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导入设计

2021-11-22秦子琪

小学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谜语课文阅读教学

⦿秦子琪

“导入”,又叫“导课”,是新的教学内容或者活动开始时,教师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实际教学的前奏,是一堂课的前言。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始环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导入的意义

导入设计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目标的达成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就像一剂强心剂,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思维,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精心编排的导入设计,能在轻松、欢快、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可把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融合到导入设计中,做到有的放矢的教学,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也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与学习系统。

二、导入的方法

(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又称开门见山导入法,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简洁的语言直接交代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直奔课程主题。此法不拐弯抹角,节省课堂时间,迅速进入课堂教学,但其趣味性不强,让课堂失去活力,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平乏无趣,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更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二)由知识层面导入

1.复习导入

大多数教师称之为温故知新导入法。首先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再与新授知识进行关联,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内容。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用旧知识去唤醒回忆,再联系新知识,这样方便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类与记忆。在进入新课《古对今》前,教师就可联系先前学习过的《对韵歌》来设计导入,通过韵文的关联,开启课堂。

2.背景导入

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名家名篇,这些作品要么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要么有特别的艺术价值。若在学生不了解写作背景的情况下便进入课文,将会使教学脱节,故教师对作家的写作背景做适当介绍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讲授《少年闰土》时,教师可将鲁迅先生生平简单讲述,让学生了解先生的创作背景,再去阅读课文就容易多了。

3.解题导入

有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课文的标题,常常以课题为切入口,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就可分析课文的标题,并启发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标题出现了两个地点,分别是什么?紧接着让学生讨论在百草园里能做什么?在三味书屋里又做什么呢?为什么要用“从……到……”连接这两个地点呢?稍做分析之后,教师可开始完成教学。这样的导入既简析了课文,又让学生进入课堂,一举两得。

在运用解题导入时需要注意的是,分析的文章题目一定要耐人寻味,不然无意可解。教师还要对标题的内涵有一定自我认识,万万不可将导入替代了对课文本身的分析。

(三)由情感层面导入

1.情境导入

特定的情境,产生特定的情感。特别是在诗歌、散文的阅读教学当中,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主观情感与文本情感之间的桥梁,使得学生在这种情景的熏陶中更能体会课文作者的真实感情流露。如教学《天净沙·秋思》一诗时,可以播放凄美的音乐,辅以声情并茂的朗诵,通过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等意象,着力渲染秋天万物寂寥的悲伤气氛。让学生由景入境,由境生情,由情舒意,要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

(四)由兴趣层面导入

1.谜语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运用谜语导入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谜语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咏雪》这首诗,上课开始时,先出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学生们都会主动去猜,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当学生猜出谜底之后,再学习诗歌。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有利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去学习课文,并且调动学生兴趣,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2.故事导入

在实际教学中,每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兴趣都会特别高。教师若能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教师向同学们讲述贝多芬贫困、疾病、失意、孤独的一生,28岁他的听力开始减退,48岁就什么也听不见了。即使这样,贝多芬仍然进行着音乐创作,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这样的故事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从而更好地进入课文。

一节成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就像一座充满丰富知识的宝藏,成功的导入设计,无疑是打开宝藏的钥匙。好的导入,就好似一块磁铁,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

猜你喜欢

谜语课文阅读教学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背课文的小偷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识字谜语
谜语
谜语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