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旅游文化学”金课打造

2021-11-21

当代旅游 2021年19期
关键词:金课问卷中华

康 玲

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湖北襄阳 441053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灿烂成果的创造来源,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思想文化、精神观念和道德传承的集合体[1]。旅游从业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高等学校的旅游类专业则是培养优秀旅游人才的重要摇篮,为旅游业持续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截至2019年,我国有超过600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年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近6万人,为旅游行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生力量[2]。人才培养的核心与重点在于做好课程建设,根据专业特性,打造“金课”,是提高办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学界围绕着深化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研究主要针对旅游教学内容[3]、课程体系改革[4]、旅游行业需求[5]与人才培养[6]等各方面。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的研究中,主要是针对课程体系优化和精品课程建设等内容。总的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研究内容也很广泛。从早期的教育现状及问题措施,到近年来更为重视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和“金课”建设等,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本文则旨在探讨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打造好优质的旅游文化学“金课”。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文化学“金课”的必要性

(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对从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旅游强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旅游从业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同时也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素质旅游人才的支持,而旅游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旅游教育。旅游企业不仅要求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视人才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7]。因此,高等学校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随着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产品的竞争也上升到“文化竞争”的层面,旅游业正面临着结构性改革[8],研学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更加侧重于“文化”的旅游类型正从低质量旅游中脱离分类出来。这些类型的旅游活动对旅游从业者的要求更高,需要旅游从业者具备一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因此,我们的高等学校应该在教学阶段时就开始重点培养旅游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知识,重视旅游文化学等文化类旅游核心课程的建设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只有将“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我国的旅游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将中华旅游传统文化融入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金课”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旅游管理教学创新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共同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高等学校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各专业视不同情况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各高校要把“金课”建设放到新的战略位置,建设“金课”的同时还要淘汰“水课”。

“金课”的建设也进一步推动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融合创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打造旅游文化学“金课”,要求课程内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出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前沿性、时代性。旅游文化学的课程目标也应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培养旅游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有机结合。旅游文化学“金课”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老师和学生都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金课”建设带动专业教学创新,强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教育中的关键性应用环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旅游类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达到培养同时具有扎实的现代化旅游管理理论知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复合型旅游行业人才的目的[9]。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应用型专业的教学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之一。应用型专业注重培养人才时要结合地方或行业的真实需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要求培养出的人才要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在业务之中。旅游文化学在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建设好旅游文化学“金课”,需要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避免沦为仅“静态化”的知识积累。

在旅游文化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将优秀文化的精髓传播给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引导学生接受和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培养旅游人才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未来旅游从业者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除此之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学课程有机结合,可以培养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视角,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创新贡献力量,设计和开发出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和商品,旅游文化学课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复合型旅游从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又将承载弘扬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达到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旅游从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 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根据已有的相关文献,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旅游文化学“金课”建设的主题设计了相关调研问卷。问卷经过旅游类学者、专家的多次修改调整,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旅游文化学“金课”建设的标准、要求、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线上发放和回收,调研对象主要为高等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和老师。问卷于2021年2月10日发放,历时10天,共回收有效教师问卷45份,有效学生问卷261份。调研对象兼顾了不同年纪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样本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代表性,有研究意义。

(二)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研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进一步推动旅游文化学“金课”建设的有效措施。问卷的本部分共有8个题项,其中全样本认同度较高(值为正数)的4个题项是:Q1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Q2教学内容陈旧;Q3教学条件、资源不足;Q4:教学体验较差。从问卷该部分的均值来看,学生样本结果显示对Q1的认同度最高,说明学生认为,旅游文化学教授内容偏重于历史文化知识的介绍,对于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讲解过少,脱离了旅游行业的实际需要是课程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

但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对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偏差。教师样本结果显示,认同度最高的是Q3,其次是Q1,说明教师们认为,当前旅游文化学的教学条件和资源还有不足,课程的内容比较陈旧是该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三)旅游文化学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问卷中涉及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的部分共有10个题项,其中全样本认同度较高(值为正数)的8个题项是:R1教学内容与旅游行业需求脱节;R2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未起到实质性作用;R3教材陈旧,内容繁多复杂,设计不科学;R4课堂枯燥无趣,教学方法单一;R5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R6学生精力投入不够;R7教学经费、教学资源投入不足;R8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健全。

对样本进行分析得出,学生样本认同度最高题项是R1,而教师认同度最高的题项则是R2,这说明教学内容与旅游行业需求脱节、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未起到实质性作用是导致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本问卷部分各个题项的差值具有较大差异,说明受访的学生和教师之间对于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较明显的分歧。在全样本中,学生、教师样本差值最大的是R3,说明在问题原因的认知上,对教学改革效果的分歧最小。

三 旅游文化学“金课”建设的措施与路径

打造旅游文化学“金课”,是要以培养“能解决复杂的旅游行业问题、高级的旅游工作思维能力”的旅游人才为目标,建设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并具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教学中,使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更具高阶性,如何让同学们更有创造性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价值,就成为了旅游文化学“金课”打造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明确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目标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旅游文化学“金课”,不能仅停留在让旅游类学生“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初级阶段,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培养在传统文化上进一步创新的能力。旅游文化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转化为学生的个人修养,并培养学生们在将来的旅游从业中运用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能力。

调研中发现,现阶段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与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切合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旅游文化学“金课”应该结合旅游业实际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选择具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来契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们植入优秀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旅游的专业理念,逐渐推动学生们健全优秀文化旅游观、民族文化自信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引领,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善恶、美丑和真假的评判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旅游文化金课打造提供思想价值保障。

(二)重构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内容

旅游文化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载体,能够极大地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落实旅游管理专业肩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责任的可操作途径。教育部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专业核心课程的全过程,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备课时深入挖掘与旅游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文化资源,将其与旅游文化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旅游文化学“金课”的优秀文化资源主要来源于传统哲学、民族精神、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通过深入挖掘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相结合,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完善课程教学设计,加深学生对旅游知识和传统文化关系的深刻理解。

(三)创新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模式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文化学课程以打造“金课”,不仅要求教师挖掘和重构旅游文化内容,还要学会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需要结合旅游文化学的课程特点,突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的高水平素质人才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多元化、时代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旅游文化学的课程特点,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线上旅游文化课程资源库,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资源,使线下教师辅导与线上优质MOOC结合,革新教学手段和方式,形成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现实+虚拟的混合式“金课”,为旅游文化学的“金课”打造提供内容和路径保障。此外,还可以开设诸如茶艺实训教室、民俗体验馆、旅游博物室等富有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旅游类专业实训实践室,提升教学效果。

四 结语

总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文化学“金课”打造中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推动我国文化旅游教育的深度改革。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把旅游理论知识及行业实际问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联系、相渗透,不断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金课问卷中华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