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

2021-11-22周智超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1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就业指导毕业生

文/周智超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大学教育从传统的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从客观上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宏观层面上,高校的扩招政策使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涌入劳动力市场,造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但是,高校的扩招也意味着每年的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据教育部官方数据,202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为874万人,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909万人。庞大的毕业生群体涌入就业市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劳动力供求关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经济结构改革的加快,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相对于当前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造成目前社会上“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现象。面对如此严峻且多变的就业形势,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一)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高校学生就业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原先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统包分配”制度,毕业生在毕业后凭着报到证到分配的单位报到上岗,“大学生”身份作为金字招牌,不存在“毕业即失业”的问题。随着1995年“统包分配”制度终止,“双向选择”制度开始实行,毕业生可以自主寻找心仪的工作单位,而用人单位也能够按需招聘人才。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飞速发展,用人单位快速提升的用人需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随之显现。在近两年中美战略博弈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双重“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新增就业岗位大幅缩水,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一方面,“互联网+”背景下,新兴行业的崛起伴随着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萎缩,社会对劳动资源的现实需求与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不能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形式传播的大量信息被学生选择性接受,部分大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工作有着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教育及管理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高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以及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自然需要承担起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作用。从目前来看,高校开展学生就业教育主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学生就业教育具有明显的互联网时代特征。网络传媒的日趋发达使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使得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能够从互联网资源中获取最新的用人需求,及时地调整课程设置。

(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大学生就业教育随着“统包分配”制度的终止和双向选择就业的施行而兴起,其课程开设相对于其他传统教育课程较晚,但其教学模式更容易融入新时代特征。通过校内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现阶段的就业环境,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自身情况、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其职业发展决策提供理论方法。同时,高校开展学生就业教育,也有助于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就业问题,不至于在焦虑状态中迷失方向[1]。

“互联网+”背景下,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为目标的高校就业教育,在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后,其课程安排呈现出一定的系统性。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高校就业教育指导课的课程结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互联网+”背景下,得益于日趋丰富的在线课程内容,“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逐渐成为了就业教育课堂上的常规手段,传统授课形式中常规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界限被打破,具有互联网特色的课程结构逐渐成熟;另一方面,其课程内容设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多媒体教室的逐渐普及和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使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并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讲授,实地考察、企业实习、模拟运营、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等授课形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体系化的重要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形式、明确职业规划、找准职业定位。

(三)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不仅是一所高校就业教育成效的直观体现,更是一个专业乃至一所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好坏的重要参照。在高校评价系统中,就业率是上级考核高校的关键指标,在社会声望上,专业是否容易就业是众多家长及学生决定是否报考的重要因素。由于受互联网信息传播特征的影响,就业率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专业乃至一所学校在社会舆论中“好”与“坏”的评价。

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广泛性首先体现在就业相关课程的开设范围上。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高校逐渐认识到了就业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国内不同办学层次、不同专业特色的各大高校均开设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相关的课程,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够接受系统的就业教育。为了突出课程的重要性,引起任课教师及上课学生的重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一般为必修课程。就业教育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广泛开展就业教育也切实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素质和就业意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其次,由于各高校对就业教育的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不同,就业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身份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课教师、就业辅导员等均可在就业教育课程中承担任课教师的角色。其中,院长或系主任在就业教育中往往从整体上对专业的人才培养出口进行介绍,而就业相关的实务部分则由任课教师或就业辅导员完成。

二、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现状

(一)课程结构和内容不合理

从目前各高校就业教育与管理的现状来看,其课程存在普遍性的结构和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首先,从课程结构来看,大多数高校在开设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相关课程时,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规律,课程理论教育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推进,即课程的结构设置完全参照传统的理论课程。但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就业教育与管理如果遵循传统理论课程的结构设置,就会与迅速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从而无法达到该门课程的开设目的;其次,从课程内容设置来看,受限于课程配套资源及课时安排等客观因素,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教育往往以课堂理论教育为主,企业模拟运营、合作企业考察、专业对口岗位实习等实践内容缺失严重[2],导致学生对职业发展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理论阶段,缺少专业实践经历会使得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出现认知偏差,从而误判自身职业定位,反映到实际求职及工作环节,就是出现了大量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用人单位可提供的薪资待遇与工作环境与预期差距巨大,出现了“缓就业”现象。另外,就业心理教育也是就业教育课程内容中经常被忽视的一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迷茫、焦虑乃至恐惧的情绪。若就业教育课程中缺少心理教育,会使学生难以克服就业心理障碍,产生逃避就业的心理。

