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2021-11-24夏志红

经营者 2021年15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部门管理工作

夏志红

(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江西 鹰潭 335200)

一、新常态背景下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强化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国家预算政策要求强化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现阶段,政府为了使公共财政收入支出制度体系更加公开透明,颁布了一系列和预算管理相关的政策规定。不仅仅对政府的采购管理提出了更为详细全面的要求,同时还配套设置了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以及采购信息系统。事业单位一定要在国家有关制度政策的规定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写制定以及应用,确保财政资金能够得到有效使用。其二是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助力事业单位运转目标的达成。首先,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把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当作核心内容来统筹规划管理事业单位的年度工作,使得事业单位的实际经营发展和最初预想的目标实现一致。其次,全面预算管理是可以对内部的各种项目、业务内容进行预算编写制定的,经过应用、分析以及考评多个流程之后,把事业单位三年财政规划的制定上报工作和日常的业务内容相结合,使预算管理对业务工作的管理控制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最后,预算管理从初期的编写制定到细化财务指标,对考核的作用进行了强化,不断推动预算管理渗入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的流程环节中,完成全面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二、新常态背景下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预算的编写制定工作内容方面

有一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写制定工作和单位的发展战略制定规划之间的关联是不够紧密的,在日常普通的资金支出方面进行的预算编写制定存在内容不够准确具体、数据不真实详细等问题。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写制定工作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交给财务部门进行的,只不过财务部门负责的主要内容是单位内部的财务数据核对以及工资的下发等,所以在单位内部,在其他部门参与度不够高的情况下,很难确保预算编写制定的准确度、全面性。而且,因为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编写周期较长,不能够确保预算编制和实际应用状况完全一致,而且应用的预算编写制定所采用的方法也导致预算编制缺少预见性,会影响到预算后期的应用和落实。

(二)预算应用方面

事实上,有非常多的事业单位都存在注重编写制定而忽视预算的应用这一情况。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执行的控制是比较宽松的,因为单位内部的业务开展,以及工作人员的调动和工资发放,这些内容的变动,不可避免地会对预算执行以及编写制定内容二者的一致性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的一些部门会为了达到自身的考核标准,对资金支出内容数据进行随意更改,这种现象比较常见,这就使得财务部门在预算的监督管理环节更加注重对预算的申请以及审核批准,忽略了对其他部门的预算资金的实际开支情况的关注,导致财政资金利用率普遍较低。

(三)监督考核方面

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为监督管理机制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障,只不过如今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监督管理制度尚未落实,预算执行部门还担任了预算监督管理的工作,其自身不够独立,不能够保障审计的公平公正。除此以外,事业单位进行的年度预算考核缺少量化指标,考核评价机制存在不科学合理的不足之处,不仅不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会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最终执行效果。

三、新常态背景下就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不足的整改建议

(一)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对于全额拨款型的事业单位来说,其自身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更合理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些资金应用到基础设置的建设以及社会服务工作中,因此,对财政资金管理工作进行强化是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内容能够更好进行并实现的前提。事业单位内的管理工作者必须注重预算管理的效用,使预算管理从财务管理部门中脱离出来并独立存在,要成立一个有效全面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使得事业单位内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成为这个机构最主要的部门,除此以外的部门当作辅助部门。在这一过程中,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不仅要包含单位内部的管理者,还要包括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以财务部门为牵头部门,同时其他部门要配合完成预算的编写制定等工作。在整合过程中,预算管理不只要满足相关政策的规定和要求,还要遵守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要求,努力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性。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事业单位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只是要与新政府会计制度结合,同时还应该符合单位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例如,事业单位可以依照会计准则对预算报表的编写制定进行约束和规范,规定单位内的财务报表要将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率以及单位的财政支出状况等内容全面反映出来。除此以外,事业单位想要对财政资金进行更为有效强化的管控,还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以预算目标为核心内容开展各种项目,将预算任务进行细化,健全合理有效的财政资金审核批准制度,特别是要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支出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对于申请追加预算的情况谨慎对待,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三)将预算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写制定

预算编写制定、应用以及考核评价等多个环节的落实同业务部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故在确保单位内部全体员工都能够参与进来的大前提下,事业单位应当遵循“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写制定流程,对预算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写制定。在编写制定预算的时候可以借鉴上一年度的预算开支状况,侧重于与社会效益相关的内容,把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以及规划管理当作核心内容开展预算编写制定工作。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当严格应用专款专用这项制度内容,尤其是要严格管控“三公经费”,制定一个合理公正的支出额度限制标准,适用于公用支出以及资产置办配置,报销也只认发票凭证,避免出现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的情况。最后,事业单位还要以预算编写制定之前的调查研究和预算绩效的评估结果为资金配置的基础,对预算资金超额支出或是预算应用没有达到标准的部门实行一定的惩罚,从根源上控制资金开支。

(四)严格预算执行过程

为了使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在事业单位内部得到尽快落实,事业单位作出了一系列决定,决定把预算目标细化分为多项指标内容,将其具体分配到单位内的每一个部门以及每一个岗位上,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有效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度,每一位员工都要严格依照预算目标以及有关内容进行业务活动,避免超额支出的情况出现。另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使得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更为快速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避免数据出现误差。

(五)充分发挥预算监督考核的作用

事业单位不能只是借助信息系统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监督,还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交给独立的审计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还要对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充分借助预算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内容。同时,事业单位还要建立健全一个合理公正的奖惩机制,细化考核评价的各项指标,保证单位内部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得到最公平公正合理的对待,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贡献自己的价值。除此以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利用信息披露制度将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状况公开透明化,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足够廉洁高效。

四、结语

在如今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仅是响应国家政府政策规定内容的号召,而且也是事业单位在未来阶段能够得以更好经营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事业单位应当不断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以及有关的制度体系,同事业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相结合编写制定出预算内容,而且还要不定时地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检查,推动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改善其社会服务职能。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部门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内部控制在基层财政资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关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探讨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