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动商的基本思路及策略

2021-11-23唐晓娥蒋渝庆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运动体育

唐晓娥,朱 艳,蒋渝庆

1 前言

动商一词自2012年提出,一直受到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王宗平教授曾提出“一个健康的个体是智商、情商和动商均衡发展的个体;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50%的情商,30%的智商,还得要有20%的动商。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商业精英都呼吁要加强儿童少年的身体教育;如马云在多次演讲中说到,音体美的学习对于培养未来时代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法国教育家卢梭曾在《爱弥儿》中也谈到:12岁之前是理性的睡眠期,感官和身体的训练才是重点。同时提出身体先于精神而生,我们应当首先培养身体的观点。动商人人都有,只是其先天动商水平高低不同,发展学生动商要以课程为载体;而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也是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唤醒学生动商意识,是学校体育改革不应忽视的课题,动商研究对学校体育工作有着非凡的意义。

2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动商的基本思路

2.1 以解决学校体育突出问题为出发点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句话用来形容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下和高考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中的“非主科”学科再形象不过了,当然体育课主要也被划定在“非主科”队伍中了。近年来,学生在集会、军训、体育活动中出现晕倒的屡见不鲜,甚至猝死;常闻学生因学业压力、生活烦恼等产生抑郁等心理疾病,甚至自杀;学校中“眼镜”、“驼背”、“胖娃”更是比比皆是;这是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亦随加快,而学校体育长期处于教育中的边缘,发展缓慢甚至不前的结果。体育课上,学生怕脏怕累怕风吹日晒,能坐绝不站,能走绝不跑,能慢绝不快;老师怕出事,体育课堂变成“三无七不”温柔体育课,体育课长期缺乏重视,教师教学无成就感,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匮乏,更是学校体育的污点;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开始接触体育,直到大学二年级,十多年的体育课程学习,却有大把的学生不会一项运动技能,或者说掌握了很多单个的运动技能,没有掌握一个运动项目,如篮球的投篮、传球、运球学了很多遍,但没办法参与到篮球活动中去。

上述学校体育存在着的种种突出问题,都需要一一去攻克,是一切体育课程改革、教学创新、学法指导等学校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引入动商概念、培养学生动商的出发点。

2.2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契合体育核心素养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课程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它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等方面都有具体阐述与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学校体育开展的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学校体育开展关于动商培养的一切教学探索与实践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解读课程性质、落实课程基本理念。

新课标反映了时代要求,明确提出着力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为。它不仅仅是高中体育核心素养,更应该是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动商培养要契合体育核心素养,掌握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体育正确的育人观,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

2.3 以动商理念及其内涵为切入点

王宗平教授2012年提出了动商理念,并将动商概念进行界定。狭义动商指个体的运动商数,是克服自身和客观事物进行运动的能力,是人挖掘、发挥运动天赋和潜能的能力,主要包括运动素质、运动心理、身体机能等;广义的动商指一切通过人的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包括生命活动、生产劳动、身体运动的特质和能力。动商与智商、情商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它们由先天遗传、后天环境及学习教育等因素共同决定其商数的高低。人生来由于先天遗传就处于各自不同的动商水平,有的人一出生就具有超高的动商,为成为伟大的运动员奠定了基础,但有的人动商较低,正常生命活动都可能受限;但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学习教育同样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动商水平高低,如每一名残疾运动员,他们可能先天本身无法正常行走,但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动商水平,取得优异的竞技成绩;同样道理,每一名儿童、青少年他们在出生时动商就处于不同的水平,有的人动作缓慢、身体不协调、柔韧差等等,皆可以通过学校体育大幅度的改变其原始的动商水平。

提高动商水平就是要提高个体克服自身和客观事物进行运动的能力,提高个体挖掘、发挥运动天赋和潜能的能力。因此,充分认识动商理论,理解其内涵,以此为切入点,依托学校体育平台,引入动商理念,加强体育文化的熏陶,有效的体育教学,适宜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竞赛、乐于运动锻炼,以此达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同时也符合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体育学科素养的要求。

