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阳市群众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2021-11-23周雨龙

运动精品 2021年9期
关键词:咸阳市体育设施体育场馆

张 琳 周雨龙 霍 洵

咸阳市群众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张 琳 周雨龙 霍 洵

(咸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文章对咸阳市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包括参与体育运动的居民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项目和场地的选择、运动强度和频率等,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咸阳市;群众体育;现状;发展对策

体育可以展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改善社会的凝聚力,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改善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往来。我国非常重视体育的发展,强化体育的投入程度,在职业化、商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改善的今天,群众体育实现了较好的发展。就目前群众体育发展的情况,要不断的提升竞争力。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在增大,体育资源有限,影响群众体育进一步发展。咸阳市应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的有限资源,提升体育场馆的应用效率,发挥体育设施的节能,满足人们体育锻炼的需求。

1 群众体育

1.1 群众体育的性质

群众体育的性质具有多方面的特征,群众体育的内涵以及我国对群众体育法律相关规定和当前发展状况等因素都决定了群众体育的性质。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互相联系和作用,借鉴公益性产品,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场地设施。

1.2 群众体育人才研究

体育优秀人才,为国家体育事业做出贡献。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动态性特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在体育人才的分类方面,国内形成了很多种分类方法,但是其所包含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国家体委将体育人才分为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等,但是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数量不足。在部分竞技体育项目环节,咸阳市拥有大量的运动员,形成了竞技体育的优势与效果,具有大规模的裁判队伍,包含大量的高级裁判员,但是核心的复合人才不足。为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训与考核,对其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咸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量充足,但是其等级分布呈现出金字塔状,高学历人群比例比较高,男性比例非常大。

2 咸阳市群众体育现状分析

2.1 咸阳市群众体育资源现状

2.1.1群众体育场馆设施现状

群众体育是体育的构成要素,可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改善人民群众的身体技能水平,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咸阳市的体育场馆多达4000多座,其中,被占用的体育场馆仅有五座,咸阳市拥有大量的体育场馆,在全省居于中上水平,其中有2500座标准式的体育场馆,占全市体育场馆总数的60%之多,非标准体育场馆有1500多座,占人事局场馆总数的37%。标准化的体育场馆可以满足各类比赛的需求和运动会的开展,但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锻炼的场馆比较紧张。在体育场馆的分布中可以看出,咸阳市的体育场馆分布存在不均匀的特征,拥有体育场馆最多的地区在中部地区。

2.1.2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

体育领域实现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的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训练,为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效果。咸阳市登记在案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5万名,超过了创建文明城市中每千人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其文化程度比较高,也建立了长效的服务机制。咸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所有比例的20%之多。咸阳地区的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般集中在田径,太极拳。篮球,健美操,乒乓球,网球和羽毛球等项目上,在交谊舞、健身操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比较少,因此,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基础上,应对相关项目进行宣传和培训,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确保指导员在开展各类项目,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需求,提供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

2.1.3咸阳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的现状

早在2001年起,咸阳市本着“人人热爱体育,形成了上下联动和覆盖全市的健身模式,为群众体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全民健身体育运动落实国务院的全民健身条例,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身心素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生活,确保体育活动广泛的开展,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当地也制定了各类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群众体育的开展指明了科学的方向,全民健身的管理和服务组织需要进一步更新完善全民健身的监测活动,努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体系,合理化的布局为群众体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公民提供科学有效的健身方法与指导。在具体的实施中,先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活动更加细节化,群众体育科学健身的方法更加科学。通过各类体育项目的普及,不断为咸阳市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各项综合性的体育项目和单项体育项目,拓宽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渠道。

2.2 咸阳市群众体育现状研究

2.2.1参与体育运动居民的性别和年龄调查

在参加群众体育运动的咸阳市民中,大部分照看孩子的时间也能进行各类体育运动,因此有非常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以运动量低的体育运动为主。咸阳市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员中,60岁以上的老人比较多,占所有统计人数的1/3。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咸阳市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中,50岁以上的人群占据59%,说明咸阳市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员以中老年人为主,这与我国当前处于老龄化社会息息相关,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在逐步增加。相关的调查还发现21岁以下的青少年学业非常忙碌,其体育运动一般集中在体育课程上,以学校体育为主。21岁到40岁的中年人,主要忙于工作和家庭事务,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很少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2.2.2咸阳市参与群众体育的居民学历及职业现状

