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视角下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1

体育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体育产业山西省

付 奕 于 芳

全民健身视角下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付 奕 于 芳

(中北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分析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和阻力,提出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路径:调整体育休闲产业整体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体育休闲基础设施,提高体育公共资源利用率;促进体育休闲活动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加快体育休闲产业专门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助推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依据。

全民健身;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路径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提出[1],标志着我国体育发展方式从“金牌体育”向“全民体育”的转变,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走向,即合理开发和配置体育资源,为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健身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国家相继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从国家层面,将健身休闲产业确定为践行‘健康中国’的核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并提出“提高健身休闲、竞赛表演等服务业在体育休闲产业的比重,壮大区域特色体育产业[2,3]。这一政策为经济转型期的山西体育休闲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将体育休闲产业培育成支柱性产业,以促进产业转型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体育休闲产业是指与休闲体育活动相关的产品、服务及经营活动,该产业拓展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与地区经济、场地设施、消费水平及休闲意识等密切相关。“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作用日益提升,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本文在“全民健身”战略视角下,了解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规模、结构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和阻力,探讨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路径,为助推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借鉴。

1 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分析

伴随国家及省级政策的助推,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产值和相关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整个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初具规模。但在统计年鉴中,针对体育休闲产业的统计数据不足。因此,我们综合选取山西省统计年鉴、山西省体育局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公报及山西省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公告,分析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规模及结构特征。

1.1 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增长速度较快

山西位于中国华北,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能源重化工基地,年常驻人口达到3702.35万。近年来,伴随山西经济的稳步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助推消费结构升级,由“生存型”消费向“体验型、个性化、多元化”消费转变。2015年,山西省人均GDP为35094.7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54元[4],达到休闲产业爆发式增长的临界点(3000美元),体育休闲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据《2015年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公报》显示,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总产值134.59亿元,其中当年增加值估计为58.52亿元[5]。2012年~2015年三年间,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增速远超同期GDP,年均增速达到19.7%。但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0.4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

2015年之后,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带动和“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举办的有力拉动下,2018年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较2015年显著提高,增幅达到1.09倍和1.10倍,占GDP的比重增加0.31%,居全国前十、中部地区第二。体育休闲产业固定投资额逐步提升,根据山西省统计年鉴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来看,2018年体育休闲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较2015年提高2.47亿元,达到30.52亿元,占行业总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较2015年明显提升,达到0.50%。这些数据都充分显示这说明在政策的支持带动下,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规模在不断提升,增长速度加快。

1.2 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形成多元化产业体系

伴随山西省经济转型脚步的加快,体育休闲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态势。2015年,在综合考虑现阶段我国体育活动特征、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对《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进行修订,将体育休闲产业分为三个层次和11个大类。从层次分布来看,2015年山西省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设施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5.34亿元、11.2亿元和2亿元,占整个体育休闲产业增加值依次为77.5%、19.0%和3.5%[6]。

1.2.1 体育服务业

体育服务业作为体育休闲产业的主体部分,其发展程度标志体育休闲产业发展水平。从体育服务业内部分类来看,山西省体育服务业产业中,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CPXS)增加值所占比重为36.2%,达到21.26亿元;其次为体育场馆服务(CGFW),体育场馆服务增加值达到7.33亿元,占体育休闲产业增加值的12.5%。而健身休闲活动(JSXX)和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产业增加值较低,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自“十三五”以来,山西省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得到了改善,组织或举办各种体育赛事,涉及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三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在这些体育竞赛对山西场地设施建设、体育竞赛表演发展、体育休闲健身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1.2.2 体育用品制造业

2015年山西省体育用品制造业(ZZY)总产出33.94亿元,其增加值11.15亿元,较2012年的9.34亿元增长19.37%,占体育休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但仍显著低于全国同期水平。相对于发达省份,山西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规模和数量均不占优,竞争力不强。目前,规模和知名度较大的企业是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山西省第一家健身器材制造商,其产品涵盖各种力量训练器、综合训练器、健身路径器械等600多个品种的健身器材与设施,年营业额达3亿多元,利税1600万元。2011年、2017年先后被授予“文化体育产业基地”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称号。其中,“太空健身车”“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均为该企业研制,销售区域遍布40余个国家和地方。

