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应用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2021-11-21张文玲

人才资源开发 2021年21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专业

□张文玲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中提出要调整优化适应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医学教育专业机构,加快健康管理人力资源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健康服务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一方面的人才资源比较稀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对应用型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得其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会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探讨高校应用型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以期能够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

一、引言

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健康服务行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上对这一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甚至在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我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要对相关的健康政策进行完善,争取为人民提供覆盖范围更广更全面的健康服务。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建设健康中国,更好地满足社会上对于这一方面人才的需求,我国的众多高校有必要对这一方面足够重视。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早期阶段是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设立健康管理专业,在这一阶段,这些专业主要是医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并能够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健康管理实践中的人才。在2016年,我国教育部第一次批准了开展健康服务与管理的5 所本科院校,到现在为止,已经扩大到30多所,在这些高校中,主要是医药方面的高校,另外还有少量的体育院校、理工院校以及综合性的院校。这些学校大部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他们的健康管理技能,将他们培养成应用型的人才。他们的人才培养有很大的相似性,其所设立的学科都属于管理学的范畴,最终也都是授予学士学位,也都是采取四年制的学制。

在现阶段,由于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正处在一个刚起步的阶段,健康服务与管理这一方面的体制建立还不完善,各高校对这一专业的定位还不明确,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设置也不合理,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这都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新方式对我国的健康服务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一)专业定位

根据《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健康管理专业的定位是要立足本地,面向全国,使其不断朝着医工结合以及医养集合的方向发展,力求培养的学生能够有健全的人格,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一些理论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将他们培养成具有无限潜质的健康服务与管理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方向

在现阶段,我国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社会上的一些养老机构、医院、体检场所以及健康管理公司等,主要涉及的工作内容有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以及健康咨询等。近些年来,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国内外健康险的快速发展也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一变化也对健康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就有必要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特点以及社会上人才的需求,考虑增加健康保险的就业方向。

因此,高校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要能够适应当前我国健康管理的模式,要能够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向全面发展,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比较好的沟通能力,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掌握医学以及管理学的理论,掌握健康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医疗卫生的相关企业单位从事健康企业管理工作。

四、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设置

(一)课程设置

结合当前产业人才市场的调查,高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才能够继续学习健康管理的相关技能。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为学生开设医学、管理学以及信息学基础相关的课程,为学生们健康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健康管理以及健康评估等课程的开展,逐步培养学生的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通过健康企业管理以及健康保险方向等模块的拓展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培训。另外,高校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充分结合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以及社会上不断变化的需求来为学生设置一些选修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最大限度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在这一专业的所有课程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所占的比重最大。

(二)实践环节设置

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实践技能培养应该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点来开展。因此,高校健康管理专业应设置学生的实验教学比例不得低于50%。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为期数周的实习(见习),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寒暑假可安排创新创业实践的相关内容,在第三个学年的寒暑假,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模块内容进入社会上各种健康管理企业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实习(见习),了解健康管理企业的经营环节,以便于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知识,有效地提升健康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在最后阶段,第四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学校要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前的实习,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尝试着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掌握健康管理和服务的具体工作环节,更好地理解健康服务行业的工作特点。

五、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健康服务管理对推进我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人才短缺,而且存在这一方面人才培养不合理的情况。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没有确定合适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缺乏与市场需求的衔接性,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阻碍了健康中国化的推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各高校就有必要探索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的科学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健全相应的人才评价制度,为健康服务行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优化创新专业课程体系

高校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创新培养的过程汇总中要特别注重对课程体系的优化。首先,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一些特色,依据自身的一些特色以及社会上的实际需求来建设相应的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其次,要适当增加实验课的比例,对于医学专业特色课程确保每三节课程中就能够有一节实验课。实验课程既要涵盖校内实践还要涵盖校外实习,充分地结合社会上不断变化的需求来对相应的课程做出调整。

(二)创新培养方式以及人才评价制度

高校在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中,还要注重对人才培养的手段进行创新,这同样也是创新教学的表现,以此来实现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运用开放式以及渐进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这对人才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依照制定的教学目标来安排相应的教学环节,简单来说就是从校内简单实践到校外实习的过程。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培养人才,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二者之间的资源流动,更好地培养人才。在此基础上,再对这一方面的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只有实现科学评价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人才的全方面素质。因此,高校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结合这些信息发现自身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这一方面的建设,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方法。

(三)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

健康服务管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信息密集型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依靠大量的数据信息,针对不同的健康服务对象,要有针对性地对其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确保健康服务工作能够真正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健康服务行业在进行整体规划的时候,必须按照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实际需求以及特点来选取相应的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模式,保证这一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大量的信息作为支撑,运用智慧健康信息化来提供服务环境,根据服务管理相关规范来组建健康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团队,依托高度信息化的环境对健康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人才进行科学细致的培养。充分运用信息化创造的优势来提升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活力,为我国的健康服务与管理行业培养更多新的应用型人才,有效地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六、结语

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健康服务管理事业正在以一个很快的速度发展,这对于我国健康服务行业的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能够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高校有必要对这一方面产生足够的重视,充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现状,创新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专业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部分专业介绍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