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写本P.3556《张庆德邈真赞并序》考释

2021-11-25郑怡楠

敦煌学辑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敦煌

郑怡楠

(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9)

敦煌写本P.3556号,《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伯希和劫经录记载:“集文一卷 (两面抄)有:氾和尚、陈和尚、贾和尚、曹法律尼 (曹大王之侄女)、灵修寺尼张戒珠 (张议潮之孙女)等邈真赞,又张氏 (张淮深之女)墓志铭、清泰三年曹元德转经疏等。”①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89页。施萍婷等《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伯希和劫经录对文书正面和背面分别进行定名,正面分别为都僧统康贤照邈真赞并序、都僧统氾福高邈真赞并序、都僧统陈法严邈真赞并序、大乘寺曹法律尼邈真赞并序、贾和尚邈真赞并序、应管内外释门都僧统帖、□庆德邈真赞并序、普光寺法律尼清净戒邈真赞并序、灵修寺阇梨尼张戒珠邈真赞并序、张氏墓志铭并序,背面接抄正面内容,首篇是张氏墓志铭后半部,而后是清泰三年曹元德转经疏、显德六年押衙曹保昇牒、定祥施舍疏、道教斋文、推十干疗病、许多人名等,许多人名实际上就是《沙州诸寺尼修习禅定记录》,前后残缺,记录了部分出家尼修习问想甄别兼判的记录。从抄写笔迹看属于多人抄写粘贴而成,因此撰写时间前后差距很远。最早的康贤照属于晚唐,902年病逝;氾福高917年病逝,陈法严926年病逝。而比较晚的如张氏墓志铭,撰写于后周广顺四年 (954)。其中关于庆德邈真赞后注:“按:此依荣新江定名。此件正文前有 ‘不失其家事父孝故事’原句题,故事的主人为庆德。”①敦煌研究院编,施萍婷主撰稿、邰惠莉助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86-287页。实际上在此前出版的《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敦煌碑铭赞辑释》、《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中将这篇邈真赞定名为《府君庆德邈真赞并序》②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5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176-177页。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92-395页。饶宗颐主编《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第282-283页。。这些定名都有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既没有考释出庆德的姓氏,也没有注意到庆德的生平时代和事迹。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先将这篇邈真赞释录如下:

盖闻安邦定国,托良将以辅明君。匡佐王畿,藉贤臣而裨大业。况府君讳庆德,字忧公。天资异貌,月角成姿。早年用武而超群,壮岁怀文而冠古。故得开弓雁泣,发矢猿啼。播李广没羽之殊功,传养由穿杨 [之]秘术。谦恭守节,礼让每抱于胸襟。抱直扶忠,孝悌众谣于乡傥 (党)。因兹元戎奖录,司任百人。治理无偏,均平如概;训练依则,教诲当途。克己不徇于私,美差每均于众。后迁紫亭镇将,数年而控扼南番 (蕃)。恒以廉洁奉公,累载而讨除北虏。重佥步卒元帅,又选兵马都权;职位崇隆,荣超极品。运张良之计,东静金河;立韩信之谋,北清玉塞。单枪匹马,舍躯命而张掖河边;仗剑轮刀,建功勋于燕脂山下。再举衙内师将长,兼任亲从行班。每陈王氏之忠言,不失狄公之直谏。方欲分茅列郡,持节边城;奈何天夺人情,丧我国宝。孤男无望,号叫声彻于苍天;稚女含悲,哽咽哀伤而动地。余忝居微眷,又厕兵行,久同班列之中,颇极岁寒之义。既蒙邀命,岂敢拒违?不惮荒词,辄陈浅见。其词曰:

安邦定国,实藉贤良。贤臣膺世,再整摧纲。间生异貌,月角齐芳。怀文冠古,用武名彰。开弓举矢,云雁腾翔。谦恭守节,礼让时常。扶忠抱直,不致乖张。初任将务,擢委班行。训练士卒,如虎如狼。后居南镇,控扼边疆。马步都管,累易星霜。西收蕃塞,东静甘凉。衙内师长,国下栋梁。赤心抱直,匡辅明王。方保荣禄,永绍恩光。何兮逝水,卞璧沉湘。六亲无望,九族悲伤。略留数韵,用写留行。③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5辑第176-177页有图版录文。饶宗颐主编《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第282-283页有录文,并认为:“不失其家事父孝故事”,“按此九字应非本篇邈真赞文字,今略去”。录文参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935-936页;张志勇《敦煌邈真赞释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79-380页。图版参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53页。

