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分享运动”中培育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

2021-11-23罗伟艺邱硕立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8期
关键词:人文核心青少年

罗伟艺 邱硕立

(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65)

近年来,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学科教育的新一轮变革。学校体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但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不一样,它不是通过说教、阅读、做实验等静态的方式培养学生,而是通过参与、实践到有对抗的身体活动中,在亲身体验中深刻培养。通过借鉴胡小明在“分享运动”研究中绽放的人文价值光芒,以及考虑到人在成长中的阶段性与连续性,青少年的体育核心素养应有其要义,它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 体育核心素养之思

1.1 “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珍爱生命、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1]。而体育的核心素养研究也愈加丰富,体育在教育中的认识也逐渐推及新的层次。体育核心素养是一个抽象而复杂的概念、一个多维评价的集合体,而各要素之间也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和特定的外在表现形式[2]。国内学者于素梅经过严密的思考和研究,从体育学科的角度将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描述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所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3]。

体育二字,体乃自然之躯,为先天赠予,育乃人文敦化,为后来培养。体育不同于运动、劳动等,是典型的主动人为的因素,不能单从身体运动的角度谈及,体育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对学校体育注入的最高水准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级目标,深刻体现了体育独有的塑造人类个体的伟大能力,人不能像动物那样,生活完全由自然属性驱动,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实现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

1.2 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人文关怀

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的贲卦,其彖辞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4]这里的“人文”就体现了对天象和自然万物关注的同时,也看重对人的关注。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前进,“人文”逐渐成为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通俗言之,“人文”有关于人的学问、价值、尊严、独立人格、个性、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理想、命运,等等。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在忙碌的生产生活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人们的时间最大程度遭受“剥削”,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自己的岗位上钻研,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由于身体活动欠缺,生活行为单调,以至于物质财富极大丰盈,精神财富渐却耗损,“社会焦虑”现象普遍存在,不断干扰着人的自我价值定位。随着健康关怀与人文意识的觉醒,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精神生命的现实感受。当物质生活能得到基本满足时,人们迫切寻求心灵的慰藉,体育活动就带有天然的休闲娱乐性质,从中获得流畅舒适的快乐体验,并逐渐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端正、良好的体育态度和深厚情感的个体,以体育的生活化来寻得身心健康的积极状态,充分实现个体价值与不断自由发展的理想,达到终身体育的理想境界。

1.3 青少年处于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黄金时期

从本质上看,人的教育关乎社会历史前途命运,既源于学生心灵生活需要,又源于时代的命运和责任[5]。青少年是最有教育价值的群体,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在青少年时期奠定了基础,而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动机都非常简单,他们天性好学,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喜欢探索世界,学习能力强,不排斥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活动。而多样的体育活动不仅能让他们得到身心放松,还能在身体运动中获得不一样的成长感受,这个时期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黄金阶段。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教育应适应人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对于学校体育而言,要重视中小学的体育工作开展,使青少年深刻认识自己的身体并发展自己的身体能力,在体育活动中积极与人交流,开拓自己的眼界,丰富内心的情感。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构成,区别于社会性体育锻炼和一般性体力活动之处在于学校所特有的组织文化性,并置于学校教育之下而负有特定的教育使命,其作为体育社会文化的投射和教育化,人文价值更为凸显[6]。青少年参与学校体育活动,不仅在于体质的增强和技术的提高,而且在于对运动的感受和体验,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悟。事实上,重视对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在于使青少年从体育活动中汲取良好的精神品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树立一种热烈的、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分享运动”——作为一种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再解读

虽然分享、共享等词已是现在社会平常的生活用语,但实际上蕴藏深刻哲理,胡小明教授在2010年、2011年两年间发表的多篇论文中提出了“分享运动”的体育人文价值观,为实现人人主动参与体育,以身体运动的手段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努力。对于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他认为要明确体育的公共与公益性质,努力建构长效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7]。对于青少儿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问题,他认为要把“分享运动”的人文价值观作为我国青少儿体育发展的理论导向,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课外、校外、假期、家庭、社区体育活动衔接,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8]。针对竞技体育发展和社会转型下暴露的体育发展问题,他认为需要通过“分享运动”新途径,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构建体育新制度的基础保障[9]。可见,“分享运动”以提供公共产品为杠杆,通过促进广泛的运动参与,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暗含了环境对人的伟大塑造能力,它将人文的风貌再度展现在教育者的面前,敦促教育工作者为培育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而作出行动和努力。文化作为人的社会存在之依赖,体育文化的形成亦能促进国民体质的增强与体育强国的建设。实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表现了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深厚关切,以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人类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3 在“分享运动”中培育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之道路

