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访红色遗迹,重温英雄故事(散文)

2021-11-24赵春燕

当代小说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平阴平阴县重温

赵春燕

艳阳高照,玫瑰飘香。我们一行十余人走进济南市平阴县,寻访红色遗迹,重温英雄事迹。

我们首先来到了孔村镇的胡坡村,瞻仰了平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熊善隆的故居。

熊善隆是平阴县李沟乡胡家坡人。“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努力寻求革命真理。济南失陷后,熊善隆回到家乡,投入抗日斗争。1938年秋,熊善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深入到黄河北毕庄一带活动,发展党的组织。1939年2月1日,根据泰西特委决定,建立平阴县委,熊善隆任书记。同年春,成立平阴县抗日动员委员会,熊善隆兼任主任。同年9月,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熊善隆被选为县长。

平阴山区抗日根据地是山东日伪“清剿”的重点地区之一。为粉碎敌人的“围剿”,平阴县委建立联络站,开展对敌斗争。10月7日,熊善隆和一区区长朱大全带领5名同志,渡过黄河,将罪大恶极的伪镇长卢绪汉处决。当夜,他们住宿钱官庄村。由于坏人告密,同志们被敌人包围,激战两个多小时,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熊善隆与朱大全等人一起壮烈殉国。

熊善隆生于平阴,长于平阴,工作于平阴,也献身于平阴。故乡的沃土滋养了他,他用自己的热血回报了故土。

站在烈士故居前,看着村庄里房屋排列整齐,道路干净笔直,村民满脸笑意,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正是有了熊善隆烈士这样的勇于牺牲,才有了现在村民生活的安逸闲适。

在崇敬与激动的心境中,我们离开熊善隆烈士故居,前往秦培伦烈士故居进行瞻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为我们讲述了秦培伦的故事。

秦培伦乳名秦三,平陰县人,是抗日小英雄。幼年时受其父(名为村公所炊事员,实际上是中共地下交通员)的影响和指点,经常给地下党组织送信。区领导认为他机智勇敢,又不易引起敌人的注意,就正式让他担任平阿山区的地下通讯员。他在六七年的时间内,传递了许多重要信件和情报。1947年8月,在一次送情报的途中,秦培伦不幸被逮捕。凶残的敌人割掉了他的双耳和鼻子,将他残忍地杀害。

秦培伦年龄小,但是贡献大。参加革命时他也就九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还是懵懂孩童,他已是一名革命战士了。他担任送信员,送出去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牺牲时,他也才只有十五岁,尚未成年,已成英雄。在敌人眼皮底下送信,既需要智慧,又需要胆量。秦培伦胆子大,心思细,比如,他把信藏在粪筐里,藏到镰刀的刀裤里,藏到耳朵眼与鼻孔里。凡是能藏情报的地方,他都尝试过。另外,秦培伦还很孝顺,很懂事。临牺牲前,他还买包子给生病的母亲吃。作为刘胡兰式的少年,秦培伦同样可以说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人世间,他只经历了十五年的春秋,但他用自己的行动增加了生命的广度与厚度。小英雄的事迹,永存我们心间。

短短两日,我们一行人瞻仰了十几个烈士的故居,寻访了他们的红色遗迹,重温了他们的英雄故事。在讲解员的讲解中,我们一次次受到感动,一次次流下热泪,也一次次深受鼓舞。这次采风,是红色之行、教育之行,也是涤心之行、提升之行。

采风结束,返程途中艳阳高照,花香四溢,玫瑰镇的玫瑰花,开得红艳艳的。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句歌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想,那都是英雄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牺牲换来的,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让我们闻到了花的香,看见了花的美。

猜你喜欢

平阴平阴县重温
读迷作品
读迷作品
重温经典
重温誓词
又见平阴玫瑰红
走过千山万水,重温来时的路
花开泉涌“玫”好平阴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
“一带一路”视野下平阴玫瑰产业发展思考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