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领导干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的路径探析

2021-11-23中共永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部李尹辉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决策领导干部

文/中共永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部 李尹辉

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推进工作的必备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为此,立足于新时代的发展任务和现实需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摆在增强自身能力素质的重要位置,并积极深入到基层开展各类调查研究活动,在实践中砥砺磨炼,为胜任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提高新时代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新时代领导干部掌握基层情况。基层一线始终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地方,有着最真实的状态、最真切的呼声、最真挚的感情。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许多领导干部虽然在获取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方面的信息渠道和手段越来越多,但不能代替其通过调查研究而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实践证明,新时代领导干部只有亲自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一线,在实地调查研究中多看、多听、多问、多想,才能获得全面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当然,领导干部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要树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真心实意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这样发现的各方面问题和获取的信息素材就会更真实、更准确、更有效。

(二)有利于新时代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基层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经历磨练的“考场”。从工作导向看,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党性修养、个人作风是否过硬,经过基层调查研究全过程的直接考验,就会得到有借鉴依据的认识结果。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当前少数领导干部仍然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行为作风。部分领导干部不愿意经常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满足于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偏好于用行政权力推动各项工作;有些在基层调查研究中只喜欢看“盆景”和先进典型,对于现实问题的本质浅尝辄止,陷入“走过场、刮阵风”的怪圈,导致自身脱离群众、故步自封的现象时有发生。基于此,着力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有利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保持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工作作风,切实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为民服务的形象。

(三)有利于新时代领导干部实施科学决策。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领导干部行政决策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最终要由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来检验。大力推进调查研究工作,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实施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从程序执行角度看,行政决策主要包括提出发展目标、拟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推进工作落实等环节,其中提出发展目标、拟定实施方案往往是在深入调查研究之后确定的。可以说,没有开展调查研究,就难以根据形势变化作出有效决策。提高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有利于增强其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进而避免个别领导干部“拍脑袋决策”。

二、领导干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领导干部不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应当看到,有些领导干部对调查研究不以为然,盲目认为已经工作多年、经验阅历丰富,对基层的情况非常了解,因而不需要去下基层搞调查研究。有的领导干部时常以事情多、工作忙为由,既不愿意到基层调查研究,也不主动研究新问题、新情况,严重制约了自身调查研究能力的提升。

(二)部分领导干部不善于开展调查研究。从能力本领层面看,在调查研究之前,有一些领导干部不会熟练运用问卷调查、个案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科学方法,不善于透过问题抓住本质;在调查研究之后,有的领导干部对基层反映的问题没有深入分析和研究,找不准问题出现的症结,有时满足于凭个人经验做决策、抓工作。

(三)个别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流于形式。在现实工作中,调查研究走过场的现象偶尔出现、不容忽视,有的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满足于听一听、转一转、看一看,把调查研究的严肃性演变成了一场“个人秀”。加之有的地方和单位把上级领导调查研究看成是变相检查工作,热衷于“造盆景”,习惯安排“经典调研线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形式主义的衍生。

三、新时代领导干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的路径

(一)坚持问题导向,对标调查研究工作任务。一要直面问题,明确调查研究的主题方向。领导干部只有脑子里经常想着、带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调研解剖麻雀、找出症结,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领导干部进行基层调查研究,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反映意见的突出问题,提前谋划确定调查的对象、重点和难点,切实做到有的放矢、实处发力。二要研究问题,确保调查研究的内容精准。领导干部要把调查研究的重心放在基层,采取“好、中、差”相结合的方式选择调查内容,主动到涉及民生事项的领域和亟待破解发展难题的地方了解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坚持敢揭实情、抓住本质,精准获取推动工作的好思路、好经验。三要解决问题,突出调查研究的成果运用。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基层调查研究之后,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既要总结取得成效的做法,又要分析工作出现的失误,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充分利用好每次调查研究的成果,能形成制度机制的尽快完善,能抓紧拟定方案文件,并付诸于基层工作实践。

(二)坚持目标导向,抓好调查研究工作的落实。一要树立正确的调研思维。调查研究是一个深化实践认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掌握客观真实的情况。作为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调查研究对于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把调查研究贯穿于行政决策和执行落实全过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问题,领导干部必须端正思想认识,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参加基层调查研究,努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来认识问题。二要采取科学的调研方法。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既要熟练使用解剖“麻雀”的老办法,也要适应新技术发展形势用好网络调查、统计调查、大数据调查等新方法,提高调查研究效能。选取调研对象应倾向于基层一线,注重听取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工作岗位人员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力争获取全面真实客观的第一手资料。三要保持良好的调研习惯。结合工作覆盖面,领导干部要经常走出机关、办公室,主动深入基层进行各种类型的调查研究,多跟人民群众打交道,多倾听人民群众的内心想法,坚持不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可以多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调研,沉下心来把情况摸透、把思路厘清、把症结找准,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打下基础。

(三)坚持效果导向,深化调查研究工作实践。一要推进调查研究常态化。调查研究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地抓在经常。为此,领导干部不仅平时应多“身入”基层,更应带着真心到基层,切不可只看短期效益;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在调查研究中提升认识、锤炼本领。二要推进调查研究制度化。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决策、执行、评估、监督、完善的全流程调查研究制度,为调查研究的日常化和长效化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职责,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调查研究制度,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带头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三要推进调查研究长效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各级领导干部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分类处理、及时跟踪,积极回应基层的现实诉求,能解决的问题应想办法早解决,帮助基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抓好本职工作上。着力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制定措施、狠抓执行,真刀真枪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照目标要求落实落细。

猜你喜欢

决策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