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2021-11-21

体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核心院校高职

杨 宝 褚 婷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杨 宝 褚 婷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006)

文章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梳理其溯源,以体育学科为平台,通过实证调研得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陈旧、组织形式和评价单一、场地器材紧缺等是共性问题;应落实素养教育,着手体育健康科普知识宣传、丰富课程设置、融合教学内容、培养提高道德情感、习得体育行为,养成中国终身体育能力。

核心素养;体育;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教育理念,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文于2016年10月出台,并在其中指出作为不同阶段的中国学生应着重发展最核心、最关键的能力,以此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核心素养强调在各个研究领域、各个学科及课程中都应习得的素质与能力,基本上可以表现为“三方面,六个层次”。这一理念的提出,不同程度上寓意着我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尝试拉开了迎来了春天的步伐。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是教育部在今年颁布的加快职业教育的重要宏观文件,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类职业院校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重抓课程建设,狠抓教学质量。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输出操作性强的专业型人才。职业体育是对劳动者进行体育教育的最后实施阶段,也是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各级各类高职院校都应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加快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尝试。

简言之,迎合我国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契机,结合各级院校的实际情况,都应大力尝试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体育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培养劳动者终身体育的教育观念和掌握1-2项体育运动的技能,为推进社会落实《全民健身指南》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奠定基础。

1 核心素养的研究追溯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在2005年由世界经济(OECD)组织提出并建立了理论框架;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最开始由欧美国家教育者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应用。2014年我国教育部首次在政府宏观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主要,也是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国学者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关于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研究

不同的研究群体及组织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出发点及研究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理论构架方面稍有差异。师曼[1]、常珊珊[2]等我国学者对国外进行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组织进行了剖析,发现:OECD(2005年)提出的核心素养最终目标为要达成全体公民的安全生活,使之社会发展健全;2006年欧洲联盟提出的核心素养则围绕“终身教育学习为最终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手段”;提出“以培养创造力和创业精神为导向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尤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LMTF,2013年)为代表;美国P21(1991年)、APEC(2008年)与加拿大C21(2012年)等更关注21世纪职场需要;新加坡(1998年)、中国(2014年)则突显核心价值观,培养有责任感的合格公民,俄罗斯(2002年)重视公民日常生活和文化休闲质量;钟启泉[3]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须以“问题解决能力”之类的形式,把教育目标加以结构化;同时提出核心素养核心层(价值形成——核心地位),内层:关键能力,中层:学习领域,外层:支撑系统。

梳理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关于核心素养框架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层次构建。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基本脉络从初期的概念、内涵,构成研究。

1.2 关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改研究总体来说局限在理论层次。蔡清田[4]、钱丽欣[5]相关研究都指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课改要进行各学科课程融合与统筹、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发展,重在对学生知识发展、态度提升、能力提高三个维度进行加强。朱小蔓[6]在其研究论文中也指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发挥分科课程教学的优势,但同时也要加强课程之间的交叉整合促进学生提高综合能力。钟启泉[3]认为在课程中要对学生培养核心素养那就应该围绕课程标准、学生和教师评价方式、教学单元设计方面筹划课程。张欣[7]认为课程建设要发挥教书育人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做出改变,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夏雪梅[8]以课程建设的六种水平作出解释,主要表现为有单一不关联、碎片不关联、表面和实质关联、部分实质关联和高水平素养课程,也强调指出最后两种课程类型需要多方面,长时间努力才能达到最终效果,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引领课程建设进行改革,方可加速学生核心素养的习得。

我国学者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建构层次,突出表现在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中。核心素养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进行单元设计,个案研究等,注重了课程的微观研究,这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由小到大,由点到面,使得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更加具体化、细致化。从国内外学者研究总体情况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应加强学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方法能力应用方面的研究。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通识性”问题

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在整个体育教育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各级各类院校应积极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导纲要,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实证调研中,发现山西省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存在“通识”性问题。

2.1 体育组织形式陈旧

山西省多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3个学期依旧以行政班为班级进行授课,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数院校未能积极响应及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年)精神,体育教学并没有开展以“体育项目”为班级,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并未得到真正体现。

2.2 教学内容更新缓慢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未能很好体现终身体育培养理念,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集中体现为足球、篮球、太极拳、三路长拳、健美操等,多年教学内容并没有及时更新,重在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忽视学生体育道德、体育知识等素养的教育,并没有在大学一、二年级系统接受1-2个体育运动项目学习,为培养终身体育技能奠定基础。

2.3 教学评价单一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考核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考试绝大多数以运动技能技术考核为主;部分学校开设体育理论课程,但是在评价中并没有体现体育知识考核。关于体育技能的学习,每个学生起点不同,考核应以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体现学生的进步幅度,唤起大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2.4 教师梯队职称结构“受限”

多数高职院校受到职称“职数”问题影响,职称晋升问题滞缓。体育课程作为公共课程,在很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并没有优势,有部分教师工作10年依旧助教职称,很大方面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倦怠。

2.5 教学硬件资源欠缺

体育场地和器材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场地影响教学改革的占半数以上。塑胶操场和篮球场是体育教师授课的主要教学场地,班级间隔不大,场地紧缺不但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中国全民体育,大中小学体育教育遇到的“大难题”。

3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建议

3.1 宣传体育健康科普知识,落实素养教育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往往注重体育技能传授,轻体育理论知识阐述,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应以核心素养基本点“文化基础”为支点,介绍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知识,普及宣传党十三五期间体育发展总体战略思路,从微观角度阐述全民健身的具体知识与方法,紧扣国家发展方针,积极宣传体育健康科普知识,为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修养与体育认知提供平台。

3.2 融合体育教学内容,掌握体育损伤应急方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发展,集中体现为学生应学会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体育教师应将运动知识和技能通俗简化,不单单传授技术动作要领,更应该配合每个运动项目精心设计运动预防及损伤处理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的锻炼方法,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行为提供良好的教学指引。

3.3 培养体育道德情操,丰富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推进。课程设置要贴近生活,利于终身体育的培养,增加运动项目内容,如社会上较为流行的网球、瑜伽、操类等;开设体育文化选修课程,普及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大学生整体体育素养,通过欣赏体育比赛或直接参与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道德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战胜困难、克服难题、勇于攀登、不屈服等等品质。

3.4 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掌握1-2项体育技能

体育行为形成是落实体育课程教学的关键途径。体育行为的培养要有连贯性和延续性,重在要求学生在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要达到我国体育人口“三标”,使得体育锻炼真正达到高效率、高效果。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应让学生至少掌握1项体育技能,为就业后继续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须以运动项目为基础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

[1]师曼,刘晟,刘霞,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3):29-37.

[2]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9):29-35.

[3]钟启泉.“核心素养”赋予基础教育以新时代的内涵[J].基础教育论坛,2016(15):64.

[4]蔡清田.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的连贯与统整[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1):24-34.

[5]钱丽欣.课程整合:回应未来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期待[J].人民教育,2015(24):33-35.

[6]朱小蔓.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小学教育的使命[J].人民教育,2015(13):19-21.

[7]张欣.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J].教育家,2015(11):82-83.

[8]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7):11-16.

[9]尚力沛,程传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学习情境:创设、生成与评价[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2):78-85.

[10]赵富学,王云涛,汪明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1):128-137.

Thoughts on PE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Core Accomplishment

YANG Bao, etal.

(Shanxi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Jinzhong 030006, Shanxi, China)

山西省教育规划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 年度课题,编号:GH-19247;山西省教育规划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 年度课题,编号:GH-17098;2017 年度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编号:JY-ZD-1705。

杨宝(1979—),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核心院校高职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