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CEP协定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2021-11-24陈小玲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

陈小玲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广东 清远 511500)

1 RCEP协定及其背景

RCEP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简称,它由东盟发起,并邀请了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五个非东盟成员国加入。东盟有十个成员国,分别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这样,RCEP协定就是由上述十五个国家签署的区域经贸协定。这些国家的总人口达到36亿,占全球人口的一半,经济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3,同时贸易额也占到1/3以上。众所周知,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来自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股势力的角逐,它给全球经济乃至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带来了冲击和多变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世贸组织对世界各国的贸易约束力也受到了冲击,贸易保护主义已在欧、美一些国家重新抬头,中、美贸易战就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挑起的双边贸易矛盾,它使得中、美之间,甚至中国和亚洲许多国家的产业结构都受到了冲击。为了适应世界两大经济体的产业结构转型,亚洲诸国早已开始寻求建立一种新的贸易秩序以保护本国与本地区的经济,RCEP协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签署的,虽然这个协定已酝酿了很多年,但无疑近年来的中、美贸易战成为促使协定尽快签署的推动力。

RCEP协定是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它的目的是促使协定签署国之间打破贸易壁垒,降低关税,从而加强产业协作,构建优势互补、协调高效的区域产业供应链,以形成一个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事实上,这个协定已酝酿了十年之久,在这十年中,东盟国家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快速向前发展,之所以这个协定最终被15国签署是因为各国都意识到,越是积极发展,越需要各国间更紧密的合作,产业供应链方面则需要更严格的产业分工协作,也就是要积极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数据显示,2019 年,在我国 4.6万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中,与 RCEP 其他 14 个成员国的总贸易额达 1.3万亿美元,占了将近1/3。从投资看,2019 年我国对这 14 个国家的投资额达160亿美元,同时吸引区域内外资达140亿美元[1]。如果把东盟看作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它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与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的贸易量也相当可观,他们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此看来,RCEP的签署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当然,自由贸易关系下,我们的产品更容易出去,而别人的产业也应该更容易进来,因此,对于产业经济而言,这既是机会,同时也是挑战。换言之,可能对某些产业而言是机会大于挑战,而对另外一些产业可能更多的是冲击,对我国体育产业来说,必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2 RCEP协定环境下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危机中可见的机遇

虽然RCEP已经签署,但它对签署国之间的贸易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还需时日,具体细则还需要各国之间的单边或多边的谈判。但总的趋势已初见端倪,那就是亚太地区这15个国家之间将形成相对的自由贸易区,贸易往来会大大增强,同时,区域内的某些产业链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重建和重组,形成优势互补、协调稳定的国际产业供应链。对于我国来说,某些产业链重组过程中可能会失去暂时的利益,甚至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但总体而言会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贸易关系结构重组产生积极影响。有学者指出,RCEP 的签订整体上将有利于推进中国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但是,RCEP 不仅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出口贸易规模,也将提高中国对 RCEP 成员国的进口需求,使中国在提高国内消费者福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中国对该区域贸易逆差扩大的可能[2]。也就是说,RCEP协定对我国产业经济而言是把双刃剑,既有收益的部分,也有受到冲击的行业板块。对于体育产业尤其如此,因为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不断提高,许多世界著名体育服装、鞋帽厂商在我国的加工工厂已迁到东南亚国家,如: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一方面,我国体育服装加工世界工厂的地位已不再,并且造成了大量的这类工厂生存艰难和部分工人失业,同时,东南亚国家的体育服装产品可能会重返中国市场,对国内体育服装行业造成冲击,因为东南亚国家的人力和土地成本更低,因此产品价格加之国际大品牌的影响力,其产品竞争力和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力不可小视。当前我们可以以关税的限制来保护我国本土品牌的体育服装、用品,但RCEP协定很可能会促使关税降低,从而使我国本土品牌的产品失去关税保护,面临强有力的竞争。但反过来,中国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服装、鞋帽、运动器材等产品也更容易进入东南亚市场,甚至进入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成熟的市场,因为中国纺织品产业、钢铁及相关产业(包括健身器材)过去在这些国家是受到进口配额限制的,RCEP很可能会削弱这种限制,从而使中国产品由于价格优势而占据这些国家的市场。总体而言,RCEP协定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制造业产业门类齐全,与RCEP各签署国之间已经建立了相当程度的贸易互补、依存关系。同时,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关系,我国体育产业产能出现了过剩,过去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体育服装、用品的加工基地,专门生产阿迪达斯产品的工厂就有349个,阿迪达斯全球销售的鞋类产品35%来自中国,服装则是64%来自中国[3]。其他耐克、安德玛、锐步等等知名品牌都具有同样的状况。中、美贸易战,加之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这些品牌的加工工厂逐渐迁移到了亚洲其他国家,造成中国体育服装、用品生产产能严重过剩,RCEP的签订为这部分产能的消化、转移提供了机遇。其实,在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中,一个产业的产能过剩影响的是整体工业体系的运转,问题很严重,比如,体育服装加工业不景气,它将直接影响到服装面料、缝纫机械、服装加工耗材等产业,间接地还会影响到体育服装销售、运输、广告业等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RCEP下一步运作顺利的话,我国这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就有可能加入到由15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其影响力和生产潜力将会得到充分释放,这无疑是该组织中的一个最大经济体应当有的状态。我国体育产业在这样一个完整工业体系中无疑具有强大的产业链优势,15国自由贸易区的市场为我国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完整工业体系的支撑使得我国体育产业能够根据RCEP成员国市场条件对产品和生产能力做出灵活、有效的调整,这方面应该说我们的优势强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更不用说其他发展中国家。

