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含当归方剂的组方规律*

2021-11-22马依林张虹

中医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主治川芎方剂

马依林,张虹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具有法定技术标准和强制执行属性的国家药品标准[1]。其收录的品种均为临床疗效确切,使用率较高,质量可控,安全性较高的方剂。

中药当归主要来源于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的功效,主要应用于血虚诸证,血滞或寒凝,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等痛证,被称为妇科要药,补血要药,亦为外科所常用。因其治疗作用广泛成为关注的热点,甚至涉及防病、特色饮食等多个领域[2]。然而目前对当归配伍的研究较为局限,且缺乏当归在特定证候中的应用研究。这不仅关系到当归的确切功效,而且关系到当归在不同配伍组合下发挥的效用与临床应用的问题。

本研究基于关联规则算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含当归的方剂主治疾病、证候及组方规律等进行分析,并对高频证候纵向深入分析,从而为当归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还可为当归的新药研发提供处方来源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有含当归的方剂。凡处方组成中含“当归”“全当归”“当归尾”均视为药物“当归”;合并一方多种剂型的中成药,例如:小金丸、小金片、小金胶囊,因为处方组成完全相同,因此按照一首方剂处理。按照此规则,共得含当归方剂228首。

1.2 分析方法将上述筛选的方剂整理后导入excel 2013工作表。为保证数据源的准确,整个导入过程实行双人复核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3],将所录入表中的疾病进行术语的统一化分类。建立数据库,包含方剂名称、方剂组成、主治疾病、主治证候。

近年来,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作为一种数据挖掘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组方规律的研究。而其中的Apriori 算法是利用逐层搜索的迭代方法找出数据库中项集的关系,由连接(类矩阵运算)和剪枝组成,被称为最典型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4]。而 Python 语言对数据挖掘有很好的支持并且有丰富的关联规则算法库,可以利用Python算法库中的 apyori 1.1.2来实现Apriori算法。利用Python的数据统计功能,按指定中药“当归”提取录入系统的228首方剂。其后运用Apriori数据挖掘算法,进行频次统计和组方规律关联规则分析,并使用Graphi生成数据可视化网络图。

2 结果

2.1 频次统计

2.1.1 含当归方剂主治疾病分析通过频次统计分析得出,228首含有当归的成方制剂主治疾病共377种,按频次从高到低排序,排名前8位的有12种,见表1。频次最高的是乏力,出现了38次;其次为眩晕、月经不调等,其主治疾病涉及气虚、血虚、妇科病、肢体经络虚损类疾病等。

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含当归方剂主治疾病分布情况(频次≥15次)

2.1.2 含当归方剂主治证候分析含有当归的228首方剂,涉及68种证候,频率较高(频次≥10次)的证候有9种,见表2。可以看出,当归主要用于气血两虚证、血瘀证以及外伤瘀滞证等。

表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含当归方剂主治证候分布情况(频次≥10次)

2.1.3 常用单味中药频次分析在228首方剂中,共涉及473味中药,常与当归配伍的中药频次≥30次的有25味(见表3)。分析可得出,当归最常联用的药物为活血化瘀药、补气药、补血药,具体如川芎、甘草、白芍、白术、黄芪、熟地黄等。

表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含当归方剂常用药物使用频次(频次≥30次)

2.2 核心用药组合分析按照数据处理结果,依次将支持度设为10%、20%、30%,置信度设为80%。在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80%时,药物组合能够较全面地显示出与当归配伍的使用情况,得出含当归的常用药物组合68个(详见表4)。可以看出当归多与活血化瘀药、补益药同用。当支持度增至30%时,能够得出关联度极高的核心药物组合,发现当归常与川芎、甘草、白芍同用。网络化展示能够更加直观高效地展示药物间的关联程度(见图1)。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含当归方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

表4 含当归方剂的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10%,置信度≥80%)

2.3 证候相关用药规律分析目前,关于当归配伍的研究多集中在特定药对的分析,而缺少针对特定中医证候的分析。本研究试从高频证候出发,以频率最高的气血两虚证、血瘀证和外伤瘀滞证为例,进行纵向分析。

2.3.1 气血两虚证高频药物核心组合分析气血两虚证是指既有气虚之象,又有血虚之症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先有血虚无以化气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或有自汗、心悸、失眠、舌质淡嫩、脉细弱[5]。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本草正》称:“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6]。”在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含当归方剂中,支持度≥40%时,显现出两个方剂——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其中八珍汤为气血双补的名方,源于明代《正体类要》,由人参、茯苓、甘草、白术、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组成,全方共奏平补气血,益气和营之功[7]。结果显示方中的人参改为党参,可能是因为人参价格比党参贵许多,药效却极为相像,因此许多方剂将人参换成了加量的党参来替代。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当归与黄芪的关联度最高。在古今文献中两者也常相须为用。两味药可以组成当归补血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黄芪能补气以生血,大补脾肺之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有“补气之长”的美称。当归养血和营,气血兼顾,两者配伍补血补气之力增强[8]。当支持度≥50%时高频核心组合显现,即补气药黄芪、补血药熟地黄、补血药白芍、补气药白术、活血止痛药川芎、利水消肿药茯苓;而当支持度≥60%时,提示针对气血两虚证当归最常配伍的组合为当归、黄芪、熟地黄、白芍、白术,四者均为补益类中药,协同发挥当归“补”的功效。黄芪为补中益气要药;熟地黄滋阴补血;佐以白芍养血敛阴,柔肝和营;白术补脾益气,更助黄芪补脾益气之力。可见,针对气血两虚证候,用药主以当归、黄芪、熟地黄、白芍、白术为主,再根据临床表证的不同进行加减配伍。结果见图2。

