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新型网络赌博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2021-11-25吕远辉

法制博览 2021年33期
关键词:校园网中职家长

吕远辉

(韶关学院医学院,广东 韶关 51202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5G时代的到来,与传统赌博方式不同的新型网络赌博正从社会扩展到学校。这种赌博行为更为隐蔽,赌博方式更便捷,赌博内容更丰富,严重影响中职生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一、新型网络赌博的形式及特点

新型网络赌博是以传统赌博利用互联网作为工具,以棋牌类游戏、微信等为载体的方式演变成的一种新型网络赌博。新型网络赌博的特点有参与方式的较为隐蔽,没有实体的赌博场所,只需要下载软件APP;参赌人员年龄无限定,男女老少都能参与,给未成年人带来巨大的便利;参赌时间没限制,随时随地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参与赌博[1];新型网络赌博模式的吸引力强、种类多样,主要有“彩票类赌博”“桥牌类赌博”“网络游戏赌博”“微信抢红包赌博”等。

赌博的交易方式方便快捷,无需提供现金和到达交易地点,通过网络转账等方式即可完成交易;参赌传播的速度快,常出现群体性,往往会建微信交流群等方便参赌人员的加入[2]。

二、中职生参与新型网络赌博的现状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近年来有7.2%中职生不同程度参与过新型网络赌博,其中大部分参与赌博的学生都因此而欠债。有个别学生因欠款太多,天天被催债,为了还债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借遍了同学朋友的钱,于是选择向校园网贷借款还债。

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心理承受着巨大的负担,出现焦虑、烦躁不安,已经是无心向学,生活失去兴趣,对人生也是失去信心的状态。由此可见新型网络赌博已经开始在校园内蔓延,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中职生参与网络赌博的原因分析

(一)学习态度不端正,无心学习。在网络环境下,中职生时刻脱离不了手机的牵制,出现在课堂中无心学习,在课后不是个人就是结伴一起熬夜或通宵玩网游,甚至很多学生就连上厕所都得带着手机的状态;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没有培养好学习习惯和缺乏刻苦勤奋的精神,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已经是处在厌学状态。

而不法分子正是通过网络游戏这种渠道,通过设置游戏虚拟币和游戏道具,诱惑学生充值参与游戏赌博,使学生轻易就掉进网络赌博的陷阱。大多数学生参与网络赌博是为了消磨时间、娱乐放松和寻求刺激,容易陷入其中,受到新型网络赌博的侵蚀。

(二)原生家庭的问题多,导致学生心理有缺陷。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大部分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因为原生家庭出现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家庭重组的学生或是家长不懂管教的方法太过于严厉,还有些是学生在初中三年的青春叛逆期时,家长已经放弃与学生沟通和管教,任其发展。这些学生较多存在爱的缺失,性格比较孤僻、叛逆,心理出现缺陷。

他们心理是矛盾的,既想得到家长的爱又想摆脱家庭的矛盾现状,逃离家长的管教,到社会去闯荡。想法不切实际,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学历低,未成年,又没有一技之长,生活和工作能力都达不到可以养活自己。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在别人的诱惑下想通过参与新型网络赌博方式挣钱或是寻求刺激麻痹自己的心理。

(三)缺乏勤俭节约的思想,虚荣心强。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容易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所以同学之间会出现经济上的攀比现象,有些学生本来家庭经济就不太好,看到其他同学有名牌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于是产生了“暴富”的思想,想通过参与赌博致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四)法律意识淡薄,赌博犯罪界限不清。中职生对新型网络赌博犯罪的界限不清,没有警惕之心。有部分学生不清楚新型网络赌博是不合法的;甚至有小部分学生认为新型网络赌博是合法的,属于游戏类而已。对于新型网络赌博的态度,尽管大部分学生认为是不合法的,应该严厉打击,但还是存在少部分学生认为可以理解,愿赌服输;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这是生活的一种娱乐方式;更有些学生认为小赌可以怡情,没有什么大惊小怪。可见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新型网络赌博犯罪没有警惕之心。

(五)非法校园网贷的存在,给学生提供赌资的便利。近几年非法校园网贷常出现在学生的视野,甚至未满18周岁的学生凭借别人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就可以借出相应的额度。在新型网络赌博极大的诱惑下,学生从开始的参小赌到越陷越深甚至成瘾。大部分参与赌博的学生每个月生活费根本不够赌,向同学和朋友也不可能随时借到,为了搏回本钱,会想尽一切办法寻找赌资,这时校园网贷便给学生提供了便利和捷径,导致学生欠的债务像滚雪球越滚越大,直到无力偿还。

四、预防中职生参与新型网络赌博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加强学生法律意识。在社会和校园加大力度宣传新型网络赌博犯罪的法律知识,加强中职生法律意识,使学生认清新型网络赌博和校园网贷的危害。事前监管预防措施是预防中职生参与新型网络赌博的关键环节,互联网安全监管部门应采取准确而严厉的对新型网络赌博、校园网贷等违法犯罪网站的打击措施;清除一切新型网络赌博的源头,加强社交平台的监督和管理,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根据时代的发展新型网络赌博在不断变化,应不断完善青少年网络赌博的相关立法[3]。

(二)注重家庭环境的影响,加强家长监管。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参与任何的赌博。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掌握方法,除了关心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可以选择孩子比较信任的一位家长,与孩子绑定微信亲属卡;家长每个月或是每周设一个限额,孩子在生活中直接刷微信就能支付,家长也能通过孩子的支付情况,了解孩子生活费的使用方向,引导和帮助孩子合理规划生活费。

但这种方法必须是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不能消费了什么,就立刻电话责骂或责问。应该到了月底,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和分析本月的开支情况。善于与他们沟通就能细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经济情况及生活费使用情况,善于引导就能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勤俭节约、合理规划、自省自律。

(三)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做好监管工作。强化学校管理制度,严肃校风校纪,杜绝新型网络赌博和不良作风在校园蔓延。加大对中职生在校园的网络行为限制和监管。班主任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时刻掌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动向,注重班干、宿管阿姨或同学之间信息的反馈,细心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教育和引导,注重学生参与新型网络赌博的监督和防范[4]。

(四)实行家校联合,共同监管。家长应与学校联合起来,共同监管孩子,而不能因为孩子住宿,把孩子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对学生的安全、学习、教育等方面都需要家庭和学校建立统一教育战线,共同配合,针对学生参与新型网络赌博行为的防治做到及时性、教育性、主体性、系统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注重教育引导和监督防范,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学生必须坚定意志,理性面对诱惑。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学会克制自己的行为,坚定意志,理性面对诱惑[5]。结交益友,正确使用互联网,减少网络游戏时间,把重心都放在学习、运动和有益的校园生活中。拒绝参与新型网络赌博等一切违法犯罪的行为。

关注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多方共同教育引导和监督防范,形成系统性和主体性的教育路线,防止中职生因新型网络赌博成瘾走向犯罪道路,有效遏制新型网络赌博问题在校园蔓延,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各类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校园网中职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家长请吃药Ⅱ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