1.2.3 体育设施业

2015年山西省体育设施业(SSY)总产出8.84亿元,增加值为2.02亿元,占体育休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较2012年的3.07亿元明显下降。从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2014)来看(表1),山西省体育场地63715个,较上一次普查(2004)增加4598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也由0.82m2增至1.29m2,但仍低于同期全国人均场地面积。也低于同期全国水平[6]。201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多措并举,扩建场地设施,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高至2m²[7]。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举办,山西省各区域场地设施有了显著改善,2018年山西省体育场地数量和面积较第六次普查分别增加47.11%%和44.76%,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至1.83m²。借助二青会,山西省11地市完成了59个场馆升级改造,并计划建设集赛事活动、健身休闲、健康养老、文化教育、文旅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体育产业综合服务区,为体育休闲产业战略转型提供必备条件。

2 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动力和阻力

2.1 动力

2.1.1政策引领,促进健康发展

自2015年来,为加快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国家、省政府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印发,使山西省认识到体育产业发展对于资源型的经济转型的意义,应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多主体协同发展[1]。2016年《山西省“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在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应结合省内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区域特点,引导体育与文化、旅游、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消费”[8]。2017年《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构建系统的健身服务体系,推动休闲体育设施建设,促进‘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推动‘健康山西’发展战略的落实”[9]。2021年《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全民健身的角度,提出“增加体育休闲设施的建设,协调大型体育场馆资源开放利用,促进“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10]。在政策红利、消费升级等推动下,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迎来理想的发展空间。

2.1.2 消费升级带动的内需激增

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综合因素,会不同程度影响体育休闲产业的规模和速度。“十三五”以来山西省经济发展状态表现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2019年山西省生产总值17026.7亿元,较2018年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至45724元(6840美元),超过休闲产业爆发式增长的临界点30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28元,较2018年增加1838元,增幅达8.36%[11]。经济的稳步增长保证山西省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成为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

2.1.3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

山西省居于太行山以西,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山川、河流,被誉为“中华古代文化博物馆”“表里山河”等称呼,拥有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1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著名的太行山峡谷、介休绵山、运城壶口瀑布、北岳衡山、交城庞泉沟、晋城蟒河等享誉盛名。山西省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刻的文化渊源衍生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晋北、晋中及晋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特色,其中晋北以秧歌为主,晋中和晋南地区以花灯和锣鼓为主。

2.2 阻力

2.2.1 企业规模有限,市场集中度较低

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总体水平较低,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较发达省份体育休闲产业规模来看,发展规模还是很小,没有达到一个影响国民经济较大的行业地位和规模。自2015年以来,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占GDP的比重最高仅达到0.77%,远没有达到影响山西经济的产业地位。体育休闲企业规模、企业影响力不高,缺少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尚不能满足产品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在职业俱乐部建设、健身培训及竞赛表演产业方面有所提升,但尚不成熟。

2.2.2 体育场地区域分布不均衡,场地类型构成不合理

体育场地数量与类型是决定体育休闲产业的必备条件。2018年山西省体育场地和面积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至1.83平方米,但从山西省各区域体育场地设施配置水平来看,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体育场地设置配置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及北部地区,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中心多建于中部地区。此外,各类型场地占比差异较大,2018年数据显示,在82种主要体育场地类型中,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乒乓球场、田径场地、羽毛球场,占总类型的86.1%。,而排球场、游泳场、滑雪场地、滑冰场地等其他类型场地仅占13.9%。

2.2.3 体育休闲产业结构不合理

尽管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增速较快,但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更多偏向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2015年增加值达到21.26亿元,而健身休闲活动发展速度缓慢,增加值仅为1.68亿元,占体育休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相差较大。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相关研究显示,健身休闲为主的相关体育服务业所占比重的高低,可反应体育产业的发达程度。除健身休闲活动外,山西省体育中介服务发展也很落后,增加值仅占整个体育产业增加值的0.2%。目前,山西省职业球赛较少,体育经纪行业极不发达,缺乏从业资质和国家认证的体育经纪人,需要从人才引进和培养入手,加强行业制度和体系的完善。

2.2.4 体育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度不高

体育休闲产业本身所特有的属性,使其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有较强的关联性,尤其是旅游,文化产业。近年来,体育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脚步在逐渐加快,形成诸多体育旅游产品,如太行山大峡谷攀岩、五台山朝台、庞泉沟峡谷漂流等体育旅游项目。但2015年,山西省旅游产业收入高达3447.5亿元,但体育旅游产业收入占比较小,尚未形成良好的融合体系。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外,山西省还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文化地区,拥有种类繁多的民俗体育,但很多民俗体育由于缺乏传承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体育休闲产业缺乏对民俗体育产品的开发,缺乏区域特色体育文化产品。