3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动商的有效策略

学生的后天动商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可能是环境、可能是教育、可能是文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的结果。中国学生更多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学校体育中的教师、课程、活动以及校园体育文化都在无时无刻以不同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学生,那么学校体育对学生动商的培养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1 培养一支高动商体育教师队伍

高水准的体育教师做“四有好老师”是基础,还应做高动商体育教师,要有动商理念在心,并且具备传播动商理念的意识及培养学生动商的觉悟。体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学的设计者,是学生体育发展道路上的指路人,是育人观直接实施者;学生动商在学校逐渐形成过程中直接受教师的动商水平以及培养学生动商的意识影响。

如今体育教师队伍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体育技能不缺,但对动商了解甚少,或者说是缺乏向学生传播动商的意识;因此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还应加强动商意识培养,让每位体育教师懂动商,有高动商,会培养学生动商,做真正的高水准体育教师。

3.2 建设系统的校本体育课程

学生的动商培养主要立足于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因此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动商的基础与关键。体育课程具有语数外等其他学科的属性外,它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受限于场地器材、天气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每个地区、甚至每所学校都有不尽相同现实问题,亟待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解决。从而促使校本体育走进了体育教师的视野,或者说我国中小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基本都属于校本体育。校本体育课程在国内也发展了很多年,但并不是都取得了很好地成效,除了受学校社会风气、升学考试背景等影响外,主要还是校本体育课程的针对性以及系统性不够。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才会去了解、喜欢、学习、享受它,从而才能达到体育的目的。同时体育课程需要系统的学习,要避免全都学也全不会“蜻蜓点水”式的情况,要力求教学内容紧密连接,学习有深度,保证学生学一个会一个。因此体育教学要突破传统思维,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求,建设学生喜爱的、对学生终身体育发展有利的系统校本课程;

3.3 打造特色体育活动、组建传统优势运动队

学校体育活动应具有普及性的特征,要保证在育人的同时要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活动应该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是部分小群体的活动。它可以由各类运动会、课间操、体育社团、体育节、体育讲座等活动组成,每一项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皆是全校体育教师智慧的结晶,是全校学生共同期许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这些活动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反过来也是对学生体育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他们学到的体育知识具有实践运用的价值。

学校体育运动代表队,特别是具有传统优势的运动代表队,它不仅代表学校运动竞技水平的高低,更承载着全校师生共同的期望和精神寄托,比如中国女排精神深深地镌刻在无数中国人心中,排球运动承载大家共同的期许;同样学校传统优势运动队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带动学校师生体育参与热情。因此在培养学生动商也不能忽视学校特色体育活动及传统优势运动队带来的积极作用。

中小学体育活动和运动代表队是学校体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打造特色体育活动、组建传统优势运动队是对培养学生动商的加固。学生不管是以运动员、教练员、啦啦队员等任意角色参与到活动中,本身就是对体育能力的锻炼,也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动商水平的提升。

3.4 营造浓厚校园体育文化

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培养学生动商具有锦上添花之效。校园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校园内体现出的与体育相关的文化氛围,是学校长期在教学改革、管理实践过程中一步一步凝结而成的,学生沉浸在这种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中,潜移默化中便加强了学生对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校园体育文化包括了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活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通过电子媒体宣传、组织各类体育活动以及课堂教学渗透动商理念。如媒体宣传可以通过张贴体育海报大力宣传学校即将组织的体育活动,利用电视媒体或者展板展示国内外近期重大体育赛事新闻,宣传学生身边的体育故事与人物,悬挂贴切学生心理认知的宣传标语,并定期更新;体育教师要结合运动项目的历史、规则、人物等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体育文化课堂教学。学校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播动商理念,长此以往,学生遨游在随处可触的校园体育文化文中,对培养学生动商定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4 结语

动商作为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支脚,针对学校体育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体育引入动商理念对唤醒学生动商意识,遏制青少年体质健康多年来持续下降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学校体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将随之得到有力改善。同时理清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动商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动商的策略,是促使提高学生动商的有力保障。学校体育研究和践行动商理念,遵循其客观规律,培养出高动商教师队伍,优化学校体育课程和活动等,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运动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