这篇邈真赞前面没有题署和撰写人题名,后面没有撰写年代,末尾没有撰写题记。从这卷文书各篇之间的抄写关系得知,庆德应当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他的前面抄写有晚唐到五代敦煌都僧统任职的三位和尚邈真赞,这篇邈真赞粘贴在后周时期的四篇邈真赞中,应当说这篇邈真赞的撰写时间与之相距不会很远,因此我们可以从后周之前的五代时期敦煌文书中寻找蛛丝马迹。与庆德邈真赞粘贴在一起的还有《应管内外释门都僧统帖》,故互相参照,本篇撰写时间与之相去不远,当是后唐时期所撰:

应管内外释门都僧统帖:

诸僧尼寺禅律大德等。

右奉处分,窃以二仪升降之后,教表肇兴;三光显列已来,群分便作。良以人迷四倒,我佛利见于迦维;物惑三荒,孔又应生于鲁国。遂则阐五常百门之典,使在俗而稍归;设三千八万之条,遣出虚而依向自己。君臣弘护,百八之祚长隆;僧尼敬修,千佛之光不昧。伏以当道虽临绝域,然在深藩;是大国之一门,乃承天公双柱。英贤杰出,俊生挺生。畅儒教以照彰,演释宗而□瞻。因使车书,不混真俗;有殊镇护,绰有于千年。□守直至于兹日。近为春兰掩馥,秋菊未芳之间,朝景沦辉,夜魄不明之次,是即蓬蒿竞秀,萤独争光。既邪部以偈强,实真徒而困劣。昔晨 (辰)三皈之士,谈三宝秽漏而生嫌;往日四拜之僚,说四众非邪而起谤。况今仁君化洽,贤哲匡扶;不唯道泰而时平,直亦礼光而乐俭。厶滥当导化,谬忝流临,恨在上而无能,致为下而有失。难辞化大,自以奖身,爰述帖文,以诫诸众。况出家释子,先将戒门为基,入法净人,切以律文为本。五百置则五师,自有于明文;六度阶模,六祖具留于盛迹。自可依师教授,随祖别科,奉禁亡摹,见境俱弃。奈何有恩不报,知而固违;汩我清流,残我柰苑。典内幕天,知分谓是。狂言律仪,蓆地生惭。唱天为荒,强夸切磋,琢磨之说,翻为造宅惑车;勇猛精进之词,却作营家立计。说天说有秘典,喻买卖争少论多,或合或离,真诠等贫富,夸强骋弱,菩提种子,无边畔种在于心高原,佛性香灯,有业牵朗照于秽室。大龟持钵之式,成剑戟穿刺于他门。鹫子分卫之仪,作袋斗收纳于贫弊。尼众之辈,亦乃一般,不避嫌疑,踪姿情性,四依陷没,皆修四依八敬,闻邪僻 (避)营,八敬总论污犯厘墨,虽名有德临也,而自知无才,弃条而不觉。伏且□一星再朗,持二柄赏罚而无差。曹日重明,仰三乘邪正而□成。伏恐昆山火焰,玉石俱焚,禾似莠而同锄,虚似□而皆丧。故兹示谕,宜各改修,傥若如前,密有洞察者。①图版参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册,第254页;录文参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938页。

根据图版得知,庆德邈真赞的背面书写《道教斋文》和《社户阴支信等名录》等残稿。都僧统贴应当是后唐时期都僧统阴海晏时期所发布的文告,与背面的《沙州诸寺尼修习禅定记录》属同时期的作品,都是针对沙州诸尼寺出度和整顿尼寺纲纪所进行的工作。

