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研究

2021-11-22吉海霞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图书档案管理

吉海霞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高校学生的学习节奏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校学生在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时总是希望通过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径。因此,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就应该更加的先进化、科学化、快捷化,但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模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可以有效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对传统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创新,是将图书馆档案管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可以使高校学生的信息获取更加快捷、方便。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一)充分满足高校管理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通过图书馆获取需要的知识,所以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更需要与当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接轨,从而在图书档案信息获取中更加的便捷快速。当代互联网的普及使社会各行各业逐步的迈向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因此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真正的使图书档案管理实现数字化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管理,图书馆对现有的书籍与资源及时的进行整合,对缺少的书籍与资源及时的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高校学生提供服务。

(二)有效提升图书资源管理效率

很多高校还在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利用图书管理员人工的对现有的书籍进行分类、标号,所以这种的管理模式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与物力。因此,对图书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图书进行整理、标记,这样可以节省大量对图书档案的管理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图书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用于精细化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使图书管理服务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是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对图书进行整合、更新、汇总,这样在每次使用时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进行检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有利于实现图书的资源共享

数字化互联网技术可以使我们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使信息不再处于一个封闭状态,而是随时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高校内部的图书资源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数据的更新较慢,这样高校学生对于最新的知识与信息无法第一时间进行了解与学习。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可以将其他高校图书资源有效整合,从而满足所有高校学生对知识与信息的需求,使图书资源得到共享。

二、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部分人员他们运用传统模式进行管理,他们认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加重了对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负担,导致数字化技术与图书馆档案管理实际工作的联系不够紧密,这就使得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更喜欢通过传统管理方式对图书馆档案进行管理分类。在日常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所使用的数字化辅助手段较少,没有认识到数字化对于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这非常 不利于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以上问题都是因为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数字化技术认知与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因为大多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高,所以对于数字化技术知识难以掌握与接受,导致很难有效使数字化建设在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运用。

(二)管理人员综合水平不足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分配与选聘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体制管理规定进行,因此,无法由高校自由选聘与淘汰人员,但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发展速度较快,这就使得很多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表现出综合水平不足,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是掌握传统的管理方式,但在当今社会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无法胜任相关工作的内容,从而导致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受到制约。

(三)用户数字化运用及操作较差

现在人们还是习惯于纸质图书档案管理的使用模式,所以高校教师与学生在查阅书籍的过程中还是习惯沿用传统的方式。虽然现在已经有一部分高校学生开始使用电子图书档案,但有些用户因为对数字化图书档案检索方式的操作较差,十分影响使用的感受,这对于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十分不利。

(四)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模式的建设,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作为其进行管理的基础,但现在许多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与规范,这就使得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因为对工作的内容缺少一定的工作规划,使归档工作无法及时的开展,就使得资料、信息、书籍的存储与收集会出现书籍流动率低、范围过载等问题。缺少完善的工作制度也会使得相关的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受到不小的制约,忽视纸质图书资料的管理、信息化档案建设不全面、数字化资料的质量较差等问题。

三、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想要得到增强,首先必须对数字化管理加以重视,这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建设水平有着巨大的影响。现在我国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对图书馆档案管理实施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这就使得许多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不断提升。因此,高校对于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意识的不断增强,促进了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逐步完善。

(二)增强工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水平

数字化图书馆档案管理需要通过人力资源作为基础,并且与互联网数字化发展进行融合,积极培养出优质的数字化人才,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的选聘机制,使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与工作能力都可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理念,对数字化信息平台的操作技能有所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及时对自身在工作中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纠正。高校也应当对相关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不定期的组织学习与交流,使相关工作人员提升自主学习图书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主动性,使其工作能力与数字化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三)增强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性

目前我国高校对图书、资料的借阅需求不断提高,借阅的数量与质量都有着巨大的进步,封闭式的图书资源管理模式不仅使得用户的借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大量的图书、资料也无法得到有的利用。图书馆档案数字化资源共享可以使管理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促进图书馆档案管理得到共同发展,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对图书、资料的多元化需求。

(四)完善数字化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通过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来看,数字化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是其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通过对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整体标准、制度的制定,加大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网络资源的联合共建,按照不同阶段与专业划分出发展的阶段,使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资源充分的进行利用,最终为加快图书馆管理数字化建设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数字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高校图书馆管理通过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优势,构建出数字化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升工作质量与服务的满意度,因此,我们可以真正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持续发展。但是在数字化运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图书馆档案管理模式的影响,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在运用数字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使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因此,各大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当积极提升图书馆的共享性,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水平,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工作的目标得到实现。■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图书档案管理
图书推荐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