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化心理学:人类理性生存的最佳思维方式

2021-11-25苏佳佳叶浩生

心理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进化论达尔文上帝

苏佳佳 叶浩生

(1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金华 321004;2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 510006)

1 引言

心理学发展至今,对于人性的终极追问,已不再满足于悬在空中的仅仅关涉人类想象力的学科定义。作为心理学的新进展,进化心理学下接生物遗传学,上接古人类学,中间贯穿社会心理学,具有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身的强大解释力, 有望成为促使心理学各流派统一的心理学新科学。简而言之,进化心理学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能够将人类理性发挥到最大限度的科学的心理学理论。

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凌驾于人类智能之势愈演愈烈,面对“人类如何自处”的危机,“进化心理学” 是必须掌握的一种契合现代科学理性精神的最佳思维方式。

2 进化论:上帝已死

“疯子跳到中间,他的目光穿透了他们。‘上帝在哪儿? ’ 他喊道,‘我要告诉你们。 我们已经杀死了他—你和我们大家都是他的谋杀者。 ’”(尼采,1995,pp.246-247)

上帝死了?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塑造了一个疯子式的基督徒形象,疯子不停地寻找“上帝”,最终他告诉人们“上帝已经死了”,同时,疯子也告诉了人们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 是不信仰上帝的大家一起杀死了上帝,“人”是杀死“上帝”的凶手。 从思想层面来解读,当尼采假借疯人之口呐喊出“上帝死了”这一口号时,就意味着在科学与宗教相互角逐的战场上,科学逐渐获得了话语权。但是“上帝之死”意味着什么?“上帝”为何会死于“人”之手? “人”究竟又是以何种方式杀死了“上帝”?

西方的整个近代史就是一部打倒“上帝”,确立“人”的历史,也就是科学与宗教的战争史。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以神为中心”的精神控制,提倡一种新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西欧诞生了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经思想解放运动洗礼之后,理性之光照亮欧洲大地,哲学家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笛卡尔的“怀疑一切”学说,以“我思”的自由意志,确立了“人”作为“我在”的主体地位,开始从方法论层面上将“人”从对“上帝”无条件的绝对服从中解放出来;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知能力的批判考察,宣告了“上帝”不能被人类理性所证实的事实,进一步在认识论层面上将“上帝”逐出了人类的纯粹经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学说,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而“上帝”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因此,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代替“上帝”的称号,最终在本体论的层面上彻底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如果说思想解放运动对理性的崇尚,使得基督教的神学统治地位受到冲击,那么,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则迫使“上帝”彻底退出了人类的信仰之巅。16 世纪,“哥白尼日心说”取代了“托勒密地心说”,在宇宙观问题上,“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实际上已经颠覆了 “上帝创世说”;17 世纪,“牛顿力学定律”促使“机械论的世界观”迅速发展,在世界观问题上,“牛顿物理学革命” 已经为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19 世纪,“达尔文进化论”取代了“神创论”或“特创论”,在生物及人类起源问题上,彻底摧毁了“上帝造人说”,将“全能的上帝”从其最后一块领地上(生物界或有机界)赶了出去。

关于人类从何而来,在“进化论”之前,西方普遍相信《圣经》的“创世说”思想。 西方《圣经》记载,“上帝”在创世造物工程的第六天,看到万物并作,生灭有继,就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天空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以及地上爬的一切爬行动物”。 于是,“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释言之,“上帝创世说”认为,人和万物的出现是“上帝”说有就有,命立就立的结果,而且自从“上帝创世”后,世界就是一个已完成了的、静止的神学宇宙,不具备发生发展变化的可能性。 而“进化论”是作为“创世说”的对立面出现的,“进化论”创立了物种进化的原理,认为自然界中的物种并不是由神创造的, 而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之下逐渐起源的,因此,“进化论”的世界是一个不断生成变化的科学宇宙, 最终使得生物学从神学走向了科学。 达尔文的“进化论”用自然的“进化”取代了上帝的“创造”,其理论核心就是自然选择理论。自然选择理论强调, 生物界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 (变异),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适应)。在此过程中,物种所保留的有利性状更有利于生存, 因而在时代传递过程中更易遗传给子孙后代(选择)。以自然选择为核心内容的“达尔文进化论” 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包括人在内的有机界如无机界一样是“演化的”“发展的”,而这种进化和发展不是“上帝”主宰的,也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达尔文进化论”,“上帝”被逐出了与每个人都密切联系的生物学, 这种 “演化”“发展”和“进化”的观念开始普遍深入到一般人的思维模式之中,人类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学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故此,梁启超高度评价了进化论思想在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自达尔文种源说出世以来,全球思想界,忽开一新天地 。不徒有形科学为之一变而已,乃至史学、政治学、生计学、人群学、宗教学、伦理道德学,一切无不受其影响……近四十年来之天下,一进化论之天下也”。

