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下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2021-11-20程文兰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特征

程文兰

摘 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数字中国”的建设是我国应对新国情、新形势的重要举措。近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劳动形式——数字劳动也随之产生。数字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创新成果。立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厘清劳动价值论视域下数字经济的特征,分析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对于在构建“数字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数字经济;特征;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8-0001-03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创造价值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都曾提出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继承其二者的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的价值不是实体而是生产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一)商品二因素理论

不同于古典经济学家的是,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是从“商品”这一概念开始的。何为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是马克思对商品的定义。马克思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概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

商品的使用价值,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商品的有用性,这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一个物品一旦具有有用性,那么它就具有使用价值。而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则不一定是商品,这是因为商品具有的使用价值是由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决定的,不同的人由于自身需求的不同对商品的需求自然也不同。因此,马克思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定义是指商品对他人、对社会的有用性。其次,商品必须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水等具有使用性,有使用价值,但其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人类劳动的耗费和凝结,所以不能称之为商品。最后,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可见,马克思对商品的定义中阐释了商品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商品的价值则是指耗费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由人类体力和脑力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因而,在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互交换时,表面上是两种商品之间的价值进行相互交换,实质上是凝结在商品内部的人类劳动之间的交换,因而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二)劳动二重性理论

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马克思在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得出了对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具体劳动即劳动具有多样性,不同劳动者所进行的劳动从其形式上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劳动者的具体劳动是多种多样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不同劳动者生产出不同的劳动结果等等都是大相径庭的,从而就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了多样性。也就是说,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凝结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种一般性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二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也体现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之中。

二、劳动价值论视域下数字经济的特征

(一)数字经济和数字劳动的基本内涵

20世纪40年代,信息经济的兴起孕育了数字经济的萌芽。而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革命”的到来,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数字经济,也随之产生。根据G20杭州峰会对数字经济的阐述,可以剖析出数字经济的内涵。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数字经济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以此推动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濟结构的经济活动。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数字经济的外延不断延伸。

党的十九大后,数字经济的发展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新时代下我国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则成为其引擎。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首先,在数字经济中,数据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传统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实体生产要素,如土地、机器、原料等。而数字经济中,数据一旦被商品化,成为商品,那么数字资本必然发挥出巨大的生产力。数字资本家往往依赖于互联网对用户进行“追踪”,为收集用户对产品的喜好程度以及个人喜好,采取多种方式追踪互联网用户,如拼多多邀好友互助领大额红包、高德打车补贴等。互联网用户规模涵盖各个阶层,不断扩大,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也不断加速发展,数据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数据将成为数字经济下各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次,我国对数字经济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为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政府一直采取宽松自由的经济政策,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尽可能地发挥出其巨大的力量。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大型企业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并通过损害互联网用户的权益获取垄断利润。此外,还有一些新媒体企业在完成并购后,开始通过控制产品数量以提高产品价格,损害消费者权益。我国面对数字经济中出现的不良行为,采取了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严格把控数字经济的市场门槛,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何为数字劳动?数字劳动正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出现而产生的,它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形态,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新型劳动形态。可以说,它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发展的产物。对于数字劳动的定义,不同学者各抒己见,都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关于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对于数字劳动的界定,我们通常以福克斯对数字劳动的界定为研究对象。福克斯认为,数字劳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劳动者利用信息技术等数字化工具所进行的劳动活动即是数字工作,数字劳动则是数字工作的价值维度。因而,数字劳动的主体依旧是劳动者。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研究数字经济下数据商品的二因素和数字劳动的二重性,有助于我们揭示数字经济背后隐藏的数字资本剥削秘密,从而为实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减少障碍。

(二)数字劳动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数字经济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雇佣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的首要形态,在雇佣关系外的劳动则是非生产劳动。然而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劳动不是以雇佣关系存在的劳动形态,而是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出现而产生的新型劳动形式。在数字经济时代,探讨数字劳动的二重性以及数字资本的剥削,才能更深入地探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本质问题,为日后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在“数字化革命”的浪潮下,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大后引起了重点关注,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助推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数字经济中仍然具有理论意义。数字劳动同样具有二重性,是数字经济中生产和实现价值的新型劳动形态。首先,数字劳动的具体劳动属性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者们在互联网的社交网站中隔空进行文化交流、知识传递等不受劳动场所限制的活动,都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同时,这一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不但满足了网络劳动创造者自身的文化娱乐需求,还创造出了社会文化价值。然而,在互联网前的劳动者却不是其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最大获利者,躲藏在互联网背后的数字资本家才是。因为当人们在各个信息平台以及网页中搜索时,互联网平台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用户进行“跟踪”以收集用户的资料大数据,并通过对其的分析、推测和检测,最后将其整理成具有商业价值的数据,这揭示了数字资本家逐利的本质。其次,数字劳动的抽象劳动属性生产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价值。数字资本家在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收集到的大数据后,开始挖掘互联网用户的隐私信息,最终将其所收集的信息与有需求的企业进行交换,以获取数字劳动者的交换价值。如此,获取用户隐私信息的企业又通过大数据跟踪互联网用户,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收集用户更为完善的隐私信息,继续获取剩余价值。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分析数字劳动二重性,有利于揭示数字经济的本质特征。

