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法治框架下的总分馆体系建设研究

2021-11-22岳池县图书馆杨岚菀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期
关键词:分馆总分广州市

文/岳池县图书馆 杨岚菀

一、关于总分馆体系

随着民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使得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设施的建设工作,然而既往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想要实现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的中心区域以及街道等社区都拥有巨量的藏书、宽大的场馆,这对于图书馆的建设而言带来非常大的挑战。通过在提出总分管机制概念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建立总分馆模式,能够极大程度地解决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所谓的总分馆机制就是以若干“总馆”,即中心馆为枢纽,连接起一定数量的“分馆”。图书馆通过开展这个方面的建设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降低服务的成本,还能够将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中较为特殊的资源实现最大范围的利用,对于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有重要意义。

但是图书馆开展总分馆体系建设工作,需要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各项重要建设工作都需要在法治框架下实现,保证其建设的正确性、有效性。

二、图书馆法治框架下的总分馆体系建设分析

(一)明确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机制。《公共图书馆法》明确地提出了我国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管理机制。其不仅明确了我国县级以上图书馆作为总馆的法律地位,另外还提出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均需要重视图书馆总管的建设工作,尽可能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实现,每一个县城均有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另外《公共图书馆法》还明确指出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图书室的建设地位,要求其作为县级图书馆的分馆或者服务点,进一步做好图书馆总分馆体制建设工作,通过利用这种模式实现将我国的基层图书馆均纳入公共图书馆体系工作中来,不仅能够有效盘活基层图书馆闲置的资源,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分馆的作用。

(二)明确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目标。在《公共图书馆法》的框架下,其明确指出了我国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工作需要重点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是积极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县级以上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工作,这是因为,随着我国整个信息技术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加上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建立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图书馆体系能够实现更多资源向分馆以及服务点的流动,更有利于推动县级以上图书馆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加大通借通还的服务范围,有效保证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向下延伸。

(三)明确图书馆总分馆职能分工。在《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规定了“总馆应当加强对分馆和基层服务点的业务指导”,该规定明确指出了图书馆总管的职能。从另一种角度分析,也可以将此规定作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最低要求之一。而从地方角度而言,其赋予了图书馆总馆更多的职能。例如包括对分馆的管理、采编、物流配送、服务等,通过实现总馆与分馆的合理调度与管理工作,有效保证总分馆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图书馆法治框架下的总分馆体系建设——以广州市为例

广州图书馆在以“立法先行”作为突破性提升的根本保障。2015年5月1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2015年底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并且制定了市、区、街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用法律规范的方式,为政府如何保障图书馆投入、保障多少提供了可操作的标准和路径。《条例》制定的各项标准,经过严格、严密的科学论证,充分考虑到广州市以及市内各区的实际情况。

该《条例》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广州市内不同级别的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具体的工作内容。对于如何更好地保障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建设标准等提供了更加详细且明确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广州市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广州市的具体情况,为进一步保障广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广州市不仅积极制定并印发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了广州市图书馆建设工作。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以来,广州市积极立足于该法案,通过采取多项手段,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在这个方面的建设要求。可以发现,在现有完善的图书馆法治框架下,广州市通过多年的发展经验最终构建且向社会呈现出一个图书馆法治框架下的完善的总分馆体系。

实际上,早在2012年,广州市就明确了关于打造图书馆之城的目标。为达到该目标,广州市采取多方面的手段加强该方面的建设工作。也正是因为有相关政策及法规上的支持,使得广州市在规划与建设图书馆之城的过程中,实现了多个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广州在打造“图书馆之城”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总分馆制度的作用,并将其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其中“总分馆制”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重要价值。

在推进总分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广州市政府积极发挥出自身带头作用,通过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的社会多个方面力量在图书馆之城这个工作之中的投入,其中广州市创新式的采用制度法制化的模式,有效推动图书馆总分馆制体系的建设。

而为了推进总分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广州市近些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加强对市、区、街镇图书馆设施建设。正是基于法制框架下的广州图书馆分馆制,使得广州市的基层图书馆设施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针对区、街镇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2017-2019年,广州市财政累计投入1670万元,各区相应提供配套资金,扶持63个街镇图书馆和23个市民书房新建改造,有力推动了全市公共图书馆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广州市各层级图书馆在积极响应《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建分馆工作指引》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加强文化与教育的结合、文化与商业的融合、文化与企业的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完成图书馆之城工作的目标。另外,广州市还积极与社会性质的图书馆合作,将其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内部中来,通过采用统一的规则,进一步扩大了广州市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广州市还创新式的将书店、企业园区等部分作为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的内容之一,使得整个广州市图书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法》为我国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建设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与法律保障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为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另外在具体开展总分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县级以上图书馆的服务强化以及服务延伸,注重县级以下图书馆的职能明确,确保图书馆服务能够延伸到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图书室,加强我国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分馆总分广州市
广州市福昌种畜场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文山书海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