在科学思想史上,“进化论”代替“创世说”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自然观的大转变, 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虽然由尼采喊出了“上帝死了”的口号,却是由 “达尔文进化论” 在人的思想中最终促成了“上帝已死”的既定事实。 从根本上来说,“达尔文进化论”标志着统一的科学世界观。 自笛卡尔以来,近代西方思想界就盛行着一种“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世界被分为无机界与有机界,“达尔文进化论” 证明了无机物、 动物和人类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某种进化连续性,从而打破了物种间的界限。人类生物与无生命的物质一样, 从阿米巴虫到爱因斯坦等都是统一的科学世界观的对象,人类这一最高级、最复杂的自然进化现象最终也能够得到科学的解释。 在这个意义上, 传统思想中的二元鸿沟确实被达尔文范式所弥合。最重要的是,“进化论”引发了一场人类的科学思维革命,“上帝创世说”使得人类持有“空间类比思维”,而“达尔文进化论”试图在“时间维度”上拓宽人类的思维限度,使得人类从一种“三维空间生物”成长为“四维时间生物”。 人类理性由此发生。

3 人性重生:进化论与心理学的联姻

“在遥远的将来,我看到了非常重要的研究的开阔领域。心理学将建立在新的基础之上,这是每一种心理动力和能力经过渐变之后必然获得的。 人类的起源及其历史将会得到阐明。 ”(达尔文, 1995,p.320)

上帝死后,人类世界将会怎样?

上帝死了, 西方两千多年来所推崇的以上帝全知全能全善为标志的最高价值体系就此崩塌。同时,吊诡的是,“上帝之死”也是“上帝的谋杀者之死”,因为人类杀死了作为人类审判者的上帝, 也就杀死了杀死上帝的凶手,即“人”本身。旧有的价值尺度已然失效,究竟什么可作为人类的行为标准?所以,“上帝之死”是“上帝”之死,更是“人”之死。 于是,世界狼藉,人心惶惶,随之而来的是欧洲价值逐渐虚无和意义日趋消解的文化和信仰危机。上帝死了,不需要上帝为我们立法,人人都可以为自己立法,但是人人该如何为自己立法?因此,上帝死亡是由“神”走向“人”的过程,同时也是“旧人”死亡和“新人”诞生的过程。人类需要重生。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指出,人类的生物结构是不断进化而来的, 但是达尔文所处的时代是笛卡尔的时代,人被分为生物性的和心理性的。如果进化论真的想要从进化的角度解决人类起源问题, 势必要对心理问题进行回应,否则,进化论对人类而言并无意义。 为此,达尔文提出,心理结构也应遵循自然选择的进化规律,这就意味着,“进化论”已经试图通过与“心理学”联姻,来为人类的价值与意义寻找一种新的自我重生的办法。因此,在达尔文看来,“进化论”其实预示着,追寻人类心理进化起源的心理学需要与已经被基本认可的进化生物学合流,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必将建立在一个崭新的(生物)基础之上。

“进化论”对“心理学”的影响是一个非线性且持久的过程。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时候,同时也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时期。 1879 年,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时, 冯特一直是以物理学为其心理学体系的榜样,并没有受到进化论的影响。 19 世纪末期,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的本能系统(生本能和性本能)与达尔文的两种进化理论(自然选择理论和性选择理论)开始遥相呼应。同时,威廉·詹姆斯的本能理论也认为本能是通过自然选择演化形成的,是解决特定适应问题的适应装置,此观点与达尔文进化论思想也相契合。在此影响下,功能主义迅速统治了当时已经成为了心理学中心的美国,并成为了主流心理学理论。 但是,20 世纪20 年代,心理学界出现了一个大转折——行为主义诞生。 创始人华生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即著名的S-R 范式。 因此,行为主义拒绝本能理论,仅仅将发现“现在和永远的原因”作为科学心理学的目标,拒绝将不可观测的“远因”作为心理学的解释。而后,华生又用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工具将动物心理学和人的心理学的研究融合起来,这一结合又一次抨击了本能学说。以上的结果就是, 行为主义的兴起摧毁了心理学中的进化思想, 其后几乎持续了半个世纪。 20 世纪70 年代,随着行为主义的衰落,“认知革命”开始,心理学开始重新考察人脑内部, 功能主义又逐渐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直到1975 年,随着威尔逊《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的出版,“进化论”又重新回到了心理学的中心舞台。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神经科学和基因科学迅速发展, 心理学家也随之开始重新思考人类心理和行为变化的生物学基础, 为强调生物起源的“进化心理学”的产生创造了良好氛围。“进化心理学”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成为认知科学中一个新兴发展门类, 强调心理学需要将人类心理置入进化长河中进行思考, 即从包含了自然选择、变异、遗传等概念种系发展的层面来探究心理,不仅要对心理的临近解释(近因)有所探讨,而且更要延伸至对心理的终极解释(远因)的追问上,即重视心理机制为什么存在。