为了寻找庆德的资料,首先我们得确定庆德的姓氏,我们在敦煌文书中找到3个叫庆德的人,一个姓翟,一个姓郭,一个姓张。Дx.1418《年代不明吴留德等便豆历》记载有 “翟马步官健翟庆德”。这篇文书没有记载时间,但是记载的人名有吴流德、龙张政子、祥严、神沙石庆子、龙安善通、玉关烧再定、莫高王紧胡等便豆账目,唐耕耦辑录这篇文书,虽然没有确定文书的年代,但是将其排列在五代后周时期的文书中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266页。,表明这个官健翟庆德生活的时间是五代后周时期,应当是龙勒乡的居民②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认为:“龙,即龙兴寺。”我们认为这里的龙是龙勒乡的简称,如P.3277《乙丑年 (965)二月廿四日祝骨子合种契》记载到 “龙乡百姓祝骨子”,即是明证。。如果这个推断不误,那么这篇邈真赞记载的庆德,与五代后周时期的官健翟庆德毫无关系。P.2049V《后唐长兴二年 (931)正月沙州净土寺直岁愿达手下诸色入破历算会牒》记载:“麦贰斗,郭庆德利润入。”③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374页。这位郭庆德虽然名字一致,但是没有记载其官职,很可能地位卑微,要升迁至步卒元帅还需很长一段路程。且郭姓不是敦煌大姓豪宗,因此很难晋升到这样崇高的地位。P.2161P5《梁幸德舍契》除了记载舍主押衙梁幸德之外,还记载到押衙张庆德:

(前缺)

舍主押衙梁幸德 (押)

见人索进通 (押)

见人押衙张庆德 (押)

见人押衙王再集 (押)④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41页。

敦煌文书P.2161P中记载的张庆德同梁幸德为同时代人,官职都是押衙。这位押衙张庆德很可能就是为梁幸德卖舍作为见证人的张庆德。梁幸德,敦煌写本P.3718中保存有《左马步都虞候梁幸德邈真赞并序》,首题 “唐故河西归义军左马步都虞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上柱国梁府君邈真赞并序。释门僧政兼阐扬三教大法师赐紫沙门灵俊撰”撰写的时间根据题记得知为 “于时清泰二年乙未岁四月九日题记”。后唐清泰二年,即935年。邈真赞记载梁幸德:“府君讳幸德,字仁宠,先苗则安定人也。公乃英髦雄杰,必膺物而生姿。异骨奇模,挺半千而诞世。龆龄别亻隽,业该七步之章。弱冠之临,勇俹田韩之策。恭亲辅主,芳声早播于人伦。奉式输劳,遐迩靡辞于艰切。故得谯王称美,委荐亲从之由。每念功勤,宠附 (付)军粮之务。一从任位,实畏庭鹊之鸣。赋税无乖,乃避四知之义。三余之暇,俨守公条。攀昆峰,怖万里之危;望西关,怯千重之崄。君亲举念,直欲选擢才能。当乃顺色从依,奉教捐私进发。故得皇王畅悦,每诏内燕而传杯;宜依复还,捧授奇琛而至府。遂使三军赞美,众谈酬绩之庸。答效甄升,乃加都虞候之列。一自制鎋,内外唱太平之声。民无告劳,囹圄息奸斜之响。于是贤臣降世,应节以顺君情。奉贡东朝,不辞路间之苦。乃遇睿慈合允,累对频宣。封赐衣冠而难量,恩诏西陲而准奏。面迁左散骑常侍,兼使臣七十余人。意 (衣)着珠珍,不可筹度。一行匡泰,逍遥往还。回程届此鬼方,忽值奸邪之略。西瞻本府,不期透达烽烟。进使百有余师,俱时如鱼处鏊。遂恋苏武而授敌,不顾陵公之生降。守节亡躯,攀号殆及。是以内外吏士,叫卞璧而沉湘;九族六姻,悼寒泉而永阻。”①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1043页。关于梁幸德,P.3564《莫高窟功德记》记载到:“更有题邈未竟,父入秦凉,却值回时,路逢国难。破财物于张掖,害自己于他方,不达本乡,中途殒殁。”②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1075页。说明梁幸德死于后唐清泰二年,梁幸德的官职是左马步都虞候检校左散骑常侍,地位已经很高了,因此张庆德为梁幸德卖舍作见证人的时间,根据文书记载很可能在西汉金山国时期,梁幸德官职就是押衙兼都头,P.2667V《梁幸德状两通》记载:

梁户石安子、张永住、李再通、贾骨奴、石集子、安□□。

□□□ (都头知)设使梁幸德:

右今月十六日城东园头设,索押衙传处分,细供壹佰伍拾分。大顺□年正月李支□兑。

都头知宴设使梁幸德:

