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促写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

2021-11-2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6期
关键词:读后感写作能力情感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小学 周 欣

一、在阅读中仿写,积累写作经验

模仿、爱表演是孩子的天性。在阅读中进行模仿是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办法,而且是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典之作,无论是文章结构还是语言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这些文章开展仿写活动,使学生从中积累故事素材,提炼语言表达技巧。以《草原》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播放一段以草原为背景的影视作品片段。通过带领学生由远及近,由上至下地观察草原景色,感受当地风土人情,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然后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从文字的角度出发,体会和感悟草原的人情之美,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为了使学生能在读写中收获更多知识,教师可以采用转化和仿写句型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写作技巧。文中“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一句是该自然段中的点睛之笔。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选用所学过的词语对“洒脱”一词进行替换,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整句进行替换,从而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积累文字表述和写作技巧。

二、在阅读中缩写,提炼语言精度

对高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具备一定的语言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经验,所以在阅读文章时他们能快速感知到文章的中心大意。但仅仅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并不能满足锻炼思维品质的需求。教师需要结合文章内容,渗透人文精神。由于生活、情感阅历不丰富,使得学生很难从写作的角度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不能与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再加上学生语言素养水平低,所以难以写出感人至深的作文。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利用“缩写”的形式,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提炼语言运用的精度、准度。通过与学生一同分析文章的体裁、立意,推敲写作技巧的应用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语言表达方式,提升写作能力。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本文是一篇科普类文章,其内容趣味性足,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的特点,开展相应的缩写活动,锤炼学生分析、概括、总结等能力。文章中从多个层面介绍了地球,并说明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从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了审美、情感、生命等教育,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概括每段中心思想的角度出发,对文章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行缩写,从而挖掘出文章大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一来,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概括能力,还能学习到写作立意的技巧。

三、在阅读中改写,发挥想象力

阅读旨在感悟心灵,写作旨在沉淀思想。二者紧密结合,方能迸发出更多的教育火花。例如,鲁迅的《好的故事》利用情境交融的手法,对故事内容进行了描绘。通过用梦境憧憬美的人和美的事,作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的憧憬。由于理解本文中心大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以此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然后借题发挥和提供想象空间,让学生沿着教师所提供的思路,想象自己希望发生的事。为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应利用形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事,同学们能说出你们的故事吗”等问题,与学生进行多维度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然后引入本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改写文章内容,从而在充实素材内容的同时,锤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在阅读中悟写,抒发个人情感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不只要明确文章的中心大意,还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要有自己的感悟。只有自己感悟出的知识才是最有营养的。为使学生汲取素材,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感悟,教师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开展写读后感的活动,从而让学生抒发情感。采用联想、自省、深悟等方式,教会学生写读后感,促进学生在写作中升华思想,从而得到审美和情感教育。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本文是一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极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本文内容,加强对学生思想素质和个人情感的培养。通过围绕抗日战争时代背景,引入其他历史事件讲述日本敌寇的残暴,结合本文内容讲述五壮士如何痛击敌人,以及最后英勇跳崖的事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壮士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然后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探讨阅读本文后学到了什么,使学生在写读后感时能抒发自身的真情实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开展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从阅读中汲取知识、积累素材、总结经验以及锤炼语言应用能力,从多层面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读后感写作能力情感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重视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