(二)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是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关键角色,任课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授课质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暴露出的第二大问题是专业师资力量的缺失。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经过专业就业培训的专职教师数量偏少,不足以承担高校中所有学生的就业教育与管理,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由于就业相关师资数量不足,部分专业课教师乃至行政人员会“兼任”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不少任课教师存在着自身求职就业经验不足、不熟悉所教专业学生就业出口等问题,很容易导致指导教师在进行学生就业教育过程中照本宣科,从而达不到课程设置的最终目标的情况;第二,部分任课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就业倾向和就业心理的差异化,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就业教育的重点方向,授课内容单一,导致就业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第三,许多教师本身没有创业经历,同时也未接受过系统的就业创业培训,在就业教育的创业指导部分无法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经验指导;第四,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指导教师在开展学生就业教育时,容易出现不掌握就业形式、不了解社会需求、不更新知识体系、不了解就业政策等现象。

(三)缺乏专业的教育理论指导

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传统的专业课程往往能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为整个学科提供指导作用。由于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在“互联网+”背景下,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处于动态变化中,这就导致了高校的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体系也会随之变化,从而难以形成一套成熟而稳定的教育理论[3]。

首先,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教育大多以引导本校学生就业为目标,很少从学科发展的高度去探索就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从现有情况来看,高校的就业教育理论体系发展缓慢,在社会发展速度远超以往的互联网时代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这就难以帮助学生有效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式。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目前就业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往往是从某一专业或某一办学层次进行细分,很少对高校的就业教育与指导理论进行宏观总结,这就意味着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目前的就业环境。其次,虽然许多高校在多年前就已经将就业教育引入自身的教育体系,并且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负责学生的就业教育,但由于各研究团队实力参差不齐且相互间交流合作较少,所以,目前仍然没有形成能获得广泛认可的指导理论体系,导致当前的就业教育仍以指导教师的个人经验为主,课程的标准化、理论化程度较低。

三、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调整课程结构设置,强化科学性

调整课程结构设置,提升就业教育体系的科学性是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方向。

首先,高校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优化就业指导课程的结构设计和内容设置,突破传统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加强就业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就适当融入就业理论教育,在之后的创业基础课、就业指导课中合理穿插实践环节,不仅能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进而更好地掌握就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其次,高校需要对就业教育课程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应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倾向的差异,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积极联系实习岗位,引导学生在拟真环境中深化职业认知,理性思考自身职业定位,从而合理调整职业规划;最后,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提升就业心理辅导内容的比重,帮助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手段,对就业焦虑、就业恐惧情绪明显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4]。

(二)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体现专业性

高校需要重视就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升任课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强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高校内部需要打通新老教师经验交流的渠道,尝试推行新的任教师导师制。积极组织内部培训会议,邀请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教师为新任教师传授相关授课经验,从而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高校之间可以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借助互联网“云会议”手段,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的学科理论进展;再次,在特定的就业教育环节中,邀请当地就业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开设专题讲座,从更宏观的角度对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进行讲解,确保教师队伍能够及时掌握就业环境的变化[5]。同时,高校还可以邀请不同行业的杰出校友担任就业指导嘉宾,作为学校就业教育团队的有力补充。在各行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一线工作者,对于所在行业的相关政策、工作内容和招聘要求有更深入的了解,可对学生进行更细致的就业指导;最后,高校也需要建立起任课教师的考核制度,对就业指导教师在就业形式、就业政策、就业实务及就业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进行考核,从而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三)建立大数据平台,提升理论性

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变化的就业市场下,传统的理论研究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前的就业指导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高校应摆脱传统理论研究的路径依赖,尝试以“互联网思维”解决“互联网问题”,从而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性。

借助迅速发展的大数据平台,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库,横向上全面录入学生自入学以来的学业成绩、实习表现,纵向上打通相同专业、相同类型高校的数据共享,进而引入人工智能分析手段,对大量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和职业成长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在对大量学生就业数据进行科学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指导教师能得到更为客观的理论依据,这在客观上比任课教师依靠个人经验进行理论归纳总结要科学得多,进而能切实提升就业教育与管理的理论体系,完善就业指导教育的理论体系。

四、结语

“互联网+”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社会形态,它的出现改变了不同行业的发展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新增就业岗位并不能完全匹配和满足人数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就业教育与管理,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形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目前,高校的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可通过调整课程结构设置、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建立大数据平台等方式,促进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就业指导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