右今月七日赛马神,押衙周文建传处分,细供叁佰分次了,壹佰分夜间。押衙翟集子传处分胡饼壹佰,又灌肠面贰斗。未蒙判凭,伏请处分。

□□延于开元寺安下。③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9页。

这篇文中间倒写 “赤心乡百姓索定兴,右伏以定兴共叔苟儿同为一户,地廿亩,两家各分得”。大顺是唐昭宗年号,仅用了两年 (890-891),大顺年间梁幸德官职已至都头知设使,设使即宴设司的长官,敦煌文书中有许多宴设使的帐目,从这些帐目看,其职责为招待外地使节及其他方面食物酒面支出。P.2161P3《张怀义等换舍契》记载到梁幸德:“丁卯 [年]九月十 [日梁幸德]于巷西壁张家舍□……其舍两口,并屋木全并,……□有庑舍子草匡子并与……再住地教叁伍尺剩,幸德……传换后,永世更不休悔,如……先纳入官。传换为定,……后凭。舍主叔张怀义 (押),舍主张□□,舍主张□□,……释门法师广绍 (押),□ (都)头梁幸德。”④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7册,第240页。丁卯年即开平元年 (907),西汉金山国时梁幸德官职节度押衙兼都头,很可能张庆德和梁幸德一样,晚唐到后梁时期的官职已经是押衙兼都头了。因此张庆德的升迁过程和梁幸德差不多。邈真赞记载庆德:“因兹元戎奖录,司任百人。治理无偏,均平如概;训练依则,教诲当途。克己不徇于私,美差每均于众。”这里的元戎,根据敦煌文书记载规律来看,是指张承奉,一直到张承奉称金山王之前都一直称元戎。司任百人就是出任押衙之职,S.5448《节度押衙浑子盈邈真赞并序》记载:“念兹公干,给赐节度押衙,兼百人将务。”⑤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849页。即节度押衙兼右二将头之职。由此句看,张庆德官至节度押衙兼将头。

张庆德在张承奉时期晋升很快,我们从其邈真赞的记载可以看出:“后迁紫亭镇将,数年而控扼南番 (蕃)。恒以廉洁奉公,累载而讨除北虏。重佥步卒元帅,又选兵马都权;职位崇隆,荣超极品。”紫亭镇,归义军八镇之一。P.5034《沙州地志》寿昌县四所山条 “西子亭山,右在县 (寿昌)西南一百九十八里,东接龙勒山,西经樊石戍西出,连延接石城镇南山,汉开鄯□ (善)南路,因山置亭,其山石紫色,故号紫亭,时人语讹名曰子亭。”①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4页。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甘泉水条记甘泉水经子亭镇②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第5页。。《晋书·李暠传》记载:“筑城于敦煌南子亭,以威南虏。”③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 〈寿昌县地境〉》认为子亭镇即党城 (氏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445页)。黄盛璋《沙州曹氏二州六镇与八镇考》同意此说 (《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74-275页)。土肥义和《归义军时期 (晚唐、五代、宋)的敦煌 (一)》(《敦煌研究》1986年第4期,第86页)指出 “特别在寿昌城西南198里附近,也许是沿着通向璨毗 (萨毗)于阗的西道设置了紫 (子)亭镇。”误以子亭山为紫亭镇。归义军时除在紫亭设镇外,又于紫亭设县。紫亭是归义军疆域的南沿,故常设镇驻军把守。P.2594V《白雀歌》曰:“紫亭南岭白狼游,为效祯祥界此州。”④P.2594V《白雀歌》,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6册,第170页。又P.3835V《戊寅 (918)年状一通》记载:“(前缺)等,右奉处 [分],今月十日紫亭家报来,言道八日夜,紫亭城南山作贼,下□官私群牧,打将羊三群,不知更有何计。帖到日,空群牧收拾着,牢把道迳,紧□ (守)城池。如或怠有输失之时,□等便当重 [罚],仍仰准此指挥,又差贰人西东,南山安其作贼,南山别你西东,南□□不要私动此者。戊寅年五 [月]十日帖。”⑤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08页。紫亭以南就是南山部族,紫亭镇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御从敦煌南面来犯之南山人。敦煌文书P.4640《己未年-辛酉年 (899-901)归义衙内破用纸布历》记载四笔与紫亭镇有关的开支:

(辛酉年五月十日)又支与紫亭镇使高神政细布壹疋。

(己未年十二月)十五日,衙官张良义傅处分,支紫亭副使细纸壹帖。

(庚申年)十一月一日,都押衙罗通达傅处分,支与紫亭、寿昌镇各细纸壹帖。

(辛酉年二月)廿二日,衙官石文信傅处分,支与紫亭镇使高神政细纸两帖。

(辛酉年三月)十四日,高加兴傅处分,支与紫亭监使副使二人各细纸壹帖。⑥参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253-270页。

