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①

2021-11-22叶华聪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背景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叶华聪

(广东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东肇庆 526061)

1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体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从高校体育教育角度而言,造成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教学模式陈旧与单一是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突出表现为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包括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式学习的地位;体育教师将“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术”作为教学目标,忽视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及终身体育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以现有的教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内容范围狭窄、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多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和练习法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被压抑,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发展缓慢;体育教师以学生的体育测验与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内容,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2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下文将主要探讨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2.1 教学观念改革

信息化教学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秉承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肯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并且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即时沟通。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出个性化、合作化、自动化等特征。学习活动的以上特征要求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2.2 教学目标改革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术”,还包括“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即在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可以看出,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体育领域,而是拓展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化是当前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改革理应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从原来的体育目标到当前的“体育+综合素质”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3 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以纸质的体育教材为主。而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应当以数字化的体育资源为主,它不仅包括数字化的体育教材,还包括其他一切能丰富学生体育知识、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数字化体育信息。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其重要工作是尽快出版适应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新型教材。与以往的体育教材不同,新型体育教材要突出教材内容和信息化体育教学资源的关联度,同时兼具指导学生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的功能。例如,体育教材中的动作技能内容,除了有中文字和图片内容之外,还附有一个二维码链接窗口。学生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教材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该技术动作的教学视频及拓展知识。

2.4 教学方法改革

从可操作性上讲,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4个途径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正式上课前,体育教师可以在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上发布一些有关于教学内容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要求学生阅读与讨论。这样,正式上课后,体育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课前在软件上提出的疑惑与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情境化教学。情景化教学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将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有形的空间内,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体育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情境、游戏情境等,实现教学内容与情境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管理。高校体育教学课时有限,很多体育知识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索与实践。利用信息技术,体育教师可以实现与学生的即时沟通。体育教师可以更加便捷地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同时可以及时地解决学生在课后体育锻炼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运用智能体侧设备自动化采集学生体质健康或运动数据。采取的数据会自动上传到体育教学管理平台,生成学生体质健康或运动数据报告,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随时查看。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距进行针对性教学。

2.5 教学评价改革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有4项内容。一是在学生体育考试成绩统计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更多数据,然后以这些数据为支撑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二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信息化背景的高校体育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做到有效且全面的监管,因此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价,这就需要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因此,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鼓励与指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价。三是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应当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四是制定素质综合评价内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因此其教学评价不仅需关注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行为习惯等。

3.2 提升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

高校应加强体育教师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学习培训,培训目的主要有3点。一是增强体育教师的信息意识。体育教师要能够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对信息有积极的需求;要自觉地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对信息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较强洞察力,能够将信息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善于从信息中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方法。二是提高体育教师的信息能力。高校应提高体育教师通过网站、教学云平台、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获取、加工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三是增强体育教师的信息知识储备。高校应加强体育教师对信息基础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4 结语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信息时代,高校体育教学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已经不能满足高校体育教学自身发展及学生体育学习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应当高度重视信息化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在具体工作中,高校应在体育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建设体育教学资源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背景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