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11-23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张耀影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4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弘扬共同体

文/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 张耀影

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国家统一以及民族团结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想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确保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同样是对当前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当前阶段,虽然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是同样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充分运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来消除一些不利的因素,最终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及不利条件

(一)有利条件。首先,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更加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近些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多的一些省份和自治区经济增速明显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其次,我国全面贯彻民族政策,在这一过程中,一直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每个民族无论发展如何,无论具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而且在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要相互扶持,相互尊重。由此可见,要想做好民族的相关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搞好民族团结。在当前阶段的工作中,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一些少数民族干部,确保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领导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能力的培养。最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产生一定的情感认同,有效铸牢他们的思想。近些年,全国各族人民普遍开展了一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等途径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确保各族人民对民族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二)不利条件。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往往处于边疆地区,由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使得他们的民族共识相对弱化。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民族政策往往受少数民族地理分布的影响。由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受到语言交流、文化传统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因此他们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比较落后,此外,那些在边界地区的少数民族往往在经济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弱化,因此,要想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将少数民族作为主战场,因为一旦社会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出现差异之后,往往会对民族意识的连贯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往往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敌对势力往往把民族问题作为借口来干涉我国的内政,妄想分裂我国的领土,这对我国民族共同体的巩固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这些恐怖势力往往都会借助民族以及区域差异的一些借口来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因此,要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要消除这些势力的影响,避免他们制造社会恐慌。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措施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发展是解决一切民族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同样更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常重要的条件。在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经济利益的因素,很容易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失去根基。在当前阶段,尽管人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有众多的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如果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由此可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得各族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此外,要想更好地发挥经济对中华民族的培育作用,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少数民族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境,确保各个民族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

(二)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阶级统治是国家的本质,而这种阶级的统治往往又是跨越不同民族的。简单来说,国家是一个具有地域空间以及民众的政权,而民族是具有一定特征的人类群体。国家和民族二者属于不同的概念,政权是由人民给予的,因此政权不能够凌驾于人民之上。此外,还必须要引导人们树立牢固正确的国家观念,坚决反对民族分裂,这同样也是当前阶段民族问题上最重要的部分。与此同时,更要警惕西方的一些敌对势力运用宗教或者民族的问题来对我国进行分化,决不允许他国干涉我国的内政。最后还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确保各族人民对我国都有一致的政治认同,让全国各族的人民充分认识到只有祖国统一才能够保障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有效地维护民族团结。通过教育将爱国的种子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使广大青少年时刻保持一颗爱国之心,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够树立爱国的情感,使他们对中华民族有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三)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只有各民族之间相互团结,才能够真正将中华民族的生命展现出来。在当前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民族团结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例如一些违背民族团结与民众合法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使得民族感情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这样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增强民族团结。首先,要充分尊重各个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字等习惯差异,对工作的方式进行创新,确保各个民族都能够充分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其次,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用制度的方式来保障各族人民之间能够相互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此外,还需要充分重视的一点就是加强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这同样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此外,需要充分认识的一点是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不能够采取强硬的行政手段,要积极推动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嵌入发展,使得各个民族的群众实现跨地区、跨区域流动,有效推动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朝着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社会各方面必须要时刻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四)凝聚人心。要想更好地做好民族工作,凝聚人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要始终坚持将心比心的原则,实施一系列得民心的措施,确保这些措施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加强对群众的人文关怀,要真情实意地接近群众,深入群众当中做好群众工作。此外,还要实施积极向上的政策引导,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在日常的工作中,确保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将党的相关民族理论以及政策融入对群众的教育当中,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加强对群众的培养交流工作,更好地凝聚民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各方面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确保各民族都能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促进当前阶段我国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弘扬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爱的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弘扬《国风·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