2.2.5 体育休闲产业专业人才不足,影响产业发展

政策红利和消费升级等因素推动下,体育休闲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但其经营和运行需要与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人才。数据显示,2015年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相关人才为4.58万人,且多集中在健身体育运动领域,但精通休闲、娱乐、管理、运营等专业的人才不足。目前,体育院校人才培养集中在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等专业领域,较少涉及体育经营管理、体育中介服务等专业人才培养。截止2017年3月,国内体育类及综合类开设体育休闲专业的学校不足100所,仅为64所。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应加快对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3 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路径

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省的优势在于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民俗体育文化,是发展体育休闲活动的基础,但欠缺也很明显,由于起步晚,经济水平、配套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积极探寻切实有效的发展路径,引导体育休闲产业的健康发展。

3.1 调整体育休闲产业整体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坡,地形高低悬殊,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环境、温度差异较大,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因此,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1)依据经济及区域特色,合理布局体育休闲产业门类。如山西省中部地区和晋南地区,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密度大,可将体育休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和培育;晋北地区经济水平偏低,可适当发展户外体育、民俗体育等体育休闲项目;(2)山西省各个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在选择产业门类时应避免雷同。南部区域气温高、水资源丰富,可发展水域性体育休闲项目,北部地区高寒、冬季漫长,可着重发展冰雪类体育休闲项目。依据山西省各区域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布局体育休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体育休闲产业在各区域的良好发展。

3.2 完善体育休闲基础设施,提高体育公共资源利用率

体育场地设施是休闲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区域分布失衡、类型构成欠合理是山西省体育休闲发展的制约因素。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及自然环境等条件进行调研,科学布局区域性休闲体育。依据群众对于健身休闲项目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及区域体育休闲产业情况,改进及建设当地体育场地设施,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率,以达到更优的经济、社会效益。统筹安排各级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场馆(地)设施,有偿或无偿向社会开放,有效补充公共场地设施的不足。此外,在加大财政投入和体育彩票销售的同时,拓宽经费筹措渠道,鼓励和引导企业及个人投资体育休闲健身场所,为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休闲娱乐和健身提供满意的场所。

3.3 加快体育休闲活动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户外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民俗体育文化,但利用和开发状况明显不足,其原因就在于文化与旅游资源缺少一个联动载体,而体育休闲活动则兼具文化体验和观赏式体验,通过文化旅游这一载体展现出来。依托山西省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开发适合旅游者参与带有节庆娱乐休闲性质的产品,如龙舟赛、攀岩、自行车及定向越野等赛事,突出赛事体验、文化体验、旅游体验和情感体验,让体育休闲活动与文化、旅游在特色内容上深度融合。

3.4 加快体育休闲产业专门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体育休闲产业发展涉及领域众多,且各领域间又相互依托,致使其人才需求特点上表现为既“专”又“融”,除了具有组织协调等基本能力外,还需要多学科知识,熟悉与体育休闲产业相关的法律环境和国际惯例。在人才引进方面,山西省应在政策、经济奖励及引入平台上下功夫,增加相关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引进;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集中在高校,走政校企联合发展的道路,依托山西省体育院校及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开设体育休闲产业相关专业,建立体育休闲人才培训基地,实行定向培养计划,为山西省体育休闲类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同时也为大学生开辟一条新的就业方向。

4 结语

山西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增长速度较快,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其动力来源于政策红利、消费升级、区位优势及自然环境资源,而阻力则表现在企业规模有限、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场地区域分布不均衡等方面。在国家及省级各项政策驱动下,山西省应通过调整体育休闲产业整体布局,加强体育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体育公共资源利用率,加快体育休闲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等路径,以推动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高质量的发展。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A].国办发[2014]46号,2014-10-20.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A].国办发[2016]77号,2016-10-28.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A].国办发〔2019〕43号, 2019-09-17.

[4]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j.shanxi.gov.cn/tjsj/tjnj/nj2016/indexch.htm.

[5]山西省体育局.2015年山西省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公告[R].2017-4-22.

[6]国家体育总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R].2014-12-26.

[7]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2015〕32号,2015-8-24.

[8]山西省体育局.《山西省“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A].2016-10-26.

[9]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A].晋政办发〔2017〕97号,2017-8-21.

[10]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A]. 晋政颁发 〔2021〕17号,2021-02-22.

[11]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j.shanxi. gov.cn/tjsj/tjnj/nj2020/zk/indexch.htm.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s of Sports Leisur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Fitness

FU Yi, et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Taiyuan 030051, Shanxi, China)

山西省体育局课题(19TY131)。

付奕(1968—),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体育产业山西省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运动员2021年获67个世界冠军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我国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问题和对策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体育产业之篮球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