表明900年前后紫亭镇将是高神政,张庆德出任紫亭镇将要在此后。P.3718《张良真写真赞并序》记载:“金山王时,光荣充紫亭镇主”①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995页。,根据P.4640V《己未年-辛酉年(899-901)归义衙内破用纸布历》记载辛酉年 (901)三月 “十一日,支与于阗使押衙张良真画纸壹帖。”②参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268页。当时张良真的官职还是于阗使,负责与于阗通使,同期文书还有P.2803《押衙张良真状稿》记载:“押衙张良真,先伏蒙长使 (史),充璨毗界内使,逢遭离乱,良真常□身自将货物,少多被璨毗人劫将,名及物色,谨具如后。”③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03页。通使于阗必须经过璨毗管辖范围,这件文书记载的内容就是张良真作为于阗使通使于阗的情况。因此张良真出任紫亭镇将在901年后不久,905年参与对楼兰的战争,升任都营田使。由此推之,张庆德任紫亭镇使在张良真之后,即西汉金山国时期。S.447V《太子太师告紫亭副使等帖》记载紫亭镇遏副使孟喝悉鸡、监使杨竹丹、都衙慕容丹钵等:“太子太师帖告紫亭副使孟喝悉鸡、监使杨竹丹、都衙慕容丹钵等,向东有烧错贼壹百,即去打紫亭兼官人及百姓,夜头□便至城下,不得四万……不宜不……帖。”④方广錩主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7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4页。P.2916《癸巳年 (933)某寺为张马步女师迁化纳赠历》记载到罗镇使⑤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第10页。,S.4700《甲午年 (934)五月十五日阴家婢子小娘子荣亲客目》中亦有罗镇使:“罗镇使及娘子并都头,小娘子四人”⑥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第371页。,罗镇使指罗盈达。根据P.2482《应管内外诸司马步军都指挥使罗盈达邈真赞并序》记载罗盈达:

因兹军州慎选,注任辕门。擢委班资,始沾将务。故能训齐士卒,可谓如虎如貔;部领军机,每有前盈后胜。重迁宠秩,委任步军都知。而又盛绩双彰,殊勋克著。塞上之雄豪无敌,沙场之猛气过人。誉播衙庭,兼受极任。紫亭贵镇,葺理边城。抚育疲徒,如同父母。又迁上品,委任马步都权。统领洪军,共收河西陇右。而乃名标三杰,功盖八元。位列崇高,远沾渥泽。⑦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1115页。

最后罗盈达晋升为河西应管内外诸司马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工部尚书,并于后晋天福八年(943)去世。很可能罗盈达是接替张庆德出任紫亭镇将。而张庆德出任紫亭镇将是927年对甘州回鹘战争之前。张庆德担任紫亭镇将之后晋升为步军都知兵马使。

张庆德在出任紫亭镇将期间,很可能还参加了对石城镇的仲云用兵并出征伊吾回鹘。S.4654《衙前都押衙罗通达邈真赞并序》记载张承奉对石城镇仲云、伊吾回鹘用兵过程:

洎金山王西登九五,公乃倍 (陪)位台阶。英高国相之班,宠奖股肱之美。遂乃于阗路阻,王祭微艰危。骁雄点一千精兵,公以权两旬便至。于是机宣韩白,谋运张陈。天祐助盈 (赢),神军佐胜。指青蛇未出于匣,蕃丑生降;表白虎才己临旗,戎虻伏死。弯一击全,地收两城。回剑征西,伊吾殄扫。①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829页。

罗通达带领军队攻打石城镇的王祭微,张庆德很可能作为部下参加了这次战争。所谓数年而控扼南蕃,累载而讨除北虏,很可能就是这件战事,张庆德因战功而晋升为步卒元帅,不久就晋升为又选兵马都权。兵马都权,很可能就是指都知兵马使之职。P.3718《都牢城使张良真生前写真赞并序》:“金山王时,光荣充紫亭镇主。一从莅任,独静边方。人皆赞舜日之欢,野老叹尧年之庆。三余无暇,奉国输劳。是时西戎起万里之危,域土隘千重之险。君王愠色,直欲自伐貔徒。贤臣匡谏而从依,乃选谟师而讨掠。关山迢遰,皆迷古境长途。暗碛鸣砂,俱惑眢阡卉陌。公则权机决胜,获收楼兰三城。宕(荡)歹斯雄番 (蕃),颖脱囊锥。此日仍充应管内外都牢城使。自居崇列,才经五五之秋。昼警夜巡,坚卫郭郛雉堞。累率少年,多伤淳维之孙。敌毳幕于雪岭之南,牵星旗于伊吾之北。”②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995页。张良真出任归义军都牢城使的时间没有文书记载,由邈真赞看,他是因对楼兰战争之功被擢升的,至天成四年,其任职已二十五年了。由此推之,张良真于天复四年 (904)任都牢城使,张承奉对楼兰的战争发生于904年。

