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发型及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2021-11-22姬婷婷杨莹莹赵力芳

海南医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败血症生化新生儿

姬婷婷,杨莹莹,赵力芳

1.延安市中医医院儿科,陕西 延安 716000;

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陕西 延安 716000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各种致病菌进入新生儿血液循环系统并不断生长繁殖,造成全身性感染[1-3]。由于败血症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率低,往往延误治疗。临床上,败血症已成为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病因[4-5]。总结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易感因素、病原学分布、血生化指标及预后等特点,在辅助败血症早期诊断、改善患儿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6]。根据发病时间,败血症分为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neonatal septicemia,EOS)与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neonatal septicemia,LOS)。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两种亚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且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2例败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7]中的标准;(2)出生日龄0~28 d;(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严重先天畸形与代谢性疾病者;(2)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3)已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者。将出生72 h内发病的38例患儿纳入早发型败血症组,72 h后发病的24例纳入晚发型败血症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观察指标 (1)临床资料:记录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资料。(2)病原学鉴定:于治疗前采集患儿静脉血3~5 mL,注入血培养专用瓶,60 min内送检,使用全自动血培养仪(法国梅里埃,仪器型号BacT/ALERT)进行细菌培养,应用VITEK2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SS琼脂、血平板等培养基,药敏试验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3)实验室检查:于治疗前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2 mL,检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其中WBC采用Synchron CX5 delt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CRP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盒购自芬兰Orion Diagnostica公司。(4)转归情况:分为治愈、退院及死亡,其中治愈定义为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退院为经治疗3 d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患儿家长主张出院或转院;死亡为7 d内死亡。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EOS组中胎龄≥37周的患儿占比为68.42%,明显高于LOS组的25.00%,出生体质量为(2.51±0.47)kg,明显重于LOS组的(1.86±0.33)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组别例数男/女(例)胎龄(周) 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kg)EOS组LOS组t/χ2值P值38 24 20/18 13/11 0.014 0.906<37 12(31.58)18(75.00)≥37 26(68.42)6(25.00)11.105 0.001 2.51±0.47 1.86±0.33 5.909 0.001经阴道分娩19(50.00)11(45.83)剖宫产19(50.00)13(54.17)0.102 0.749

2.2 两组患儿的败血症危险因素比较 两组患儿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窒息史、机械通气史及经外周静脉置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母亲妊娠期糖尿病、产前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败血症危险因素比较[例(%)]

2.3 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比较 EOS组患儿的呼吸窘迫占比为10.53%,明显低于LOS组的58.3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为21.05%,明显低于LOS组的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发热、心动异常等表现和肺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胆汁淤积综合征及脑膜炎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比较[例(%)]

2.4 两组患儿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 62份血细菌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6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51.61%),革兰阴性菌27株(43.54%),真菌2株(4.34%)。EOS组患儿检测出革兰阳性菌26株(68.42%),明显高于LOS组的6株(25.00%),而患儿检测出革兰阴性菌11株(28.95%),明显低于LOS组的16株(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检测出真菌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例(%)]

2.5 两组患儿的血生化指标比较 EOS组患儿的WBC水平明显低于LOS组,CRP水平明显高于L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的血生化指标比较(±s)

表5 两组患儿的血生化指标比较(±s)

组别EOS组LOS组t值P值例数38 24 WBC(×109/L)14.22±3.34 18.63±3.74 4.834 0.001 CRP(mg/L)9.11±1.36 6.69±1.08 7.366 0.001

2.6 两组患儿的转归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的预后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7,P=0.095>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儿的转归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新生儿存活率较以往有所提高,但长期住院及接受创伤性治疗的新生儿易感染败血症[8-10]。总结败血症临床特点在辅助临床诊断、提高患儿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38例EOS和24例LOS患儿临床资料发现,不同发病时间的败血症患儿在胎龄、临床表现、易感因素、合并症、病原学分布及血生化指标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辅助临床诊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发现,EOS患儿主要为足月且出生体质量正常的新生儿,而LOS患儿主要为未满月且出生体质量较低的新生儿。提示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出生后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住院时间长,有创诊疗操作多,因此更易发生LOS。在败血症危险因素上,EOS组胎膜早破及窒息发生率显著升高,而LOS组母体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行机械通气及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率也显著升高。提示LOS发生败血症的原因与患儿出生后进行有创性治疗,导致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系统有着密切关系。而胎膜早破、窒息等围产期不良事件是引发EOS患儿败血症的主要原因。在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方面,LOS组患儿呼吸窘迫表现更为严重,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情况也更多。但两组预后差异性不大。因此,患儿出生胎龄、体质量、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合并症等差异在辨别EOS与LOS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为精准用药、有效控制感染、改善患儿预后,了解EOS及LOS患儿病原菌分布特点极为重要。本研究发现,EOS组患儿检测出革兰阳性菌的比例明显高于LOS,检测出革兰阴性菌的比例明显低于L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EOS患儿主要致病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检出率最高的为表皮葡萄球菌(50.00%),而LOS患儿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最高的为肺炎克雷伯杆菌(54.17%)。EOS及LOS的优势致病菌存在差异,可能与LOS组中患儿进行机械通气、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等创伤性治疗,导致肺炎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风险增大有关[11-12]。针对以上发现,建议临床注重手卫生及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以降低院内感染所引起的LOS[13-14]。

新生儿败血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同时病原学培养耗时长,阳性率低,因此,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效果一直是临床诊断的热点。目前,血生化指标是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我院研究发现,EOS患儿WBC水平明显低于LOS组患儿,而CRP水平明显高于LOS组患儿。提示WBC水平降低、CRP水平升高可能在提示EOS中具有一定的意义。陈碎朋等[15]绘制ROC曲线发现,单独应用CRP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AUC为0.88,而联合CRP、血清胰石蛋白(PSP)、可溶性CD14亚型(SCD25-St)的AUC提高至0.91,说明联合多种血清学指标在诊断败血症中的价值更高。因此,临床应筛查更多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的血生化指标,以提高败血症诊断效果。但受限于研究设计,本文并未对健康新生儿WBC及CRP水平进行检测,缺乏对照,同时对两指标在诊断EOS中的价值缺乏深入探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新生儿败血症发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本研究发现EOS多发于足月体质量正常者,多由胎膜早破、窒息史等围产期不良事件引发,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而LOS多发于未足月低体质量新生儿,多由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有创治疗引起,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此外,WBC下降、CRP水平升高等血生化检查指标在提示EOS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猜你喜欢

败血症生化新生儿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