西方心理学百余年来的理论发展历史表明,过去的心理学歪路都是对进化论思维方式理解的变异,而最新的心理学进展,都是融合进化心理学思维方式的结果。例如,传统的行为主义拒绝承认进化论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实证研究仅仅从个体的知、情、意和行上寻找心理变量, 然后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 如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就认为人类行为是各种泛化刺激所激励的结果, 因而止步于心理机制的最近解释,即关注心理机制是如何运作的,然而,这并没有涉及对人性和心理的深层次思考。简言之, 进化论之前的传统心理学虽然号称是研究“人”的科学,却只见“科学规律”,不见“人”,人在心理学中找不到意义。进化论之后,人们不再仅仅从空间维度这一历史横截面上看问题, 而是开始尝试从时间进程的同一性来解决空间上非连续性的问题,从而为心理学廓清二元论思维的窠臼带来了启发。因此,“进化心理学”试图从时间维度,为生物和心理找到一个共同的历史演化源头, 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人的心理的意义。 如今,心理学的新进展中,每一个理论流派都带有进化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影子, 如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人类从 “脑的进化—行为进化—生物进化”的新方式去理解进化的过程,认知科学中的“具身认知”新取向也吸收了进化心理学的功能主义精神,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觉敷教授在1936 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中就指出达尔文进化论对心理科学的重大意义:“灵魂论到了十九世纪真是‘四面楚歌声’的绝境。 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拿起刀枪直冲过来了……竟纯用自然选择说解释一切生物的进化了。 ”

从心理学史的角度来看,“进化论”与“心理学”的结合,使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历史。 在进化论思维方式之前, 传统心理学的提问方式基本上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即在笛卡尔二元论思维方式下,首先假定了心灵实体本身的存在, 并进一步追问心灵与外界的关系是什么。 而“进化心理学”从存在论的角度对心理学进行提问, 试图从时间维度中为生物和心理找到一个共同的历史演化源头, 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人的心理的意义。 但是,正如高申春(2000)所言,达尔文仅仅只是赋予了进化论以心理学意义的思考上的可能性, 但是心理进化的逻辑与机体进化的逻辑是否是同一个逻辑? 以进化论作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否是一种逻辑的僭越?因而,“进化论”与“心理学”的联姻实际上并没有取得理论上的合法性地位。

4 进化心理学:人性的新科学

“大多数科学家都只是在那些确立已久的范式下进行研究工作。相反,进化心理学是一门革命性的新科学, 它是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现代理论的真正的综合。 ”(戴维·巴斯, 2007)

人类重生后,应该变成什么样的人?

上帝死亡,带来了最坏的时代,意味着一直以来西方理性世界推崇的终极价值之死,没有了上帝的庇护,人类将无所适从;同时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上帝的死亡也给人类带来了最大的福音,人类需要重生,即人类需要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人”必须要否定那个设定了终极价值和意义的“上帝”,通过人类的强力意志,探寻人之为人的真正价值。 而对于人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人类究竟应该重生为何种样子,尼采认为,在失去了“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后,人人都应该成为“尊严理性自由”的“超人”。简言之,上帝死亡是由“神”走向“人”,人类重生是由“旧人”走向“新人”,而人类的真正价值是由“新人”走向“超人”。由此,人类需要一种“人性的新科学”。