张庆德参加了曹议金时期对甘州回鹘的战争,其邈真赞记载 “运张良之计,东静金河;立韩信之谋,北清玉塞。单枪匹马,舍躯命而张掖河边;仗剑轮刀,建功勋于燕脂山下。再举衙内师将长,兼任亲从行班。”从这些记载得知,庆德参加了曹氏归义军时期对张掖回鹘的战争,关于这次战争S.5448《节度押衙浑子盈邈真赞并序》、P.3718《节度押衙张明集写真赞并序》《都头守常乐县令薛善通邈真赞并序》《节度押衙知敦煌郡乡务李绍宗 (润晟)邈真赞并序》、P.2482《应管内外诸司马步军都指挥使罗盈达邈真赞并序》、P.3518V《左马步都押衙张保山邈真赞并序》等皆记载曹议金多次对甘州回鹘的战争,战争在肃州、甘州等地进行。金河,又名会水,亦名呼蚕水,即今流经酒泉之北大河。《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之三》之《高居诲使于阗记》记载:“[从甘州]西北五百里至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又西百里出玉门关,经吐蕃界。”③[宋]欧阳修等撰《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917-918页。张掖河,即今流经张掖之黑河,又名弱水。《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67甘州府山川:“弱水,源出山丹县西南,……王应麟《地理通释》记载:弱水西至合黎山,与张掖河合,力不胜芥,然可以皮船渡。……《甘镇志》记载:删丹河,在删丹城西,源出祁连山,西流入张掖河,即弱水也。……弱水自祁连北流,绕山丹城,前后合而西流,至甘州城,汇黑河而西,此水春夏之间,褰裳可涉,及其涨也,亦可浮舟,但土人不知造舟耳。自与张掖河合,其通名为张掖河,今俗谓之黑河。”④《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67,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140-13141页。《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79肃州直隶州山川:“讨来河,……经古会水县,入张掖河。”“张掖河,自甘州府张掖县流入,经高台县北,又西北经故镇夷所城南出边。”①《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79,第13565-13566页。关于曹议金对甘州回鹘用兵,敦煌写本邈真赞中多处有记载。②P.3718《都头守常乐县令薛善通邈真赞并序》记载:“伏自曹王秉政,收复甘、肃二州。”《节度押衙知敦煌郡乡务李绍宗 (润晟)邈真赞并序》记载:“后乃张掖城下,立万载之高名,酒泉郡前,播雄声于千古。”P.3518V《左马步都押衙张保山邈真赞并序》记载:“张掖再复,挺剑先冲。”参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1064、1068、1149页。《元和郡县图志》卷40甘州删丹县记载焉支山:“按焉支山,一名删丹山,故以名县。山在县南五十里,东西一百余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与祁连山同,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清张驹《元和郡县图志考证》记载:“一作燕支山”。③[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22页、第1038页。燕脂山,即焉支山。荣新江先生关于这次战争有专文进行研究,他根据S.5139V《乙酉年凉州节院使押衙刘少晏状》记载:“后便置 (值)太保阿郎政直 (整治),开以河西老道,使人内外,函归进奉来前”认为这次征甘州回鹘发生在同光三年(925)以前。④荣新江《曹议金征甘州回鹘史事表微》,《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第1-12页。P.3270《儿郎伟驱傩文》第五首记载了这次战争:

