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诵读的“致用”“致美”“致在”三重境界

2021-11-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6期
关键词:和氏璧廉颇蔺相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 薛 民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阅读教学中基本的教学目标之一。而有感情的朗读自然少不了诵读。诵读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汲安庆教授提出,教育的真谛在于致用、致美、致在这三者要相互统一,致用是教育的表,致美是教育的内容,致在是教育的思想观点。这是汲教授从宏观方面对教育的精辟论述。从微观方面——小学语文诵读来看,我以为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致用、致美与致在的三重境界。

一、致用

小学语文诵读的首重境界是它的致用——通过诵读者的诵读,听众捕捉到文本的内容信息,感受到文本的思维层次和情感层次。好的致用能做到清楚地表达,表意清晰。如何达到好的致用标准呢?

1.字音准确

例如,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篇幅较长,生字较多,有“强”“划”“削”“冠”四个多音字,渑池的“渑”和苍蝇的“蝇”读音极易混淆。学生在预习环节通过反复朗读,可以逐步将文本读到正确流利。

2.节奏恰当

诵读节奏是否恰当关乎诵读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在《将相和》的《完璧归赵》中,介绍和氏璧的来历和秦王要拿十五座城池换赵国和氏璧的段落及蔺相如向秦王说出他准备如何做的段落(课文第1~6 自然段)时,应该用平缓的节奏来读。在读到蔺相如要与和氏璧共存亡时,要加快节奏,读出紧张的气氛。在“渑池会面”中,也有类似的节奏。只有把握好节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3.读出感情

在《将相和》中,做到读音准确、节奏恰当之后,还要读出感情。如何做到读出感情呢?《将相和》中的对话部分是以蔺相如和廉颇的口吻来叙述的,在读时要反复研读两人在不同场合说话的语气和语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诵读者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听众。

二、致美

诵读的第二重境界就是读出情境之美、意境之美和个性之美,使诵读者和听众受到文本应有的德育和美育的熏陶,从而正心修身。诵读如何达到致美呢?

1.情境美

朗诵中的情境来源于对作品的分析与理解。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是在某个时代背景下发挥的,根据当时的生活把自身的情感、幻想、对未来的期望都融入作品中。因此,朗读者首先要了解写作的大背景,把自己代入其中,理解作家的思想,分析作品本身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再加以艺术化,从而表现出情境美。

对于《将相和》这篇文章,编者的意图是要赞扬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如何达到编者心中的情境美呢?在诵读时要联想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抓住能体现人物品质的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句子,细心揣摩,淋漓尽致地再现当时的情境。“完璧归赵”中有这样几句充分展现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诵读者在诵读时要充分展现这些画龙点睛的句子,读出情境之美。

2.意境美

意境之美在于身临其境,在于感同身受。作品中特定的艺术形象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诵读者只有充分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才能让作品中的人物更加饱满,才能将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在朗读“渑池之会”中秦王和蔺相如的对话时,秦王仗着国力强而不可一世。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尊严准备以死相拼。诵读者在读到这些句子时,头脑中要浮现出当时的意境才能再现意境,打动听众。

3.个性美

在叙事和写人的文章中,人物形象往往比较鲜明。诵读者要充分表现出人物的个性之美。例如,对于《将相和》这一课,诵读者要读出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形象,廉颇勇于改过的形象以及秦王的阴险狡诈、不可一世的个性。在诵读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突出人物的个性之美。

这样,经过潜移默化浸润,实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三、致在

朗读的三重境界是诵读者在诵读时将自我的体验、思考、批判思想与作者的情感充分融合,实现个性化诵读。

在分析《蔺相如》一课中廉颇的品质时,教师心中想要的答案是《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勇于改过”。而学生则认为廉颇“小肚鸡肠”“嫉贤妒能”。我认为从文本和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在《将相和》中,蔺相如和廉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正是学习“对比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因此学生在思考时从蔺相如品质的相反方面去思考,是情理之中的事,允许学生保留这种观点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护。学生甲在读“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时,读得活灵活现,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当教师问他:“廉颇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甲回答:“在我心中,廉颇就是个小肚鸡肠之人,目光短浅之人。”我对他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反之,如果按照教师用书的标准答案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否定和批评。我想这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便不敢再展现自己,久而久之,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就会熄灭。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诵读是对作品的再创作。个性化诵读是教师的最高期待。如何在朗读训练时训练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呢?

一是要对所读的文本做到正确赏析,对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做到精准把握,避免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现象。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的诵读水平本身有差异,只要在本人诵读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就是突破和提升。三是要掌握诵读技巧。在平时的朗读训练中,要注重停顿、节奏、重音等朗读技巧的训练,不断提升朗读水平。四是要呵护学生的诵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诵读时,只要在感情基调正确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有个性地诵读,对学生要多鼓励,不打击,保护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全身心投入训练中去时,训练效果就会显著提升。

正如汲安庆教授所说,致用、致美、致在对教育来说是统一的。我认为,对小学语文朗读来说,致用、致美、致在的三重境界同样是统一的——致用其表,致美其里,致在其魂。这三重朗读的境界是循序渐进的,这正符合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做到这三重境界的统一,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

猜你喜欢

和氏璧廉颇蔺相如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和氏璧
将相和
负荆请罪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完璧归赵
美玉和氏璧
负荆请罪
真实廉颇:胆小懦弱并非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