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军运视域下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2021-11-21李洪磊童锦锋

体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场馆体育

李洪磊 童锦锋

后军运视域下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李洪磊1童锦锋2

(1.长江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随着当前新时代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体育场馆无论是从功能方面还是建设方面,都由之前的学校教学、训练等单一性过渡到多元化定位当中。承办军运会的武汉高校体育场馆起点高、投资多、空间大、功能全,在时代的发展中也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责任。研究基于承办军运会的8所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对其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后军运时代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后军运视域;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得到改善,在生活工作之余参与体育锻炼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时尚追求,运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催促着体育服务事业的日渐旺盛。然而目前来讲我国场地资源短缺现象依旧存在,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因此整合体育场地资源优势,寻求体育场馆利用的最大化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难题,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亦必然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随着2019年世界第七届军运会在武汉举办,武汉市体育场馆资源的配置得到了显著性的提升。尤其是承办军运会的武汉高校,其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保障填补了区域没有大型体育馆的空白。如何实现后军运时代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与社会共享,以及解决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普遍存在的问题,实现场馆“升级利用不停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后军运时代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研究基于承办军运会的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进行探究,是解决后军运时代体育场馆利用的重要课题。对于场地资源合理利用来讲,一方面,可以整合现有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导向,解决现阶段体育场馆短缺的实际需求,缓解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实际矛盾,加快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探究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优势所在,探讨当前对外开放的可行性研究,通过科学的改善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延长对外开放的时间,提高军运会场馆的利用率。使教学训练和对外开放两者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体育发展的有效机制。

2 后军运时代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

2.1 承办军运会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数量以及经营方式

高校场馆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要建立在以不影响学校进行教学、训练以及竞赛等前提下,针对社会群体采取有偿或无偿条件下的场地供应。研究针对承办军运会的8所高校(非军事院校)开放经营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其结果如表1。

表1 承办军运会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N=8)

类型数量比例(%) 对外开放未对外开放5362.5037.50

武汉市8所承办军运会的高校体育场馆中,有5所高校体育场馆选择进行对外开放经营,占62.5%;其中,体育场、体育馆等大型场馆是开放经营的主力军和盈利大户。需要指出的是有3所高校其承办军运会的体育场馆并未对外开放,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赛事场馆利用最大化。

2.2 承办军运会的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经营时间

表2 承办军运会的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不同时间(N=8)

年开放时间全年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工作日 学校开放数量占调查总数(%)450.00562.50562.50562.50450.00

通过调查了解到承办军运会的高校体育场馆中,全年进行对外开放的场馆共有4所,占总量的50%;大部分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双休日、寒暑假以及节假日当中面向社会群众以及学生群体进行有效锻炼,其对外开放的场馆有5所,占总量的62.5%。其中双休日、寒暑假以及节假日的对外开放具体时间安排方面,有3所高校是选择全天进行开放,2所高校开放的时间仅为上午和下午开放。在工作日实施对外开放的高校体育场馆共4所,占总量的50%,其中1所院校是全天开放,2所院校是早晨、中午和晚上时间段开放,1所院校为晚上时间段进行开放,这主要是考虑到工作日为学校正常教学时段,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训练以及竞赛的需要,这同样也符合我国基于群众体育及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需求。综合来讲,高校体育场馆充分以国家发展政策为导向,为满足市场需求,开始事业型向经营型逐渐转变,在其满足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开始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经营转变。

2.3 承办军运会高校对外开放的形式以及管理模式

表3 承办军运会的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形式(N=8)

开放形式有偿开放无偿开放部分有偿,部分免费其他 学校数量占调查总数(%)225.00112.50450.00112.50

对承办军运会的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62.5%的体育场馆是由学校的体育部门进行监管和运营,37.5%的高校选择成立体育场馆管理中心进行场地的管理。在关于承办军运会的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形式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完全有偿开放的高校体育场馆共2所,占25%,基于无偿对外开放的高校体育场馆共1所,占12.5%。共有4所高校采取部分有偿和部分免费的开放形式实现对外的社会共享,占50%。研究同时对每年用于场馆维护和更新的主要资金来源进行了分析,87.5%的高校都是学校的财政拨款实现场馆维护和更新。众所周知,体育场馆的开放和运营势必造成场馆设备的损耗及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从场馆的建设维护来看,过于陈旧与维护不当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其发展趋势。体育场馆的维护和保养加上日常的开销是一笔较大的数目,从资金来源方面看,武汉高校在场馆维护和日常开销资金都存在短缺情况。

3 后军运时代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影响因素

3.1 对外开放工作机制复杂

众所周知,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涉及到政府、部门、社会、学校的相互配合及协调。当前虽然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出台了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相关文件,鼓励和倡导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但是当前文件呈现的多为宏观政策,缺乏实质的引导和实施细则,运行机制的缺乏导致政府更多停留在呼吁阶段,从而导致法理体系的缺失。同时高校体育场馆与社会对外开放也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以及学校内部的通力合作,只有政府、部门、社会、学校形成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才能够确保形成社会共享机制的新理念、新模式。