“进化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巴斯认为,进化心理学是用进化的观点来理解人类心理的机制。 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心理学的一种研究取向,它把进化论的知识和原理用于人类心理结构的研究上,其目的是发现和理解人类心理的设计。 进化心理学不是一个具体的研究领域, 而是一种思考心理学的方式,一种研究的新视角。因此,当巴斯说,进化心理学是心理的新科学,更多的是在说,进化心理学是一种理解科学心理学的“新的思维方式”。

“进化心理学”的倡导者科斯米德斯和人类学家图比夫妇认为,进化心理学的进步之处是融合了“认知心理学”“进化生理学”和“神经科学”,并旗帜鲜明地挑战了传统的“标准社会科学模型”。传统的“标准社会科学模型”认为心理学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关注文化和经验在人类行为多样性中的作用,因此,社会科学不需要考虑进化在行为变异中的作用。 在达尔文之前,哲学界中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人的心理像一块白板,先天是没有内容的,是后天经验写上了内容。近代以来,平克也表明“白板说”及其变种理论在传统心理学领域依然有着重要影响, 即用来比喻人类心理的“白板说”改头换面变成了“计算机隐喻”,但核心教条却都是“标准社会科学模型”。 传统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假设是, 认知结构具有一般目的性并且与加工的具体内容相独立,认知功能是不可知的。进化心理学家则认为认知结构不能独立于所要加工的具体内容, 不同类型的适应性问题通过选择进化而来的是不同的适应器, 认知系统本质上具有领域特殊性。人的心理是具有很多模块的信息加工装置,这些模块是通过自然和选择进化成的, 以解决某种适应性问题为目的,比如,空间定向能力、认知偏向、问题解决、语言进化、社会合作等,文化也是特殊化模块的结果。因此,科斯米德斯和人类学家图比夫妇在1994 年提出,将进化思想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的框架来取代传统认知心理学。但是,认知心理学强调通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 来发现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因此,认知心理学乃至整个认知科学都采用这种功能主义研究进路。按照功能主义的主张,即使在缺乏关于黑箱内部实际经验证据的基础上,我们也能够凭借其输入输出, 构建出各种功能模型来对它进行科学研究。 而“进化心理学”并非是对当下的输入输出进行操作, 而是通过考察远古环境的输入和人类行为输出之间的适应关系来预测内部心理黑箱的。释言之,进化心理学同样地把人类大脑假定为一个计算机,不同的是,计算机大脑里面装有专门负责处理不同适应性任务的成千上万的微型计算机。也就是说,进化心理学只是强调自然选择发生在了认知水平上, 即信息加工过程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断进化,但是,进化心理学依然遵循传统认知心理学的“表征计算”原则。因此,“进化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没有本质的不同,在心理学理论的建构上,“进化心理学”还无法真正成为心理学的新科学。

在达尔文本人看来,进化论并不是一个“科学定律”,而仅仅是一种“科学假说”。 所以,波普尔曾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是一个可检验的科学理论,而是一个形而上学研究纲领。 因为科学所研究的因果关系并不是任何事物终极的或本体论上的原因(远因), 而是建立在纯粹经验基础上的现象上的原因(近因)。但是生命的进化或者人类社会的进化,显然是一个独特的、非重复性的历史过程,势必不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因此,“进化论”并不是“科学”。 在这种背景下,“进化心理学” 如何能成为巴斯宣称的心理的新科学?

科学有“理论”与“范式”之分。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理论”素有“元理论”和“实体理论”之分。实体理论指“科学的理论”,是在经验观察框架下,依循假设检验范式所涉及的具体理论问题, 是理论心理学成其为“科学”的立身之本。 元理论则指“理论的理论”,心理学实体理论的“价值”与“意义”回归,是理论心理学成其为“人的科学”的立身之本。 在这种分类中,进化心理学并不是具体到某一研究领域的“实体理论”,而是一种彰显人性“价值”与“意义”的“元理论”。因此,有评价认为,“进化心理学”同时汇聚了来自生理学、遗传学、脑科学、考古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从进化层面给予了人类种种心理起源一种整合的心理学解释。而从“范式”的角度来看,库恩认为,科学革命就是范式的更迭。也就是说,科学不会因为某一种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科学理论的修改而掀起一场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必须是整个科学话语体系的彻底转变。 简单讲就是, 当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用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时,就会形成一个新范式,而这个新范式就会形成一种科学世界观的革命。 不可否认的是,进化论的确是一种“最成功的形而上学纲领”,在心理学史上进化心理学,也的确充当了一种引发心理学界科学革命的“新范式”角色。 正如蒋柯和熊哲宏(2010)所讲的那样,“根据库恩对科学革命的定义……进化心理学将进化论思想作为基本范式引入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可以与精神分析理论引入心理动力学范式、 行为主义引入刺激-反应联结范式、认知主义引入信息加工范式相提并论”。

