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层科技统计工作方法研究

2021-11-22周洪明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6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统计数据台账

周洪明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动力的持续转换,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承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经济功能区,科技创新工作历年来都是洛阳高新区的重中之重,相应的对科技统计信息的需求也比较多。高新区的统计职能部门不仅承担着统计局序列的科技统计工作,还承担着部门统计中的国家高新区和高新区企业统计,科技统计工作比平常县区更加繁重,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比平常县区更多。

从本质上来说,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一直是统计部门的目标。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统计数据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根本保证,也是统计部门权威性的基石,加强基层科技统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基层科技统计数据质量。本文从高新区科技统计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在县区尤其是高新区科技统计工作实践存在的共性问题,探讨加强科技统计、提高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县区科技统计工作实践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一套表“四大工程”的全面铺开,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安全认证技术应用到统计数据生产流程中,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的生产效率也进一步提升。科技统计也随着整个国家政府综合统计改革的不断推进,科技统计工作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也给基层科技统计工作带领了一些挑战和困难,当前基层科技统计工作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环节,需要进一步的破解和改进。

(一)部分企业主要管理人员不重视科技统计工作

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讲,受政府引导和支持,政策扶持等方面相对多一些,技术创新意识较强,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如企业技术中心等,对科技统计工作比较重视,方便向政府单位争取各类科技奖补。而对于很多中小微企业来讲,受资金、意识等方面的限制,科技创新意识明显不足,对研发报表和创新年报的填报自然比较随意。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负责人认为科技统计工作不像生产活动能够给企业创造产品,不像营销部门带来订单的增长,甚至不如公司内部行政和财务等部门的作用,科技统计工作只给企业增加负担没有带来效益,企业配合填报科技年报和创新年报的意愿明显不高,需要反复多次催报才能顺利完成年报工作。以洛阳高新区为例,在前几年开展年度科技统计工作过程中,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工作人员和工作时间反复催报企业填报科技统计报表,才能确保统计上报率达到100%。

(二)企业内部科技部门和财务部门在统计工作上联动性不强

据调查,我区大部门企业的统计工作有企业的财务部门承担,其他县区企业统计工作承担模式基本与我区一致。在企业财务部门承担统计工作的情况下,统计人员搜集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益等方面的数据比较方便,但对科技方面的数据较为困难,需要向科技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填报。但科技统计报表同时也需要生产经营数据,部分企业在填报科技统计报表时,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和科技人员联动性不强,造成企业一套表表间数据不匹配,科技统计报表内部部分指标存在奇异值或者不匹配现象。

(三)企业科技统计人员不稳定影响科技统计报表数据质量

因科技统计工作在狭义上来说无法给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负责人往往指派财务人员兼任统计工作,企业给这些兼任统计工作的财务人员,基本上不发额外的补贴,造成固定负责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非常少,从我区日常统计工作了解,能够干满三年统计工作的企业人员非常少,统计人员经常轮换。但从科技统计对人员素质要求来看,科技报表指标概念比较艰深,部分指标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再加上科技统计报表一年进行一次,在月度没有实践的机会,一名科技统计人员至少需要经历两年的科技统计报表填报实践,才能达到精通的地步。在这种不稳定情况下,企业科技统计队伍整体素质较难提高,从我区的实践来看,在前几年每年都需要花费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查询审核企业科技统计报表数据奇异值和不匹配的情况。企业科技统计人员的不稳定,影响科技统计报表初次上报数据质量。

(四)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合规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部分企业的统计台账不够完善,原始记录需要进一步补充,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中小微企业和刚入“四上”单位库的企业。部分中小微企业会计计账都是代理记账,更不要说建立完整的统计台账和与之相匹配的原始记录。企业成立和进入“四上”单位名录库时间的长短也影响着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的合规性,从我区统计部门对企业进行规范化检查来看,新成立或者新入“四上”单位的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的合规意识不强,进入“四上”单位库两年以上的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比较健全、合规。