最后,中国体育产业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后持续增长,消费市场及生产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就为体育企业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国内庞大的市场使得体育企业有条件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国内生产、销售、管理等一系列的产业发展经验可以很容易地移植到国外,RCEP为这种移植提供了非常及时的外部条件。据易思普大数据中心的分析报告,我国体育产业2020年总产值已超过3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体育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0%,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4]。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也相对发达,2010年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5%。而世界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美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已经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从以上数据比较中可以发现,我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今天我们将体育产业向RCEP国家扩展有点像当年美国体育产业向中国发展一样,在资金、设备、技术、销售及商业运作经验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条件上都具有优势。

2.2 RCEP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的挑战

尽管我国体育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且具有一定实力,但其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在很多方面,RCEP使得这些问题暴露的更加明显而迫切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首先,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特别是中、美贸易战让许多国外运动品牌在中国的加工基地逐渐撤离,导致我国许多运动品牌服装和体育用品加工企业蒙受损失甚至倒闭。RCEP签约国中大部分是东盟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劳动力资源充沛,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体育产业相关的资本和技术有向东盟国家转移的趋势,也就是RCEP使我国部分体育用品加工企业面临更严重的订单短缺问题,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其次,RCEP签约国中,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是体育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RCEP意味着我们将在这个15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内直接与这三个国家展开竞争,很显然我们的国产体育用品品牌、大型体育企业的竞争力都相对薄弱些。日本毫无疑问是世界上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曾二次举办奥运会,今年由于疫情耽误的奥运会也必将在明年举办,2002年与韩国联合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日本职业体育非常发达,国内的棒球、足球、田径、柔道、相扑等深受大众喜爱,成为职业竞技体育的发展的领头羊。美津浓、爱斯克斯、YY等运动品牌更是世界知名,直接挑战耐克、阿迪达斯的市场地位。日本的体育传媒业也相当发达,据统计,日本的年轻人每月观看体育类节目的平均时间为21h[6],这是反映日本体育传媒市场规模的数值,从一个方面体现了体育传媒乃至整个体育产业市场的状况,总之,日本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是亚洲唯一一个能与欧、美体育产业相提并论的国家。澳大利亚是RCEP签约国中又一个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毫无疑问,它与欧美国家处于同一水平。据统计,2013年度体育产业收入达到1亿3千万美元[7]。澳大利亚健身人群中,25~35年龄段的人有49.1%的人经常去健身房,35~50年龄段的人有48%的人经常去健身房,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35.5%的人经常去健身房。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了,而澳大利亚体育产业中最聚人气的是户外运动,这方面的具体数据我们没有找到,但健身房数据已经反映出澳大利亚体育产业的红火场面。我国加入RCEP以后,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韩国都是我们向东盟国家输出体育产业的竞争对手,这是我们的挑战。总而言之,加入RCEP之后,我国体育产业面临发达国家产品和产业输出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吸收、迁移两方面的挑战。