3.2 场馆资源开放与校园安全

实现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对外开放,必然存在校园安全的风险和隐患。相关的风险意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校园安全的特殊性。学校人员构成相对简单,当前承办军运会的学校在校学生都是万人以上,人员流动性较大。而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开放使得大量社会人员进入校园运动健身,不仅给学校日常管理带来诸多影响,还给学校的安全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人员财产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经营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二,社会群众锻炼的安全问题。当前承办军运会的高校管理人员均由本校的教职工来担任,这无论是在对外开放还是场馆专业管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参与到锻炼过程中时常发生外来人员与在校生因体育场地器材使用上发生冲突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在缺乏科学指导的情况下使用高校的体育设施极容易发生安全隐患,运动过程中常常因为锻炼者冒险不安全动作,致使自身或者其他锻炼者受到伤害纠纷。这些行为影响着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实际问题。

3.3 “教与训”“学生活动”的内需

当前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目的最主要是要保障学生正常的体育课堂活动,教育法中也明确规定了学生有权利使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如若体育场馆资源更多的进行社会共享,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以及学生课余活动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学校场馆的有偿经营,过度的盈利模式可能造成外来人员流量大,反而失去学生锻炼和培养体育兴趣的机会,甚至扰乱教学和训练的秩序,因此,学校对体育场馆的内需与群众锻炼的外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矛盾。

3.4 传统理念下的开放意识

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依旧较为落后,8所学校中无论是体育馆管理中心进行体育场馆专业管理模式还是学校体育部门统一经营管理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体育场馆的开放理念。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工作人员中,除极个别管理者有体育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外,其他大部分管理者专业素质和技能不强等实际问题依旧突出。既能了解体育产业特点又能熟悉现代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熟知一定法律知识、具备现代服务营销意识综合性专门人才实之匮乏。因此受制于传统教育理念模式的影响,当前高校对体育场馆无论是从管理模式还是利用率的问题,武汉市大部分高校均是更加关注学校自身的发展。特别是体育场馆投入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过度的使用会加大场馆的损耗,且在维护、管理上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之场馆资源的管理者多为学校体育部门或是场馆中心,因此在传统理念模式上不愿将其对外界开放和共享。

4.后军运时代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对策

4.1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法理体系

随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文件的推出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发展,基于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对外开放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截止2019年,武汉市已实现120所中小学体育场馆进行了对外开放,而高校体育场馆无论是在规格还是功能方面,更能满足社会锻炼人群的健身需求。因此应对当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共享工作机制复杂的实际问题,要积极落实制度建设,在落实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下,建立对外开放的文件细则和场馆利用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来加快体育场馆的利用最大化。同时鼓励高校部门指派专门人员进行学校体育场馆经营的管理工作,使体育场馆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4.2 满足学校体育运动的基础上,鼓励经营模式多元化发展

高校体育场馆的本质工作还是要以学校教学为中心,在满足教学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学生运动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与此同时要最大程度发掘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益。要根据各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在客观条件允许下,积极实施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案。例如体育场馆附属房间出租、商业演出、房展会、企业职工体育比赛活动、各式商业展销活动,还可以联系专业体育俱乐部组织体育赛事,用多角度的经营手段去丰富高校场馆经营模式,以此促进体育场馆的多元化发展。

4.3 创新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宣传,确定适宜的收费标准

当前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宣传和营销手段,其大部分都是依靠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来进行。因此体育场馆的经营者须要加强对外开放的宣传手段,通过创新营销的模式来吸引消费群体。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健身休闲的愉悦。一方面,武汉市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学校体育场馆门户网站,再对场馆进行介绍同时,宣传与之相关的群众健身理念,将其场馆特色进行详细的说明。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与健身人员的会员制进行整合,使消费利用QQ、微信等电子终端进行场馆的预定消费。在体育场馆内建立简单儿童体验区、覆盖无线信号和电视体育赛事转播等,使体育场馆的各项功能更细致加贴近生活。另一方面,在消费理念上要贴近居民的生活标准,当前调查了解到参与军运会的体育场馆在消费方面相对适中,因此要及时加强宣传,在促进民众身心健康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加强体育场馆的收入。

[1]陈家,贺道远.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研究进展[J].运动,2016(23):81-82.

[2]李尧.上海市高校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殷亮,温超.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SWOT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2):58-61.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and Paths for the Opening of University Gymnasiums in the Post Military World Games Perspective

LI Honglei, etal.

(Changjiang Polytechnic,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2019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课题编号19G174,指导性项目。

李洪磊(1988—),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场馆体育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外体育场馆构建及融资模式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场馆风采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