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智慧课堂构建设想研究*

2021-11-21孙亮亮邓闿林祝利平

体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智慧信息化体育

孙亮亮 邓闿林 祝利平

高校体育智慧课堂构建设想研究*

孙亮亮 邓闿林 祝利平

(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在智慧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慧课堂,实施智慧教学成为研究热点。在对高校大学体育智慧课堂概念及特征阐释基层上,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构建智慧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体育智慧课堂构建设想,从教学理念、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三方面进行了相关思考,以期高校体育智慧课堂构建能为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升高校大学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体育智慧课堂;课堂教学;构建

教育部曾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未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1]。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健康重任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使传统的教育形式不断受到挑战。课堂作为班级授课制的核心标志,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落实学生素养发展的主要阵地,抓住课堂就是抓住了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意见》中也指出要不断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1]。从早期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到如今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的智慧课堂,实现教学理念、方式、结构等系列转变已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基于上述背景,尝试以《大学体育》课程为例,构建体育智慧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提供参考。

1 体育智慧课堂概念及特征

1.1 体育智慧课堂概念

“智慧课堂”之说可以追及到2008年的IBM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随后IT业界提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智慧系列”,智慧教育也由此产生,随着教育部对智慧教育的研究不断探索与实践,继而提出“智慧课堂”。其作为智慧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后完成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智慧能力。其内涵主要是指以智慧化教学环境为基础,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来培养学生智慧发展的新型课堂[2]。因此,把握智慧课堂的内涵提出体育智慧课堂概念,即指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创造教学环境,通过佩戴可视化的硬件设备,以帮助学生技能的掌握为直接目的,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智慧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课堂教学形态。

1.2 体育智慧课堂特征

1.2.1教学环境信息化特征

体育智慧课堂教学环境的建立主要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包括录播系统、移动终端、运动监测系统、运动智能设备等组成一种智慧运动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及手段,用声像资源代替传统的讲解示范,甚至可以借助传感设备帮助学生接收和掌握运动技能。整个教学过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利、智能的教学环境,体现了体育智慧课堂的适应性和优越性。

1.2.2内容推送智能化特征

智慧课堂借助多样的信息化手段和多媒体资源,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教师在制定学习任务时可通过数据采集了解学情,对学生个性化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在给学生推送学习资料,制定运动计划时和强化策略时更具针对性[3]。同时教学内容还可进行原装保存,便于学生复习,学习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

1.2.3运动决策数据化

教师利用运动手环或心率带,通过体育课堂的运动数据及视频记录进行教学量化分析,可以了解到学生个人或者整个班级的心率强度,调控运动负荷,预防教学事故。同时还可以结合运动密度数据,分析在不同时段学生的运动强度与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为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学生自己也可以根据可视设备帮助选择合适的运动负荷进行科学锻炼,规避了传统课堂中运动负荷高而身心疲乏或运动负荷低而索然乏味的窘况,实现教学分层、合理调控、个性化选择的体育智慧教学。

1.2.4评价反馈即时化

通过大数据、反馈系统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了全程实时记录,收集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所处的数据化学习状态,更好地进行学习诊断和评价。包括在课前对学生的身体状态、课程预习进行评估反馈;课中的练习和自测结果进行及时反馈,课后对学生的运动状况进行跟踪反馈,对教学的评价也实现了教师、课堂、学生评价体系的重构,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即时、准确、全面。

2 高校体育智慧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2.1 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面临危机境遇

《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中指出: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的测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同项测试成绩甚至赶不上中学生[4]。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堪忧已成为该群体的“标签”。《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指出:学生在体质测试中成绩不及50分者将按照结业处理[5]。大学生体质健康处境及出台的体育工作文件,其最终解决途径和落脚点都指向了《大学体育》课程。《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的载体,在新时期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在传统模式下,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对于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变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而体育智慧课堂通过信息化教学,精准负荷、个性锻炼,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与健身服务,与传统的经验教学、统一练习相比,对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作用重大。

2.2 传统体育教学课堂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难以承载新时期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与现代化教学需求难以吻合。首先,是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无法分析(一般包括观察、诊断、施加作用、评价)。随着高校扩招后,学校教室、运动场地安排紧张,教师的教学难度增大,在教学上以统一授课教学为主,缺乏研讨、授导、互动等多元教学模式,因此,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上就大打折扣,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评定分析。其次,是大学体育课教学缺乏有效直观的教学监管,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要是任课教师的主观判断。在授课期间,学生是否接受知识、学生的运动能力强弱、练习过程中的运动负荷承受程度等方面,都是通过教师观察、依靠经验进行判断。体育智慧课堂则可以通过教师端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实施全面监控,随时查看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快速掌握学生个体与群体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疑难问题[6]。第三,是科技型的现代化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参与度不高,异地教学存在难度,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科教融合已是如今教育改革主流,智慧课堂通过不同场景、教学模式对教学信息进行采集。学生离开课堂后,教师可以借助移动设备进行资源推送,开展课后学习和指导。

2.3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导向

国家在颁布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文件中,多次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体育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2016年,国务院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要自主建设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探索在线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7]。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实现公平、优质的教育[8]。202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新形态,变革教学方式,激发教与学的活力[9]。除此之外,近年来出台的政策文件内容及其蕴含的教育改革理念已经为高校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扶持,为深化《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指引,体育智慧课堂的诞生也正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品。