从理论心理学角度来看, 心理学宏大叙事的大一统理论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如心理学第一大流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第二大流派——华生的行为主义,第三大流派——认知主义,现在的心理学已经步入“后经验主义时代”,没有一种绝对的大一统“实体理论”,但是允许有多种彰显心理学理论整合思潮的“元理论”,也就是科学革命所说的“范式”。“进化心理学”就是新一轮科学心理学话语体系的心理学“新范式”,同时也是一种彰显人类价值与意义的“元理论”思潮。因此,“进化心理学”是“心理”的新科学,同时,“进化心理学”也是“人性”的新科学。

5 从猿性到人性:生命史上最完美的剧本

“人性进化,它是最动听的理想主义赞歌,是生命史上最完美的剧本。 ”(殷融,2020)

“进化心理学”传到中国后,一直被当作教科书而束之高阁。 2020 年8 月,一部介于科学研究和科普读物之间的著作——《从猿性到人性:生命史上最完美的剧本》出版了,这部著作以“进化理论学是人性的新科学”为立足点,向我们呈现了一部“进化心理学”对人类特有的“人性”理解的“冲奥”大片。并最终得出结论,离开了进化,对人性的任何探索都将毫无意义,进化思维是理解人性的最佳途径之一。这部著作的特色有:

5.1 科学立场:不是“遗传决定论”也不是“环境决定论”

关于“进化论”,人们通常会想到某种戏谑的玩笑话,“人是由猴子变的”,但其实,达尔文进化论持有的观点仅仅是人与黑猩猩具有某种亲缘关系,在进化的解释中, 二者很可能是从同一个祖先中分化而来的两个分支物种。 简单讲, 现在的猴子变不成人,过去的猴子也不一定会变成人,即使过去的猴子进化成了人, 也绝不会因为人猴所共有的某种遗传特质而丧失“人类为万物之灵长”的中心地位。 这个逻辑中暗含着人们常犯的一种思维谬误,“遗传决定论”。 在科学立场上,该书特别澄清了错贴在进化科学上的“遗传决定论”标签。

以女性择偶策略为例, 进化心理学宣扬人类的生物性,似乎女性的择偶偏好总是要服从生物本能,遗传与环境是对立的两极, 人类在其中没有自由选择的位置。但是,遗传安装在我们人类大脑中的不是特定的行为, 而是包含了大量行为可能性的行为程序。换言之,自然选择带给人们的是要生存下去并不断繁衍生息的远因, 但是与生存和生殖有关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意味着,人类首先要遵从自然选择的天道,同时,还要对这些环境线索保持足够的敏感性,从而选出最适合当下环境状况的择偶策略。例如,从进化心理学来看,女性择偶通常认为养家糊口是男性的第一使命。换言之,女性除了要看男性是否携带了最佳的基因(遗传),如长相、身高和有无遗传疾病等, 同时还要考虑男性带来多少生存资源 (环境),如权、钱、势等,所以,女性的择偶策略实际上是将遗传与环境进行复杂计算的结果。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性中的闪光点——爱情,女性择偶也不一定完全是对男性进行复杂的利益计算,仍然会有一些因素超越了进化论的自然选择。例如,相对于一个资源较好但是不择手段、 自私自利的男性,一个没有太多资源但是足够体贴、智慧的男性可能更容易受到女性青睐。 这说明女性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可以拥有自由选择权的, 这背后其实暗含了一个“文化选择”优于“自然选择”的大趋势。“虽然进化与性选择塑造了我们的诸多偏好与标准,但人类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我们似乎总可以‘背天性而为’……这样的‘人性’并非源于自然,而是来自我们自己创造的文化”(殷融, 2020, p.53-54)。因此,在进化心理学看来,“决定性”不是根本特征,“多样性”与“灵活性”才是进化赋予人类的根本特征。 这就意味着, 进化心理学家其实是真正的 “遗传-环境互动论者”。

5.2 道德立场:“自然如此”并不意味着“本该如此”

