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解读立体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教学例谈

2021-11-22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外貌人物形象

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谢 琳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名著阅读单元,教材分别选择了四大名著中的四个经典故事。学生在品读精彩故事的同时,走近了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初步学习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其中《草船借箭》这个故事选自《三国演义》,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延伸性阅读可以由单个故事走向整本经典读物。

《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面极广,个性化的人物形象、精妙绝伦的布局情节、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独树一帜的浅显文言,这些都值得学生一次次去品读。但是,一节课的教学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会更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效果会更显著。因此,在学生通读整部小说的基础上,笔者就选择了能充分体现人物个性的一系列故事,在一个个故事中多维度地探究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不断深入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解读人物形象的相关方法,增强阅读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一、观察外貌,初识人物

1.出示《桃园三结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外貌描写(打乱顺序)

师:他们分别是谁?

(学生根据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中学到的方法:看外貌猜人物,准确地区分了三个人物。如果教师仅仅是利用外貌来让学生区分人物,这与以往任何一篇课文的阅读有何不同?学生这次的阅读实践只是重复以往的认知活动,将是一次没有质量的学习行为,那么这样的延伸阅读也就失去了意义。)

2.比较阅读,鼓励新发现

师:现在将这三段外貌描写放在一起,比较着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交流各自的发现。

师:这三段话寥寥数语,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也突出了他们的个性特点。这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以貌知人”的展现方式。

(比较学习三段文字,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人物外貌背后的性格特征。《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这种外貌描写方式是中国古代小说外貌描写进程中“以貌知人”的一个展现。这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吗?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吗?我觉得它是古代小说特定时期的发展特点,这里只是让学生有所了解,并没有要求深入探讨,完全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关注言行,走近人物

1.出示《桃园三结义》中的结拜场景

师:自由读三人“誓言”,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笔在相关语句旁写出你的感受。

生:自主阅读批注。

(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仔细品读三人的誓言,目标明确,帮助学生勾勒出三人形象的主体特征。)

2.出示《三英战吕布》的战斗场景,仔细听故事,重点关注三人的行为表现

师:你觉得作者写三英战吕布,是要表现吕布的英勇还是要着重刻画三英呢?

学生进行第一轮交流。(预设会出现两种观点)

师:不急,先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吕布。

师:再想想虎牢关大战的背景。现在,你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这一段是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围绕“作者写三英战吕布,是要表现吕布的英勇还是要着重刻画三英”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开始时,学生的理解比较混乱,但教师并没有直接评判,而是引导他们了解吕布的为人,回顾虎牢关大战的背景。串联了相关内容之后,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就理解了人物的所作所为都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这样一来二去,学生也有了一个意识,那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需要联系背景,不可局限于眼前所见。)

三、抓住典型,再识人物

师:回顾整本书,如果请你找出一个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这三个人的个性中最为鲜明的特点,你分别会选哪件事?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

(这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式的教学设计,是学生阅读能力螺旋上升过程中一个相对宽大的平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动用他日常的阅读实践经验,包括前面两个环节中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关注人物的语言、行为,联系社会背景揣摩人物心理等。教师不必过多干预,只需在关键处点拨一二即可,学生能在梳理典型事件的过程中慢慢勾画出人物更多的个性特点,三个人物也愈发饱满起来。)

四、多面解读,丰满人物

师:请快速浏览目录,回顾刘关张分别死于哪次事件?

生自主交流。

师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示学生的交流内容:你们知道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吗?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故事,找到相关章节来阅读,了解具体过程,概括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像这样来填一填(指课件中的思维导图)。

生:分组交流展示。

师:性格决定命运。咱们一起来看看张飞的故事,他的性格与命运有着怎样必然的联系?

生:结合各组的思维导图,充分解说。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就像这样对照前后来分析关羽和刘备的事例,想想事情每一步发展与他们的个性有什么关系呢?将这些图表继续延伸到第三层,把你们对关羽和刘备性格的分析填在相应的关键词后面。

生继续完成思维导图,然后集体交流展示。

(这一部分的设计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在一步步解析的过程中仔细分析,抽丝剥茧,整理出人物更多层次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就愈发立体起来;另一方面,学生在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它来清晰地梳理事情的发展过程,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将前后事例联系起来对照着分析,探究人物性格与事件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框架,习得了一个发展性的阅读方法。)

五、拓展延伸,聚焦人物

师:三国故事里有五百多个人物,他们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课后大家继续运用这些读书方法去熟悉更多的英雄人物吧,可以分析曹操与孙权的矛盾,可以比较诸葛亮与周瑜的智谋,还可以感受曹操与关羽的特殊情谊……

(好书不厌百回读,对于经典名著,每读一遍都会有一份新的收获。布置学生去聚焦更多的三国人物,这样的阅读实践能让学生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并内化本节课习得的阅读方法。对小学生而言,反复运用才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之所以让人百看不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绝对不是统一的类型化,作者笔下的英雄并不只是追求单一的完美,他们都是具有多面性的。指导学生学会从多维度认识这些人物形象,这就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行动等细节刻画,感知他们的共性特征;接着梳理各自的典型事例,逐渐发现他们每个人的独特个性;最后仔细品析关键事件,多层次丰满人物形象。经历这样一个学习环节,学生完成了一次对人物的再塑过程,在他们的心中,人物从标签化的形象逐渐立体起来了。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多维度认识人物的方法。在整个延伸阅读的过程中,笔者不仅创设平台,让学生运用曾经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分析人物特征,巩固、提升技能,还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一步步从多个角度来丰富对人物的认识,串联前后的相关事件后探寻性格和命运之间的必然联系。经历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后,学生评价人物的方法会更加多元,赏析人物的思维也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延伸性阅读应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相关联的阅读内容,扩展学生阅读的宽度和深度,搭建螺旋上升的阅读阶梯,完成对文本在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同时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外貌人物形象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奇特的蛇鹫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写好人物外貌
外貌与内在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吴万夫作品《坠落过程》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