盖闻二仪交运,故制四序奔驰。若说迎新送故,兼及近代是非。总交青龙步(部)领,送过葱岭海隅。敦煌神砂 (沙)福地,贤圣助于天威。灾病永无侵挠,千门保愿安居。皆是太保位分,八方俱伏同知。河西是汉家旧地,中隘猃狁安居。数年闭塞东路,恰似小水之鱼。今遇明王利化,再开河陇道衢。太保神威发愤,遂便点缉兵衣。略点精兵十万,各各尽擐铁衣。直至甘州城下,回鹘藏举无处。走入楼上乞命,逆者入火燌尸。大段披发投告,放命安于城除 (池)。已后勿愁东路,便是舜日尧时。内使新降西塞,天子慰曲名师。向西直至于阗,纳供 (贡)献玉琉璃。四方总皆跪伏,只是不绝汉仪。太保深信三保 (宝),寿命彭祖同时。⑤录文参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868-869页。

P.4011《儿郎伟》也记载到这次战争:

驱傩之法,送故迎新。且要扫除旧事,建立芳春。便获春阳之节,八方启(稽)颡来臻。自从太保剖北,千门喜贺殷勤。甘州数年作贼,直拟欺负侵凌。去载阿郎发愤,点集兵钾 (甲)军人。亲领精兵十万,围绕张掖狼烟。未及张弓拔剑,他自放火烧燃。一齐披发归伏,献纳金银城川。遂便安邦定国,永世钦伏于前。不经一岁未尽,他总逆礼无边。准拟再觅寸境,便共龙家相煎。又动太保心竟(境),跛 (叵)耐欺负仁贤。缉练精兵十万,如同铁石心肝。党 (倘)便充山进路,活捉猃狁狼烟。未至酒泉山口,他自魂胆不残。便献飞龙白马,兼及绫锦数般。王子再创垂教,散发纳境相传。因兹太保息怒,善神护我川原。河西一道清泰,天子尉曲西边。六蕃总来归伏,一似舜日尧年。大都渴仰三宝,恶贼不打归降。万姓齐唱快活,家家富乐安眠。此至三月初首,天使只 (旨)降宣传。便拜三台使相,世代共贼无缘。万姓感贺太保,直得千年万年。①录文参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869页。

P.3702《儿郎伟驱傩文》记载:

(前缺)太平。十道销戈铸戟,三边罢战休征。銮驾早移东阙,圣人再坐西京。南蛮垂衣倾北,北军伏款钦明。优诏宣流紫塞,兼加恩赐西庭。皇帝对封偏奖,驲骑已出龙城。昨闻甘州告捷,平善过趋邠宁。朔方安下总了,沙州差使祗迎。比至正月十五日,毬场必见喜声。尚书封加七百,锦练恰似撒星。大德幞头匹帛,内臣亲捧来程。百姓总顶帽子,自后必令头轻。大家并须努力,营农休取柴柽。家国仓库盈满,毕愿抃伏庆颂。②录文参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869页。

根据荣新江研究,曹议金于925-927年称太保③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07页。,故归义军与甘州回鹘的战争发生在925-927年间,共发生了两次,第一次战争发生在张掖,第二次战争发生在酒泉,相距不过一年。按S.5139V号记载征张掖在925年六月以前,征酒泉当在926年。浑子盈参加这两次战争,卒于酒泉之战。

这次战争之后,张庆德因战功晋升为再举衙内师将长,兼任亲从行班。所谓衙内师长就是衙内都押衙并兼任其他都官,很可能就是罗通达邈真赞记载的归义军节度衙前都押衙充内外排阵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张庆德出任此职就是接替罗通达的,因为罗通达的死亡时间虽然在其邈真赞中没有记载,但是我们根据其邈真赞首题有“唐故”二字,可得知其死亡时间应当在后唐时期,又根据其邈真赞中没有提及罗通达参加曹议金对甘州回鹘的战争,并于927年前后死亡,这样张庆德才能在对回鹘战争之后晋升为衙内都押衙并兼任都职。衙前都押衙的职位是非常高的,罗通达邈真赞说罗通达衙前都押衙就是西汉金山国的 “英高国相之班,宠奖股肱之美”,即西汉金山国的宰相之职。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得知,庆德姓张,晚唐时期擢升押衙,与梁幸德为同时代人,接替张良真出任紫亭镇将,并参加对南山和伊州回鹘的战争,因功晋升为步卒元帅,不久擢升马步都知兵马使。后参加对甘州回鹘的战争,因功晋升衙内都押衙,兼任亲从行班。将要出任边郡长官 (瓜州刺史),不幸病逝。

猜你喜欢

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千年邮驿敦煌悬泉置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亮丽的敦煌
听敦煌讲故事
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不同开放
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绝世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