“分享运动”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包括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文化意识层面的体育共享,它从学生本身出发,以学生的生理价值为目标基础,达到心理状态适应性改良的目标,并在身、心的调和中逐渐养成体育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其培育过程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为他们提供自由运动的机会,重视青少年儿童运动兴趣养成和天赋开发,其中心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给予他们运动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3.1 为每一个青少年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

为了构建完善的运动环境,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应加强合作,有效赋能。在我国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供给中存在大量的被供给的现象及无效供给,甚至错误供给的状况[10]。因此,在支持建设维护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政府对体育项目场地及设施的供给应符合青少年的运动需求导向,节约资源,提升效率。例如,铺设生态健身绿道、增设乒乓球场地、建设湿地公园等。政府购买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施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是政府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协同供给体育服务[11]。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与法律体系,保障公共体育服务的独立性建设。体育社会组织要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娱乐活动和竞技体育赛事,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产品,将传统的、新兴的项目有机融合起来。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总体方针,合理地将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组织起来,给予青少年灵活的时间与空间安排。

一个社会、民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以大众的整体健康为依托,以青少年的体育事业为突破口。当今社会,家校社合作体系迫切需要加强建设与完善,只有在全社会营造一定的体育文化氛围,青少年才可能更加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

3.2 继续深化体教融合,使体育与教育协调统一

2020年8月底,《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审议通过并发布,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明确指出要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体教融合政策涉及国家发展的痛点、国家顶层设计理念、国家部门职能变革等议题,提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的路线图[12]。“体”“教”要继续深化融合,需要理顺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不顺畅因素,突出“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推进“健康第一”的教育方针,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视学校体育的基础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规范社会体育组织,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

重视建设中小学常规运动训练队伍,补充完善竞技体育下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覆盖到普通学生,让每个有运动发展需求的学生都有机会进一步提升,让每个青少年都有被发现、被挖掘的可能。将竞技体育领域运动训练的青少年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制订科学系统的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全面发展,把优秀的运动队办在学校里,让优秀的运动员从校园里走出来。

3.3 注重发挥体育的独有价值

体育不是理性地经过头脑思维的文化学科,也区别于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性劳动,它具有其独特质性,能够有效给予人的深刻感觉,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品质,使青少年从体育的世界里得到独特的成长体验。它是以身体的活动对心理发挥效用,在合作与竞争的运动环境中丰富人的精神视野,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与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是对个体而言,包括了在集体中感受团队的凝聚力、在艰难的处境中激发顽强不屈的毅力、在身体的控制中体会流畅的控制感等可贵品质与情感态度;文化价值是对群体而言,当一个体育文化环境形成后,青少年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

体育比赛的亲身实践最能直接深刻地从内到外影响人的心理,它区别于其他文化学科的竞赛特点,不是思维层影响行为层,而是行为层影响思维层。比赛本身就是一种有仪式感的竞争活动,比起普通的训练活动,这种参与更能够在人们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应注重组织体育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学校体育工作围绕“教、练、赛”有序推进,各级青少年体育竞赛要遍地开花、形成体系,社会体育组织也应积极开展更加灵活多样的体育赛事对青少年成长进行赋能。

4 结语

人是生物意义上的只有唯一生命的人,也是社会意义上具有伟大精神和内涵的人,人的高尚在于精神、品质的可贵,探索体育的人文价值是从体育的角度对人性的积极探索。“分享运动”提供了一个具有体育人文思想的价值环境,对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深化和培育具有指导意义,这一培养过程需要各方协力,顾及全面,以青少年为重点,并在他们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持续地实施影响。要努力实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体育运动的发展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从青少年起奏唱响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前奏曲,实现社会环境中广泛意义下的体育共享。

猜你喜欢

人文核心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