一提到“进化论心理学”,人们总会有“预成论”“绝对论”和“终极论”的无能之感,人似乎没有自由意志,通常会认同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并以此来为自身的不道德进行辩护。 这其实是人们面对进化解释时出现的一种思维懒惰:“自然主义谬误”。关于黑格尔所说的“存在即合理”,我们一定要辨析清楚,“合理”究竟是合的什么理? 中国的“理”有“事理”和“情理”之分,换到西方的语境,就是“科学”与“道德”之分。 “科学”只管你“是不是”,“道德”才管你“该不该”。 因此,进化心理学家提出人类某些心理倾向的由来, 向大众呈现自然进化如何塑造了这些心理倾向。但这不代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不可改变的,我们没有理由以自然选择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

以男性性嫉妒为例, 人类很多观念都是原始初民在狩猎采集环境下形成的,由于进化的原因,这些远古观念虽然很多与现代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但是依然铭刻在我们大脑中,就像进化心理学经常说的,我们有一个现代的身体,却有一个远古的大脑。道德也是进化的产物, 与我们想要追求的现代道德立场相比,远古的道德有些既野蛮又顽固,就像男性的性嫉妒是一种因保护男性遗传利益而进化出的适应性机制。然而,伴随着性嫉妒而产生的杀妻、家暴、杀婴以及割礼等现象对女性造成了巨大伤害。但是,进化心理学理解男性性嫉妒的进化根源, 不等同于我们要为性嫉妒辩护或者宣扬它。同样的,如果我们要追求一种与自然选择相悖的标准, 至少先搞清楚那些我们反对的立场到底从何而来, 这才是进化解释的价值体现。 例如,当医生在了解病人的遗传疾病时,目的肯定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遗传疾病, 而不会让遗传疾病不停地蔓延下去。 当我们试图用进化心理学来了解男性性嫉妒的本能, 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基因顺利遗传下去而对女性进行各种并不人道的性束缚时,文明社会的做法便产生了,它建立了各种不伤害女性的文明鉴别机制,比如,亲子鉴定技术、民事法庭、婚姻保障法、遗产法等。 文明的出现,恰恰是为了深入黑暗中寻找光明, 而不是在光明中想象光明。那些过于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信念——例如相信男女在生理与心理上完全平等——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天堂。 相反,承认心理具有黑暗的一面,同时与之抗争,才会更接近美好的乌托邦。“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人类并不是天使, 但是自然选择也没有将我们诅咒成嗜血的魔鬼”(殷融, 2020, p.102)。 因此,“自然如此”并不意味着“本该如此”,人类是有自由意志的。

5.3 写作立场:好的“科普”就是讲一个好的“故事”

“科普”就是“讲故事”。 “美剧《权力的游戏》中‘小恶魔’提力昂在最后一集中说道,‘是什么让人们团结在了一起? 是敌人? 是黄金? 是家族? 不,是故事’”(殷融, 2020, p.281)。 人类之所以能从猿人进化到智人,再进化到现代的文明人,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讲故事”的能力,人类文明的基础就是我们可以建构出共同的想象。当一个虚构故事被大量的人相信或接受时,它便成了宗教、政治理念与社会习俗。因此,如何讲故事这件事本身就带有了作者的意识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很好地处理了科普著作的科学性与讲故事的价值立场的关系。 在科学性上,作者有着强大的理论企图,在书中,进化心理学超越科学、文化、艺术甚至道德,统一于人性进化中,进化心理学成为理解人性的一种最佳的思维方式,已经完全超越了心理学的视阈, 成为人类的一个革命性的思维方式;同时,在科普性上,书中所采用的“漫威影片”和“科幻著作”等无一不彰显了“自由、民主、平等与博爱”的文化价值观,给读者营造了一种人间的“伊甸园”,一种人类还在进化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从猿性到人性,的确是生命史上最完美的剧本。

6 未完结的结语

在人类进化史中,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人类进化的转型期。“旧神”已死,在上帝与科学的战争中,上帝失败了,旧有的价值标准已然被唾弃,但同时,“新神”也未立,战胜了的科学一直疲于为过去宗教式的人类生活进行祛魅而奔命,解构大于建构。在这个背景中,“进化心理学” 应当是人类理性生存的一种最佳的思维方式。

猜你喜欢

进化论达尔文上帝
生物进化论与文学自然主义
达尔文的新发现
120秒的“上帝”
达尔文不知道的进化论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请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Y1—Y6“爵”式造型进化论
第十一章 奇遇达尔文之船
完美进化论
是谁保护了7岁达尔文异想天开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