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2021-11-23夏越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8期
关键词:思政体育思想

夏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江苏南京 211156)

思政建设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高等院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要做到各学科一致协同教育,深入构建思想政治格局,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更新课程教学理念,融入新时代互联网技术,逐渐提高学生的素质品德教育。当今时代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移动互联网覆盖范围广泛,并且在教育领域也能起到相当大的辅助教学作用。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体育互联网文化建设,全方位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实现体育素养与品德教育的全面提高。

1 体育课堂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如今,高等院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过,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于高等院校的各个学科教学中,利用高校多种学科教学优势,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政建设。大学体育课程在“思政建设”上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思政教学实践,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思政建设的作用,进而利用多方位的教学方式实现德育建设。

1.1 实现体育课堂思政建设的途径

当今社会,对于21世纪的年轻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思想教育问题。目前,高校的思想教育课程偏少,教学形式单一,道德理论方面仅限于口头教学,思政建设不到位[1]。并且传统的思想教育课程对于当代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导致思政教学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节奏。体育教育在教学性质上属于身心兼修的学科,通过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利用体育课堂进行思政教学,既能使学生强身健体,又能培养学生的坚定意志,塑造完美品质。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下,能够更加全面地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针对体育课程进行整合、设计,通过互联网的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对体育教学更感兴趣。创新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将“移动互联网+”作为教学载体,将体育课程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的固化,进而达到高校学生思政建设的最终目的。

1.2 思政建设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将思政建设渗透到体育课程教学中,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体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品质教育资源,在传授体育技能、强身健体的方式方法的同时,还在进行着思想品德的教育。在高等院校的任何课程中,德育教育都应当作为教师授课的一部分。通过课本知识的传授,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及社会责任感。体育教学与品质教学相融合,能够极大程度地推进思政建设。利用移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体育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更能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进行课程教学,进而极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并使思政建设在教学中更具有实现意义。思政建设的重要价值不仅仅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接受品质教学,更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意识,能够通过日常的课程体会品质教学的意义[2]。充分挖掘课堂教育中的思政教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熏陶,培养新时代下德育品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2 体育课堂思政建设的应用价值

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体育课程的思政建设,能够全面拓展学生的品格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体育学科的思想品质教学,在授课内容上得到创新,在课堂教学上提升品质,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方式,通过体育课程进行思政教育,能够增加体育教育的实用性,进而达到品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目的。

思政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通过全方位教学及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渗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实现道德品质的建设[3]。体育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在体育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引入移动信息技术,能够合理扩张品质教学范围,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保障体育课程的思政建设顺利展开。因此,体育课程教学的最终意义在于教书育人。通过课程进行技术的输出,利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先进技术的渗透下进行德育品质的教学,能够促进德育建设的开展,提升思政建设的成果。

3 体育课堂思政建设的实现方法

在移动互联网先进技术的引领下,利用体育课堂进行思政建设的渗透教学,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品德的重要方法。应努力将体育教育与思政课程进行完美融合,将品质教育最大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挖掘、整理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思政”元素,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从学生角度出发,建立思政教育体系,通过教师强化引导,使思政建设真正落实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课本教学的同时提升素质品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成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兼备的全能型人才。

3.1 做好学生思想引领

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想要完美地融合品质教学,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保障。在传统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独立存在的教学科目,体育教学也仅仅是教会学生体育文化,增强体魄,两者在各自的教学领域互不干预。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也在进行教育方向的革新。要求教师在融合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要进行品质教学[4]。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还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因此,可以通过两方面进行思政教育渗透教学。一是可以通过校内教师培训,针对德育教育渗透教学进行综合学习,主要围绕体育课程中品德教育的建设,提高体育课程的德育渗透,使体育课程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二是利用移动网络技术,提高德育教育渗透效果。例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抓取体育教学中与德育品质相关的关键点,将思想品质最大化,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的重视度,提升学生对思想建设的接纳程度,从而更高效地提高思政建设在体育课堂中的效果。

3.2 加强思政建设实践

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授课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课程认知方面,学生更倾向于实践教学的授课方式,体育课程多数是在户外授课[5]。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时,体育课堂更容易吸引学生,并且更能让学生接受。而且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学生具有实践感知,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魅力,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教育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通过不同的体育比赛,锻炼学生不畏艰辛、勇敢顽强的品质。例如,在学习太极拳时,教师会先教学生“抱拳礼”。通过抱拳礼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无论何时,都要言行有礼,在生活中要学会约束自己,学会尊重别人,传承中华文化,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

4 体育课堂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我国各高校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课程教学中进行品格品质渗入教育,但目前效果不是很理想。应围绕思政建设对课堂教育进行改革,提高品质教育渗透程度,逐渐提高高校整体素质教育水平。体育教学对思政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思政教学工作是引导学生接受道德品质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6]。因此,在未来课程教育方式的发展中,思政渗入教学方式会逐渐取代传统品格教学,利用各学科的授课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品质教育渗透,从而实现品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是体育教学的新模式,也是对体育教学的全面改革。要利用好新时代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兴趣中接受知识的洗礼,提升优良的人格品质,实现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5 结语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不断的德育输出,将中华传统的优秀品质传承给当代大学生,使其不仅能够得到课程上的学习,还能得到品质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教育之下,围绕思政教学的研究需不断增加,需要明确任何学科都可以融入思想品质教学,这也是未来高校课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授课方式。在21世纪,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开展新时代下的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品质,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学生深化学习课程内容,深刻体会思政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思政体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