图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含当归方剂治疗气血两虚证药物组合网络图

2.3.2 血瘀证高频药物核心组合分析血瘀证是指由瘀血内阻引起的病证。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中谈到瘀血产生的原因,“热之所过,血为之凝结”[9]。清代王清任又对血瘀证进行了细分,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气虚血瘀理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唐容川也在《血证论》中言:“气结则血凝。”在治疗血瘀证的含当归方剂中,支持度≥30% 时,配伍组合为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调经药红花和桃仁、清热凉血药赤芍、温里药肉桂、活血止痛药延胡索;支持度≥60%时,高频核心组合则显示出治疗血瘀证的核心药物组合为当归、川芎、红花。其中,川芎乃血中之气药,活血行气,又能通脉止痛。《医宗金鉴》言:“当归、川芎为血分之主药,性温而味甘辛,以温能和血,甘能补血,辛能散血,古人俱必以当归君川芎……故用以佐当归而收血病之功[10]。”红花活血化瘀止痛之力尤甚;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赤芍凉血活血,散滞调经;肉桂温经通脉,鼓舞阳气;延胡索止痛力强,凡一身上下血瘀气滞诸痛证皆宜。尚有《普济本事方》名方佛手散,方中单独用当归与川芎组方,以达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对于产后乳房疼痛难忍(名悬乳) 之证也有良效[11]。当归、红花配伍见于《伤寒大白》之当归红花汤,该药对在临床上常配伍用于活血化瘀方剂中,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12]。

由此可得,当归用于血瘀之证,每合活血药用之,而发挥当归“活”的功效。活血与行气相伍,祛瘀与养血同施,升降兼顾。根据血瘀证的病机及临床表现,选择配伍止痛药、温里药、清热凉血药。结果见图3。

图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含当归方剂治疗血瘀证药物组合网络图

2.3.3 外伤瘀滞证高频药物核心组合分析外伤瘀滞证指因外伤导致气滞血瘀,以患处紫黯、疼痛拒按为主的病证。外伤瘀滞证患者多筋骨脉络损伤,血离络脉,瘀积不散。严重创伤开放性骨折还常伴随失血较多;多发性骨盆骨折患者常伴大便秘结。《百病辨证录》言:“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当归既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生肌,润肠通便,故亦为外科所常用。在治疗外伤瘀滞证的含当归方剂中,当支持度≥50%时当归配伍活血止痛药乳香、活血止痛药没药、活血通经药红花、活血疗伤药土鳖虫和血竭、化瘀止血药三七;高频核心组合(支持度≥60%)为当归、乳香、没药、红花。乳香行气活血伸筋为优;没药散瘀止痛力佳;红花既活血通经,又善祛瘀止痛。四者皆可入心、肝经,相互配伍各取所长,协同发挥祛瘀止痛,活血养血的功效。且当归能使骨折的筋骨得到气血的温煦濡养,亦可形成骨痂。在外伤后期,当归可补肝肾,基于“精血同源”,故可发挥养气血、壮筋骨、通经脉之效用[13]。结果见图4。

图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含当归方剂治疗外伤瘀滞证药物组合网络图

3 讨论

经本草文献类考证,当归的描述较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珍珠囊》《医学启源》《汤液本草》《本草汇言》《本草备要》《本草正》《医学衷中参西录》等[14]。

本研究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含当归的方剂包含377种疾病,68种中医证候,涉及473味中药。主治疾病以乏力、眩晕和月经不调为最高频次,主治证候排名前3位的为气血两虚证、血瘀证和外伤瘀滞证。3个代表性证候的纵向分析结果显示,当归在不同证候中的配伍及治疗作用具有明显差异。

从总体的药物出现频次和核心药物组合来看,当归在所有方剂中最常配伍的是川芎、甘草、白芍、白术、熟地黄。这基本与气血两虚证的配伍分析相吻合,不同的是甘草。甘草本身是补气药,蜜炙后其补益心脾之气的功效增强,且有良好的缓急止痛作用。同时,甘草在中药方剂当中经常作为使药,调和诸药,有“国老”之美称。因此,在含当归的方剂中,甘草既可作为辅助当归补益气血的臣药,又可发挥使药作用。

由主治疾病和主治证候结合分析来看,当归在临床上最主要的功效为补益气血,配伍补益气血药、活血化瘀药时,治疗气血亏虚等疾病。核心药物组合为当归、黄芪、熟地黄、白芍、白术。其次主要应用于含血瘀证要素的多种证型,最常应用的是血瘀证和外伤瘀滞证。在治疗血瘀证时,当归主要与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调经药红花配伍,充分发挥当归“活”的功效,同时体现了川芎“血中气药”的独特。在治疗外伤瘀滞证时,当归主要配伍乳香、没药等活血止痛药和土鳖虫、血竭等活血疗伤药。总体来看,根据瘀血形成的病机,选择配伍不同类型的活血药物。这也是从当归药物配伍规律的角度对当归有“补血之能,活血之妙,调经之功,润便之效”的作用加以诠释。

目前大部分关于关联规则的研究都是采用平台或者是spss modeler软件,而本研究利用Python算法库中的apyori 1.1.2来实现Apriori算法,以频次为基础,以药物之间的关联度为核心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支持度,提取并分析含当归常用药物组合及配伍特点,并使用Graphi生成数据可视化网络图。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不仅能满足研究药物关联度的需求,而且更加简便易得。通过该方法统计结果,以高频证候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合所有统计数据整体分析,展示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真实功效与药物配伍特点,对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主治川芎方剂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