的重要性。

盆底肌疲劳度:治疗后对盆底肌Ⅰ、Ⅱ类纤维肌力与疲劳度作分析,数值为负值为病理状态,归零处于正常;首先知晓受试者Ⅰ类纤维所能承受的最大牛顿力,施给受试者Ⅰ类纤维0.4*MAX 承受力,观察其在6s 时间内能否持续收缩;其次测试Ⅱ类纤维的收缩指令的达标程度:以收缩1s,舒张2s,反复5 次完成一个收缩周期为指令,观察受试者Ⅱ类纤维的完成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锻炼依从性评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盆底肌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锻炼依从性评分对比()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锻炼依从性评分对比()

2.2 两组干预后PDF相关知识得分比较

观察组PDF 相关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PDF相关知识得分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后PDF相关知识得分比较()

2.3 两组盆底肌疲劳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疲劳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盆底肌疲劳度比较()

表3 两组盆底肌疲劳度比较()

3 讨论

女性盆底肌肉组织是完成支撑、收缩等生理功能的重要前提。在女性分娩过程中,阴道平滑肌收缩能力减弱、胎儿长期压迫组织使得盆底疾病更易发生,常见的有阴道壁脱垂、子宫脱垂、性功能障碍、排便障碍等,需要及时就诊。PDF 是由于盆底肌肉群萎缩、神经调控能力下降等问题而引起的支撑力下降,盆底肌力下降,放松时间延长,会导致孕晚期咳嗽,大笑,打喷嚏漏尿的情况[3]。然而,我国目前缺乏产褥期尽早锻炼意识,康复及保健宣教工作,没有丰富灵活的康复指导,严重打击了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信心[4-5]。研究表明,若产后盆底康复缺失实践操作环节,容易导致产妇出现训练执行力低、疾病认知效果差等问题[6]。

传统口头宣教因护士知识层面不高、宣教内容老旧、沟通滞后不畅易导致出现无效护理,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近些年,微信开始撬动传统医疗行业进入全新掌上时代,通过人与医疗的连接,为医疗服务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从患者来说,患者能享受到24h 问答服务、预约看诊、微信公开课等服务内容,方便了用户选择就医对象。从医疗机构来说,线上宣教服务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重复性工作,解决了入院宣教疏忽遗漏的问题。通过微信延续性护理,宣教时机可自由选择,因互联网的便捷也使得宣教内容与时俱进,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优同质化。这种“云医生”的形式可以为需求者提供有价值的医疗信息,通过内容生产与输出,满足患者对疾病护理的需求,建立患者的信赖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冯莹[7]等认为微信延续性护理在情感支持和定期监督方面明显优于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张明娜[8]等发现压力性尿失禁与患者重视程度、执行力有密切关系,微信的优势在于着重强调实操培训,且培训课程中穿插了孕产瑜伽课程流程,结束后还有回顾视频可以永久巩固,使其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可快速学完并充分掌握。通过微信,医生与患者信息渠道的优化以及信息沟通时间成本的降低和空间扩容,无论何时何地,患者都可以与医疗对接,让医嘱就在身边。岳洁雅等人使用微信小程序以培训孕妇产后护理,利用小程序集成语音文档创作的优势,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课件,并利用手机微信APP 及时传递到每一位患者手中,实现了远程护理宣教。根据延续性护理的需要,护理人员还在小程序中开启重复收听课件、课后网络考试等功能,帮助患者进一步巩固护理要点。课后,患者在微信群中展开热烈讨论,互相交流康复心得[9]。在患者随访角度,微信平台的数据云盘可使信息被反复阅读,进而加强记忆。患者也可进行碎片化阅读,高效率完成医院医嘱及调查问卷,较大程度增强康复效果。对于妊娠期孕妇而言,良好的工具使用基础和便捷的在线沟通方式使得她们对微信干预包容性更强,本研究以互动为康复指导重点,关注产妇行为态度及心理变化,根据微信的数据支撑来反馈产妇认知度及依从性。与此同时,微信可激发研究人员准确、实时的借助微信关注自我的能力,以公众号留言、群聊等多种互动方式即可知晓教育效果,从而进一步改善现阶段不足。本研究开展的小程序打卡行动,使群体效应与自我训练联系的更加紧密,其产生的积极性也就越大,对自我效能的影响也就越大。且微信群提供了产妇之间的交流平台,使产妇1 群体互相分享的情况下,增强其康复的依从性,增加被呵护和理解关爱的感觉。

综上所述,通过精细化的微信互动运营,可以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进而加强产后盆底康复管理效果,提高产妇认知度及依从性,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盆底依从性产妇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