3 我国体育产业积极利用RCEP的发展途径

3.1 积极构建与东盟国家的体育产业供应链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角力中,国际产业链重组是顺应这种角力而不得不做的事,也是许多国家的无奈之举,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受到国内发展模式变迁和国际产业链重组的双重影响,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RCEP的签署可以帮助我们在某些产业链重组过程中把目光放到更大视野中,积极利用RCEP成员国的特点和现有条件,发挥各自优势,构建精致、高效、协调的国际产业供应链。体育产业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综合产业,在RCEP协定签署的条件下,我国许多产业的产能过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体育产业转移,比如钢铁产业,许多体育运动器材制造必须用到钢铁原材料,东盟国家的钢铁产业显然并不发达,把我国体育运动器材生产企业向东盟国家输出不仅仅是体育产业的输出,也是以体育器材生产企业为纽带输出钢铁产业的途径。这方面的国际范例有很多,比如加拿大奥尔伯塔省盛产石油油砂,但提炼油砂对环境影响较大,所以他们把炼油厂建在墨西哥,其实都是墨西哥人开办炼油厂,而炼油设备还是从加拿大进口,也就是加拿大在石油产业输出的同时也输出了机械制造业。如此看来,研究东盟国家产业经济特征及供应链现状对于我们构建RCEP内国际产业供应链非常重要,体育产业的输出可以带动钢铁、服装面料、缝纫设备、橡胶等多个产业产品的输出。依托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RCEP协定的贸易条件,建立一个合理、互惠的国际体育产业供应链是我国体育产业乃至更多产业扩大发展空间的绝佳机遇。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增幅主要出现在体育服务业的增长,这不仅反映了人们体育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同时反映了我国体育产业逐渐走向成熟的趋势。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要靠市场的成熟和稳定,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把体育运动当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把参与体育运动变成一种消费行为,这是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东盟国家,我们同样具备体育服务业输出的优势,从体育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来看,我国无疑是RCEP成员国中最有实力的国家,体育服务业的输出实际上就是人才的输出,或者说是“人才+资本”的输出。目前,在国外最常见的中国特色的体育服务业就是功夫学校、武术俱乐部之类的形式,一项对澳大利亚青年人的调查显示,人们最喜欢从事的体育运动中,前5位分别是足球、游泳、自行车、武术、徒步。其实,我国乒乓球、排球、沙滩排球、体操很多运动项目都具有对外输出的实力,而这些服务业的输出将带动相关项目产品的输出。

3.2 以RCEP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市场为导向促进出口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指向东南亚、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我们的生产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出口目的地的市场水准也不高,也就是他们的消费水平不高,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我们出口产品的质量比起发达国家的出口产业只能是低端产品,甚至还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产品,虽然一部分商家由此取得了第一桶金,完成了他们的原始积累,但这些做法严重毁坏了“中国制造”的声誉,使得“中国制造”成了低端伪劣的代名词,几十年都难以翻身。此次面向RCEP的出口策略必须规避过去的做法,要以高端市场为导向设计和生产我们的产品,用高质量的产品引导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也就是要积极引导市场,而不是一味的去适应低端市场。RCEP成员国中,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是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相对超前,因此,我国体育产业对外发展应当以这些国家为依据,积极研究RCEP区域市场特征和产业特征,为这个特殊经济贸易区域打造量身定做的体育产品。

4 总结

RCEP协定的签署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是积极的,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条件下,这个协定的签署不仅为我国的出口找到了新的方向,而且它具有反击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意义。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个协定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诸多的挑战。体育产业要想积极利用RCEP带来的机遇而同时又有效地应对挑战,就必须认真研究RCEP区域经济、产业特征,积极适应、引导该区域的体育产业供应链和市场。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体育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冬奥会背景下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机制与实现路径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年最佳体育照片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