3 高校体育智慧课堂构建的可行性

3.1 信息化校园为体育智慧课堂提供了构建环境

当前,高校校园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在校园服务方面有:图书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一卡通等;在教学资源方面有:微课、在线学习、课件资源;在教学环境方面设有:多媒体报告厅、云办公、实验室;校园基础设施方面:实现了网络系统的全面覆盖、信息机房、运动场馆、数据库系统等。体育智慧课堂的构建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系统必定需要智能技术的支撑。智能手机、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基本配置,网站、浏览器、移动APP等为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提供了保障。而体育智慧课堂的构建主要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结合运动设备(运动手环、体测仪等),通过教师端、学生端和环境端完成《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而信息化的校园大环境为体育智慧课堂的构建和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3.2 体育智慧课堂的构建是教育革命对大学体育教学的要求

在新时代教育大变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互联网+”在中国迅猛发展,已经辐射到教育领域。移动终端技术、在线课堂学习已成为社会生活的“新业态”,教学方式的变革不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否定,而是继承和发展[10]。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新时代素质教育、智慧教育、高效教育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时代进步的同时,作为高校的教师要与时俱进,须时刻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动态,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新颖教学路径调动学生学习动力,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2018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11]。因此,教师应该走出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应用变革的误区,增强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融合,完成从“主导者”到“合作者”的角色转换,实现体育智慧课堂的构建。

3.3 体育智慧课堂构建成为大学体育教学发展机遇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智慧教育理论的出现,为高校体育教学打开了新思路,将会成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目的就是寻找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这为构建体育智慧课堂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互联网、云端等信息技术则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二者有机结合后,通过打造信息化、智慧型的大学体育课堂,让每位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来寻求掌握技能、提升体质的有效途径,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智慧课堂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创新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体育智慧课堂的构建是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符合高校课程改革的时代趋势,也能够更好的为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培养目标服务。

4 高校体育智慧课堂构建的设想

4.1 教育理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AI技术广泛应用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提出就是要求教师在原有教学手段上,积极主动参与到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中,跟上智能时代的教育步伐。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是信息技术支持下培养具有主动实践能力的智慧型人才[12]。而教育的完成最终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育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指出,未来的教育愈加看重学生个性培养和多样化发展,要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快乐学习,充分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13]。面对信息化教育的潮流,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先进教学方式和理念探索,树立好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完成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

4.2 设计思路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通常是“课堂导入——讲解示范——练习——纠错”等环节。在这种“授受主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如同是机械模仿,从接收知识信息到最后技能掌握整个过程,缺乏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而体育课程智慧课堂打造的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育智慧课堂的构建从宏观上分成了第一课堂学习阶段和第二课堂巩固阶段,实现课内外一体化。(1)第一课堂:主要是以新授知识学习为主,掌握学习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在该阶段教师流程是根据课堂任务完成教学设计、课堂导入、讲解指导、总结点评,学生在教师操作环节也对应完成预习讨论、接受教学、分享展示、合作学习、检验效果等五个环节。突出了教师在教学时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课堂上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2)第二课堂:主要是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强化,整个教师流程包括任务发布、在线辅导、评价、二次提醒、总结反思。教师通过电脑或手机将音频录像推送给学生,并设置练习目标,让学生进行自我对比练习,最终将学生练习情况信息二次收集检验学生是否达标,完成课后学习的诊断和补救任务。

4.3 教学流程

课内学习阶段:课内学习阶段是在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学习任务进行学习资源推送,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对本次课的内容有全面清晰的梳理,对课堂内容进行提前预习讨论,对正式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时候学生就能够对所预习的进行展示,同老师交流预习中发现的疑问,这比传统教学中教师提问导入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佩戴心率带、运动手环等设备,教师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课堂练习强度是否合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然后教师再通过讲解、示范等方法进行针对性指导。

课外巩固阶段:该阶段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二次学习,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运动技能的强化。在第一课堂教学后,教师可根据学习情况发布课后任务,学生可将练习过程进行录制发送给老师,教师通过平台在线辅导对学生完成评价反馈。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或系统制定的个性化拓展练习方案加强练习,进行自我检测,通过智能记录并将检测结果列入学生个人学习记录。教师也可根据记录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对运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高标准的拓展练习,对于尚存疑问或运动能力弱的学生降低练习难度,提供交流平台进行针对性辅导。

5 结语

目前,高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开发上都已取得显著进步,智慧课堂作为教育改革产物,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对体育智慧课堂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高校体育智慧课堂建构设想。新型的体育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体育课“授受”教学模式,突破了在时间、空间、组织形式上的局限,是对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1]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R].2019.

[2]赵培培.智慧课堂:优化与创新传统课堂[J].教育现代化,2017,4(14):171-174.

[3]李新义,刘邦奇.基于建构主义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6):44-48.

[4]郭建军,杨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R].2014.

[6]晋欣泉,田雪松,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构建与课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6):40-46.

[7]陈宝生.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R].2016.

[8]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R].2018.

[9]教育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R].2020.

[10]王广磊,李晓静,宋旭,等.信息化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方式变革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报,2018,34(1):134-136.

[11]段荣娟,冯麦伦.国际化背景下外语智慧课堂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48-50.

[12]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1):18-26.

[13]雷朝滋.教育信息化:从 1.0 走向 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1):l98-10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lassroom for College Sports

SUN Liangliang, etal.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Dazhou 635000, Sichuan, China)

四川文理学院2020-2022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编号:2020JZ042);四川文理学院一流课程建设资助项目(编号:2020KCB020)。

孙亮亮(1982—),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邓闿林(1995—),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智慧信息化体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我们的“体育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