(三)数字资本剥削是数字经济的隐蔽特征

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数字资本的积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本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网络媒介所有者与互联网用户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数字经济下的生产关系。在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发挥出了巨大的力量,劳动异化成为马克思的主要研究对象。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与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劳动异化的根源。

数字经济产生的数字劳动虽然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劳动形态,但它无法游离于社会生产关系之外,同样面临着数字异化的问题。于表象而言,数字劳动似乎是人们利用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数字媒体领域内通过资本积累所进行的生产性劳动,因而,人们无法看到数字劳动背后的异化与剥削。但究其根源,数字劳动的发展离不开数字资本的积累,数字资本是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领导者和控制者。Facebook、谷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对劳动者的剥削不仅体现在其工作时间的隐形加长上,还表现在隐形的其他工作中。这些新媒体企业表面上没有明确设定员工加班时间和加班制度,但其内部的考核制度以及给予其工作的竞争性质迫使劳动者不得不加班,以个人的生命力换取整个企业和社会的生产力。同时,在其必要劳动之外还有隐形的无偿劳动。比如,为了扩大公司的影响力帮助其微信进行宣传与推广,并且时刻微信在线为客户答疑解惑,这些都增加了劳动者的无偿劳动时间。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数字劳动者为数字资本家无偿地延长了自身的工作时间,数字资本家从中获取了更多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这便是数字经济发展下从事数字信息技术行业的数字劳动者所遭受的剥削。因而,数字资本一方面推动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剥削和数字异化。

三、发展数字经济的未来展望

(一)以创新驱动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以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将数字劳动与传统物质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能够推动原有传统产业部门升级,而且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在智能制造、现代文旅、“互联网+”等方面都不断延展,已经成为提高经济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不仅如此,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原有的商业模式、运营机制都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然而,在数字经济时代,我国虽是数字经济大国,但不是强国,虽然在市场驱动作用下,应用创新层出不穷,但技术支持相对落后。例如在互联网产业,我国虽然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便利的通信基础设施、广阔的市场规模,但在高端芯片、电脑操作系统、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系统等领域还远远落后。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性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就以这次美国打击华为事件为例,华为研发的操作系统还是落后,高端芯片被国外垄断,这才造成了华为的供应短缺。因此,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核心技术的缺失制约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数字经济本质上是创新经济,数字劳动仍然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劳动。

无论是智能终端,还是生产制造过程,乃至用户信息传播的媒介都需要人的脑力劳动进行再生产,因此加强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就显得尤为关键。首先,鼓励创新可以加大相关领域的科技奖励,建立人才鼓励政策,增加高端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并通过建立地方试点的方式,推动数字企业与传统实体经济深入合作。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可以持续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研究生专业扩招,并在高等学校增设相关专业,引导社会创新。最后,良好的创新环境需要相关法律机制的维护,对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创新,我国要加强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尊重他人的贡献与成果,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等行为要可查可控,并加強立法予以保护。

(二)重视数字经济的人力资本建设

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的生产和利润已经不再单单依靠体力劳动,数字经济中基础性的支撑因素就是信息技术,信息和技术是其价值创造的重要生产要素。而无论是信息还是技术要素,归根结底都是由人所创造的,这对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

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中,其运营成本主要就是服务器与人力成本。在数字经济领域,从人才数量上看,我国人才总量较为庞大,能够满足需求,但是从人才质量上来说,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形见绌。高技能人才的缺失制约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在数字经济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上,如数字经济与传统农业、现代文旅产业和大健康产业上的融合还不是太紧密。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跨界融合型人才。同时,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缺失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密切相关,大学培养的理论型人才不够,技能型人才较少,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且在市场化运作模式下,数字经济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竞争激烈,大企业更倾向于囤积人才,这使得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步履维艰,缺乏人才制约了其发展。从产业链角度看,上游企业因产业附加值高,大量垄断高技能人才,下游中小企业利润低、缺乏竞争力,更难以留住人才。因此,要加强数字经济的人才资本建设,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生产要素。

参考文献:

[1]  张新红.数字经济与中国发展[J].电子政务,2016,(11):2-11.

[2]  逄健,朱欣民.国外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数字经济国家发展战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8):124-128.

[3]  燕连福,谢芳芳.简述国外学者的数字劳动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5-17(002).

[4]  吴欢,卢黎歌.数字劳动与大数据社会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创新[J].学术论坛,2016,(12):7-11.

[5]  赵星.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6,(4):85-88.

[责任编辑 毛 羽]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