随着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改善,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居民文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参与到群众体育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在对咸阳市各个地区的离退休人员调查中,发现其参与的群众体育的比例最高在农村,居民参与到群众体育的调查中,发现其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体育健身理念、社会舆论和自身需求等。

2.2.3咸阳市参与群众体育的居民锻炼场地选择现状

场地设施是开展群众体育的重要基础,咸阳市城市社区内部都配置了群众体育的健身场所和体育广场等,这给群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16.9的人选择在马路边进行群众体育活动,有12.7%的人选择在附近的学校进行群众体育活动,5.4%的人一般在健身俱乐部完成体育运动项目,追求体育休闲品位,3.9%的人群选择在家里进行体育运动,在周末闲暇时间会投入到一种体育运动中亲近自然。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体育市场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基本上,群众体育需要经济增长来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和体育市场的繁荣,离不开GDP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两者相互促进,前者是基础和前提。2000年,咸阳市总人口达到706.65万人,2007年达到838.67万人,比2005年增长2.33%,年均增长1.2%。每年有18.8万人被列入名单。预计到2010年底,咸阳将有890万人口。随着人口和家庭的增加,对体育消费的需求将更大。按人均每年体育消费2000元计算,咸阳市体育消费将达到17.8亿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是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先进文明的重要标志。根据经济学对小康社会的定义,小康社会的城市化率应在40%以上。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采取降低城市人口标准,建立卫星城市,增加城市数量,促进城市多样化,重视生活型城市,特别是旅游、商务、交通等新兴城市。

2.2.4咸阳市居民群众体育锻炼频度和强度现状

咸阳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内的,占据19%,居民不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仅为2.8%。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为10.4%,体育锻炼强度比较大。体育人口经常从事体育比赛、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等。

2.2.5群众体育意识淡薄,政策措施不力

虽然咸阳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发展国民素质的需求成为体育消费的强劲动力,但人们对群众体育和体育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群众体育认识不足,忽视体育消费的目的和意义,没有统筹规划和引导,政策、措施、方法单一,缺乏普遍性思想和适当的方法。

2.2.6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

目前咸阳市群众体育发展存在不平衡。首先,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人口、资源、自然环境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制约,各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第二,群众体育所有制失衡。调查显示,大部分体育场馆是国有的。第三,不同体育项目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不同的体育项目由于其受欢迎程度、竞争力以及广告价值的不同,其产业发展所获得的市场化程度或利润也不同。

2.2.7计划不周的体育发展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人们对健身、娱乐、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体育项目如高尔夫、保龄球、台球、钓鱼等在投资引进过程中显得不完善,导致恶性竞争,严重浪费人力资源,品种、质量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的价格和销售。

2.2.8体育结构不完整

群众体育由主体产业、相关产业和其他产业构成。由于主要产业受政府控制,单一程度高,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应该发展相关产业和其他产业,在初期积累资本。

2.2.9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群众体育的发展需要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的人才。但是,咸阳市体育经济专业只有体育经济学专业,没有形成体育经济专业的院校,没有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接班人。在现有的管理人员中补充或补充现有的知识。目前,管理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咸阳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2.2.10体育资源利用不足

咸阳市体育资本占有率较高,但也有一部分资金被闲置或使用效率低下,尤其那些因停业而使用率较低的国有体育场馆。

2010~2015年,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量呈现上升趋势,增长0.3人次,其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分别增长0.39人次、3.53人次和0.92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每日担负入院量在2010~2012年呈现上升趋势,2012~2015年保持稳定,截止2015年底,相比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人均担负入院量减少0.05人次,其中,乡镇卫生院增长0.15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长0.16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减少0.16人次。(见图1-2)