(五)科技统计报表指标概念界定模糊,审核关系过于机械

当前科技报表的一些重要指标如研究开发人员合计、研发项目管理和服务人员、研发项目研究开发人员、研发项目人员实际工作时间等指标不是直接从企业现有的资料中取数,需要经过统计人员大量繁复的计算才能得到,这样的数据很容易由于统计人员对指标计算方法的理解差异和计算疏漏而导致错误。在研发费用细分类中的人员工资和直接投入费用计算上,部分企业统计人员经常把车间的生产活动的工资费用和材料费用及相关费用计入到这两项费用,极大影响了研发费用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因指标计算过于繁复,少数有科技活动企业的统计人员为了报表通过审核和节省时间,空表上报科技统计数据,造成研发活动数据漏统。再加上科技报表的部分审核关系过于机械化,没有考虑到具体的实际工作情况,导致部分指标填报的时候仅仅是满足于通过审核,而没有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同时在目前实行的一套表统计报表中,存在跨专业跨时期报表统计同一指标情况,多头统计导致数据衔接不上。在科技年报中,技改项目经费和新产品产值这两个指标,与投资、工业有关月度报表的技改和新产品产值指标重复,报表期间又不能从主体专业报表中取数,加上报送时间差,导致同一指标不同报表数据存在差距。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台账,年度与月度之间,同一统计员对同一指标数据界定不清,从而造成误差。

二、加强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的建议

从前文提出的五点问题出发,结合我区统计实践应用的一些新方法和探索,科技统计工作要更好地为地方政府制定科技管理和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促进经济发展向创新要动力,就必须改革相应的统计指标、完善科技统计制度、构建运作畅通的基层科技统计网络,提高企业负责人的对科技统计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强企业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只有这样基层科技统计工作才能再上一个台阶,科技统计源数据质量更加可靠。

(一)提高企业对科技统计工作的认

基层统计系统应和科技系统加强协调联动。科技系统应引导企业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宣讲好研发加计扣除政策、高企所得税减免政策以及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省市的奖补政策,这些好的政策都需要以统计数据为支撑,引导企业重视科技统计工作。基层统计系统在进行统计培训和统计数据核查的过程中,应联合科技部门共同开展有关工作,比如科技奖补的发放审核认定依据统计数据,以提高企业对科技统计的重视程度。在近两年的年度科技统计工作中,我区统计部门与科技部门联合开展培训和检查工作,统计数据质量和及时性明显提高。

(二)制定合理的科技统计指标和审核关系

科技统计指标应尽量从企业现有的办公资料中直接取得,即使设置的指标不能从企业现有的资料中直接取得,也应该将指标的计算范围尽量的界定清楚,在计算方法上尽量简化,减轻基层人员负担,保证数据的准确。在审核关系的设置上,加强研究,设置的审核关系应灵活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确保数据不因审核关系而偏离实际情况。

(三)稳定企业科技统计人员队伍,加强企业内部协调联动

县区统计部门可以建立企业科技统计人员信息库,要求企业指派科技统计人员时必须选择有经验的而且能够坚持工作两年以上的人员,确保企业科技统计人员稳定。企业内部科技部门和统计部门也应加强协调联动,参加科技统计有关培训时,两部门应同时派遣人员参加,加强沟通交流,确保填报数据准确无误。

(四)提高基层科技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县区统计部门应该线上和线下各种形式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比如通过线下的年度培训会提高企业科技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年度的交流会及时搜集业务共性问题、并帮助解决,促使企业科技统计人员对科技报表指标的理解足够深入、工作流程足够熟练。

(五)加强对基层企业的宣传和执法力度

定期印制统计法律和科技统计小册子下发到企业,定期到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对容易出错的重要科技统计指标重点核查。对于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合规性不足的企业,要求企业限期整改,提高企业基层规范化资料的合规度,夯实企业统计数据质量。

三、结语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下,“十四五规划”前所未有地强调了“科技自主创新”以及相关主题,科技统计也必将承担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建立更加高效规范的科技统计体系,夯实科技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科技统计信息,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全体科技统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统计数据台账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国际统计数据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韩雪峰的“台账”
统计数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