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谦谦 其野芃芃

2021-11-19张乐乐

山东画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国画系养气潘天寿

张乐乐

“其野芃芃”是韩斌最爱的一句话。这句话取自《诗经》:“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其麦”与“其野芃芃”有所不同,前者是指田园之蓬勃,后者则是指山野自然的草木繁茂。

韩斌热爱大自然中的草木,他将花鸟画从书斋中解放出来,让其重归自然的山野。二十余载,潜心研究花鸟画,让他的画艺日益精进,小有所成。

师恩深似海

韩斌出生于山东莱州,自小就喜欢涂抹。他在一所校园中长大。那时,每到漫长的暑假,偌大的校园变得空旷而寂静,每一间教室门前花坛里默默绚烂的花花草草,伴着无尽的蝉鸣和蛙声,是他最真切的记忆,这也成为他后来绘画素材的一部分。

1995年,韩斌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画系,正式开始学习中国画。大学期间,他遇到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位老师——郭志光。郭志光是中国花鸟画大家,也是他的系主任,为他的绘画指明了方向。郭志光老师曾对他说:“你画中国画算是入门了,但是气弱。这个可以培养。”这句话影响了韩斌近十年,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养气。他学习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師的画作,寻找养气之法。

大学毕业后,韩斌机缘巧合地认识了张宝珠老师。“张老师身上有一种豪侠之气、苍厚之气,对我正好是一种补充。”他从大家身上学习修心养气之道,力求绘画的新突破。

2007年,韩斌辞职去中国国家画院梅墨生工作室进修。张宝珠老师了解情况后,问他:“现在你的画多少钱一幅?”他说:“不值钱,没人要。”张宝珠老师给韩斌说,他认识一个老板,需要30幅画,需要一个月内画完,先给3万元现金。拿到钱的韩斌,很是开心,终于有人买自己的画了。这个钱被韩斌拿着去北京交了学费、付了房租。后来,他才知道这些画其实都在张宝珠老师那儿。张宝珠老师是为了不让他有压力,才出此计策,而且这样一来,还可以督促他画画,一举两得。

从济南到北京,又从北京到杭州,2015年韩斌考取了中国美院国画系的研究生。在学艺的道路上,他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心系山野间

在杭州,潘天寿纪念馆与中国美术学院为邻,这给求学的韩斌带来很多研习潘天寿原作的机会。深入研究潘天寿给他带来诸多启发,他努力在潘天寿的一味霸悍、强其骨之中,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性格的艺术表达。

韩斌的绘画以花鸟为专长,他传承正脉,循规而不蹈矩,作品古意盎然又新风荡荡。他学习古人不拘泥于形似,而是穷究笔墨传达的艺术与生命奥义,注重文化修养,所以,他笔下的花鸟,特别具有格物的精神和抒情的诗意。

韩斌简介

别署韩元斌、逸之,1976年生于莱州,先后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艺术学硕士。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济南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芥英社成员。

生活中的韩斌,喜欢简单和安静,他很少在热热闹闹的书画活动现场出现,好像周围的繁华与他无关。他更爱山间的溪水潺潺,树林里的虫鸣鸟叫,田野里的自然飘香……“我常常爬山的时候会觉得,这棵树像文徵明的树,这个山石是马远、夏圭的大斧劈,这片叶子是陈淳的叶子。”韩斌喜欢在自然中找寻绘画的灵感,不愿意画温室里修剪过的花草,而是更乐忠于表现花草自然生长的状态。

笔墨总关情

有一次,韩斌偶遇一位留学美国的海归。互相介绍之后,海归惊呼到,“中国画还要学习啊,像这样的国粹是应该放进博物馆中的。”韩斌说:“照相机的发明使当时的人们惊呼‘绘画死了,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绘画不但没有消亡,反而以更加多彩的方式继续发展着,画坛出现了一大批大师巨匠。”在他看来,中国画历来讲求传承与笔情墨趣,讲求心性境界与向内的修养,无论时代怎么变换,自我修为、自我完善都应该是一个中国画家的根本追求。

韩斌的创作都会提前设定一个主题,这就是所谓的“胸有成竹”。在他看来,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工匠,要有一种工匠精神,掌握成熟的技艺,然后还需要拥有自己的思考与感受。“技”与“道”缺一不可。绘画作品的理想状态是让人在欣赏画作的时候,会被渲染的气氛和效果所感动,忽略技法,但当仔细去推敲一笔一墨的时候,发现全都是技法。“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希望他的画让人感受到的是这样的情感。

作为画家,锤炼笔墨、提升境界是一生之事。韩斌深谙此道,一直在学习探索的路上。

(编辑/ 张媛媛)

猜你喜欢

国画系养气潘天寿
大师的劝勉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吴昌硕与潘天寿的忘年交
张伟平作品欣赏
潘树生作品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潘天寿全集》首发
健康上手指南!不要做弱鸡小公举!初秋补血养气So Easy!
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