3 咸阳市群众体育发展对策探究

3.1 强化体育场馆建设力度,提升现有设施利用率

咸阳市应强化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完善体育设施的管理,制定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科学规划,促进建设,以县区为基础,街道、乡镇为核心,方便居民进行群众体育锻炼,形成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科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落实政府对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的有关规定,确保设施建设经费充足,强化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体育设施的建设中。制定规范与标准强化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监督与指导,使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质量不断得到完善。咸阳市市民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继续采用体育工程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的功能,向公众开放在一定时间内,对学生、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优惠政策。

3.2 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改进培训管理工作

经常性地开展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建立科学的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度,制定完善的考核方案,强化队伍建设,还应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体育中的指导作用,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体育中的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强化技术等级制度和登记注册制度,进行严格的等级管理,保障指导员的队伍得到优化。

3.3 强化政府职能,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咸阳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体责任制度,发挥全民健身事业的效果,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提升群众体育的认识,履行各项职责,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协调相关部门将各类政策保障落实下来。投入充足的资金,采用监督和奖励等措施,树立全局观念,确保各项政策顺利的实施。咸阳市政务服务和体育局应推动咸阳市群众体育制度,完善资金的扶持,将群众体育作为重要的工作来实施,充分发挥政府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服务效果,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各项服务和指导。强化宣传工作,充分采用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媒体,强化当地居民的健康意识。

3.4 强化基层群众体育的组织建设

鼓励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更好的发展。强化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站点的建设,在政策、税收和建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为群众体育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条件。依托咸阳市市区和乡镇体育健身站点,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作用作为基础,从而带动群众体育的开展。

3.5 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与竞赛

组办学校职工、妇女、残疾人等运动会的单项比赛,支持群众经常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丰富群众体育的形式和内容,开展不同层次的全民健身竞赛活动,开展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与活动,让群众参与到群众体育中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和场馆,确保群众更加了解群众体育,热爱群众体育。

3.6 转变观念制定有利产业政策

群众体育的发展与体育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我们要正确认识体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意义。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群众体育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群众体育政策,发挥政府的关键作用。

3.7 不断培养大众消费观念

增强“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促进体育消费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奥运会和全运会,增强人们的体育意识,树立新的主题和四个新的理念。以“体育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倡导健身是品质、品位、机会、生活品质的新理念,树立健康、快乐、时尚的形象,激发人们多样化、分类的体育消费意愿。

3.8 发展体育竞赛市场

举办更多的国际性、全国性大型运动会,充分发挥体育竞赛对经济的多种功能,为咸阳群众体育注入新的活力。此外,还应加强咸阳市一些优势体育项目的市场化建设,特别是游艇、足球、篮球等群众基础广、国家优势突出的体育项目。

3.9 积极培育健身娱乐市场

引导和鼓励建立各类健身俱乐部,发展高水平俱乐部,为人们的体育活动提供场所、设施和指导,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体育需求。在运营上,既要发挥传统体育的优势,又要发挥现代体育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外一些令人兴奋的设施和体育运动会。

3.10 规范体育机构,建立相应的自律组织

一般来说,体育资源是由机构分配的。然而,由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体育经纪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制约了经纪人的发展。虽然目前在这一领域有一些交易,但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体育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比如,球员的转会如同游戏的传播,都是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下进行的,没有一个高水平的经纪。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锻炼意识在逐步增强,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咸阳市群众体育的开展可增强人们的体质,随着竞技体育快速的发展,也带动了全民体育意识完善,群众体育的发展不仅仅可以改善全民健康素质,也能促进咸阳市经济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1]李跃.群众体育对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8):108-109.

[2]曾晓斌,吴生亮.健康中国背景下重庆市群众体育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0):183-185.)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or Mass Sports in Xianyang

ZHANG Lin, etal.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712000, Shaanxi, China)

基金项目: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第十六届省运会对咸阳市群众体育影响研究》(编号:2019013)。

张琳(1983—),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咸阳市体育设施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咸阳市激发人才创新力
比亚迪集团扶贫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考试不合格者不提拔、缓任用——咸阳市干部教育考核机制“严”字当头
国外体育场馆构建及融资模式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关于咸阳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