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评价研究

2021-11-19陈辰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测算河南省规模

□文/陈辰辰 尚 猛

(安阳工学院飞行学院 河南·安阳)

[提要]为研究河南省制造业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发展问题,本文采用DEA模型对河南省2013~2018年18个地级市连续6年的制造效率进行评价分析。首先应用DEA模型对河南省18个地区制造业综合效率进行测算,并依据测算结果剖析各城市制造业的发展效率现状;其次对制造综合效率进行分解,结合制造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对各地区制造业现状成因进行深度挖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分别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发展策略。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和“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2021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的发展建议。河南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其制造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河南省制造业目前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其次,目前河南省各地区间制造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2018年郑州、洛阳市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898.05亿元、5,283.98亿元,占全省的17.73%、10.53%,而濮阳、济源、鹤壁市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分别占河南省的2.20%、2.75%、2.27%。若一直持续各地区制造业发展不均衡的状态,将会严重阻碍河南省的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本文基于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制造业发展效率来研究河南省制造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研究意义,对其他地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数学模型

DEA是由著名的运筹学家Charnes和Cooper在1978年以“相对效率”为基础,利用数学规划原理,设计出的一个针对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问题的全新、有效评测方法,其能够对决策单元(DMU)的实体进行定量评估,相应模型如下:

其中,θ为DMU的值,j表示DMU的数量,分别代表投入过剩和产出不足,xj为投入,yj为产出,λj为第j个合适的组合比例。若S-和S+均为0,θ=1,则此时为最优配置状态;若θ=1,S-≠0或者S+≠0,表明此时为弱DEA有效;若S-和S+值越小,θ越趋近1,则效率越有效。若θ<1,表明此时DEA效率无效。

三、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在运用DEA模型分析前需先确定决策单元和指标体系,因制造业目前尚未明确制定统一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为了确保指标的合理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较多学者采用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成本、企业单位数、资产总计作为投入变量,把利润总额、增加值指数、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主营营业收入作为产出变量,部分学者将制造业使用的原材料因素作为投入变量,考虑到科学性和全面性等原则,本文在采取以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纱、水泥、年发电量列为制造业的投入指标。本文所用的2013~2018年指标体系数据来自于2014~2019年《河南统计年鉴》。(表1)

表1 指标选取一览表

四、效率结果分析

(一)综合效率分析。通过Deap2.1对2013~2018年的制造业投入产出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的河南省18个地级市制造业的综合效率测算结果见表2。(表2)

(二)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根据表2可知,在2013~2018年6年内,制造综合效率均有效的地区分别是郑州、洛阳、漯河、三门峡、信阳、周口、济源7个城市,约占全省的1/3;濮阳、鹤壁市仅在2014年的综合效率无效,其中濮阳市综合效率值高于全省平均值;2018年全省制造综合效率均值达到近6年内的历史新高0.989,仅有平顶山、新乡、南阳3个城市的综合效率无效,其余5/6城市的效率均有效。此外,在2013~2015年连续3年内,制造业的综合效率均无效的城市有开封、平顶山、安阳、商丘、驻马店5个城市,其中平顶山、商丘、驻马店市的综合效率仅分别在2016年或2018年内有效,在其余5年均无效。新乡、南阳两个城市的综合效率在2013~2018年连续6年内均无效。数据表明河南省制造业的综合效率较好,但各城市的差异化显著。为了能更明确、直观地分析河南省2013~2018年连续6年内的制造综合效率是如何导致的,本文通过Deap2.1分析并汇总了河南省18个地级市在2013~2018年的制造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测算结果,见表3、表4。(表3、表4)

表2 综合效率测算结果一览表

由表3和表4可知,在2013~2018年6年内,开封、焦作、许昌3个城市仅部分年份的技术效率无效,而规模效率始终有效,且波动性小,呈两极化分布,可推断开封、焦作、许昌市的制造业发展遇到了技术瓶颈或者轻视创新等情况;平顶山、安阳、商丘、驻马店4个城市在6年内的制造技术效率较好,但制造规模效率较为欠缺;全省有11/18的城市在2013~2018年连续6年的规模效率均有效,仅有小部分地区的制造规模效率并不是完全有效。

表3 技术效率测算结果一览表

表4 规模效率测算结果一览表

五、总结及发展建议

根据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测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河南省制造业的综合效率较好,但各城市的差异化显著;河南省制造业的规模效率水平较高,波动性小,呈两极化分布,部分地区制造业的规模发展水平存在不均衡的问题;河南省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发展不稳定,存在缺乏创新以及创新创业人才等问题。为推动河南省制造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三种效率的测算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一)针对制造技术效率欠缺的城市,如许昌、焦作的技术效率发展较为波动,有待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完善科技来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机制、积极抢占价值“高地”;开封可以进行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组产业价值链结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来改造传统行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如运用先进技术来改造纺织、建筑建材等传统行业,提高传统制造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从而加快推动河南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针对制造规模效率低的城市,优化资金等投入,投入不足和投入冗余均会导致规模效率较低。对于制造投入不足的商丘市,加大制造业指标体系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保证制造投入资金的稳定供应、适当的建设企业数量等;对于投入冗余的平顶山、安阳、驻马店市,提升制造投入的质量,注重服务,可以针对某一类的制造业子行业着重投入,使其成为河南省或全国的特色产业。

(三)针对所有制造效率均较低的城市,进行全面提升。如新乡、南阳无论是制造规模效率还是技术效率,在2013~2018年的6年里均无效,表明新乡、南阳市的制造规模投资缺乏,制造业的稳定性、创新能力及引进先进技术的力度均不够等,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保证制造业所需的资金能够有效稳定供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对品牌的建设,从研发和营销推广的角度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四)针对所有制造效率均较高的城市,如郑州、洛阳、漯河、三门峡、信阳、周口、济源、鹤壁和濮阳9个城市,以特色制造发展为主,依靠自身制造业的投入和产出均有效的优势,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和合作来加快对外贸易;也可加大对城市的宣传力度、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水平,努力把市内产业建设成省内特色产业,以此来推动河南省的制造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测算河南省规模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有关τ-可测算子的Young不等式与Heinz型不等式的逆向不等式
(T)-可测算子迹的不等式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测算:195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