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扶贫政策在贵州威宁的具体政策及落实效果调研

2021-11-18夏文云龙灿洪崔庆义黄珣马旭春蔡丽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贫困落实

夏文云 龙灿洪 崔庆义 黄珣 马旭春 蔡丽莉

摘要: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除贫困的关键。而教育扶贫政策是否落实显得格外重要,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有利于消除地区贫困。对贵州威宁的教育扶贫的具体政策及落实效果调研,提供推动教育扶贫政策有效落实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育扶贫 贫困 政策 落实

1 教育扶贫的现实意义

1.1扩大受教育范围

教育扶贫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增加经济补助,缓解贫困家庭的经济后顾之忧,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在大多数贫困家庭中,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教育支出占据了家庭大部分收入,教育支出也是致使贫困重要原因,教育扶贫可以能降低家庭因教育而贫困。由于大多数贫困家庭对教育相关政策缺乏了解和理解,也有部分家长对学习的不重视,养成读书无用或者早就业的想法,对孩子在家教育缺乏关注和理解,使得学生受家庭环境、经济压力和家长观念的影响,为了改变家庭状况,学生也产生读书没用的想法,往往会中途辍学工作,但是因为自身学历年龄等原因又无法找到好的工作,也导致了家庭贫困无法改变。教育扶贫政策的出台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有效减少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而错学,教育扶贫政策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扩大教育福利,同时也扩大了教育的范围,让更多贫困学生读得起书。

1.2改变教育资源不对称,不平等

教育扶贫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让贫困地区的学生有书读。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支出更是有限,加上贫困地区的教育硬件设施差,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体系不完整,存在一个老师教多个科目,任务繁重,教育质量低导致贫困地区的教育严重落后,大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让贫困孩子成长为收入低的劳动者。教育扶贫能缓解贫困,增加了教育投资,改善了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极大地发展了贫困地区的教育,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文化和知识,从根本上解决了地区贫困问题。

教育扶贫可以改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对称、不平等的问题。由于贫困家庭的学生无法获得高质量的信息,贫困学生无法获得与其他学生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扶贫政策利用网络实现教育志愿的公开化,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帮助贫困地区学生获得更多共享教育资源。由于贫困地区教师短缺,教育扶贫通过多项优惠政策鼓励人才,教师到贫困地区工作。此外,教育扶贫在贫困地区的各个领域增加投入,引进高科技的人才在贫困地区建设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物质援助相比,教育扶贫不仅仅是提供金钱和物资的资助,更为重要的是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教育水平的教育机会,更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丰富知识、提高技能。教育扶贫政策使贫困地区将享受到公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用知识改变命运,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1.3促进人才发展,提高贫困人口就业率

教育不仅是创新、传播知识和应用的主要基础,也是文化与创新人才的摇篮,而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教育扶贫可以促进人才发展,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有效打破贫困代际传递。与直接就业相比,接受教育或职业培训后学习知识、了解国情,有助于学生掌握就业相关技能,获得一定的就业优势。当贫困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时,一旦找到工作,就可以在岗位上获得社会价值和经济来源,改变贫困,改善家庭生活。一个人脱贫不仅可以改善一个家庭状况,也可能找到一条致富之路带动其他贫困人口,甚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摆脱走出一条新路,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更好地消除贫困。

2 教育扶贫采取的主要措施

教育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偏远贫困地区或因疾病、灾害等导致贫困的人口,为贫困生提供教育资助是当下教育扶贫的一大主要途径,通过不断改善偏远贫困地区教学环境和贫困生受教学质量,保障贫困子女受教育权利,使得在校的贫困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能摆脱贫困的劳动技能扩宽眼界,进而实现脱贫致富阻断贫困迭代。

威宁县政府根据《贵州省教育精准脱贫规划方案( 2016-2020年)》会针对受义务教育的贫困生有“两免一补”的助学政策,对于中小学各个阶段以及各个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助学政策,在读义务阶段贫困学生均免除在校学杂费,对在城镇的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该群体采取分阶段的生活补助,如小学每年600元、初中每年800元的生活补助,特别针对寄宿学生,会相应提高生活补助至每年1000元、每年1250元的标准。并且针对偏远地区的贫困学生普遍存在学校离家远,就餐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了营养餐补助,解决这些学生吃饭难的问题。

扩容改善办学条件,根据各个人口大镇,各级政府推进各个大村寨在已有的基础上新建或利用闲置旧校舍改建新学校,按照需求实现各个地区的学校全覆盖,重视和办好各个乡镇地区的教学点,按需要落實各个学校校舍修缮,使得各个学校达到基本教学需要。实现各个县、乡教育网络构建。从贫困地区的新搬迁移民,依据新地区的安置房地区的规划,建设各个地方的中小学、幼儿园。扶持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幼儿园,扶持公办、民办学校的发展,采取政府各个政策,按照威宁县实施的标准补助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按照并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费帮助贫困学生家庭,保障资助贫困生受教育的基本要求。

提升在岗教师队伍素质,学校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各个乡镇学校始终贯彻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着手乡村教师招聘引进,公平公正的进行职称评聘,并对教师定期培训进修、评优晋职,关注教师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生活质量。也要继续推进“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向威宁县各个贫困地区的基层学校倾斜,对于威宁县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县,必须加强民族地区师资培训,并落实各种教育教师政策。

3 教育扶贫威宁取得的成效

教育扶贫通过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实施一些教育扶贫政策来弥补贫困地区教育短板,这种政策不仅仅成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路径之一,更重要的是提高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内在能力,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综合素质。

3.1教育扶贫政策一:教育营养餐补助

威宁县自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针对520所农村学校318609名学生实施营养餐计划,近32万名农村学生将吃上“营养餐”。近些年来威宁县全面推进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校农结合、就近生产、就近供应原则,以“学校+企业+基地+贫困农户”的共赢模式搭建校农对接平台,保障食材采购本地化。同时促进了威宁县经济的增上。截至目前为止,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还在扩大,还在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在过去的九年里,威宁县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上面做了很大的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

威宁县是贵州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同时也是一个贫困大县,所以威宁县在过去存在道路交通不便,环境恶劣。所以在当时通往很多小学的路还在是狭窄的泥土路,遇到下雨天蔬菜都无法运输进入学校,必须要靠人工背送。现在好了,每个学校都修通了宽敞的水泥路,货车可以直接把新鲜的蔬菜运输到学校。营养餐改善计划刚开始时,食堂还很狭窄,条件很差,没有新鲜的食物,经常会因为停电停水或是施工无法供应营养餐,导致学生们饿肚子。但今非昔比,孩子们每天都能享受一顿健康的美食,更重要的是吃的热乎、吃的营养、吃的健康。教育扶贫政策中营养餐计划占了最重要的部分,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高度赞扬与认可。

3.2教育扶贫政策二:建档立卡学生免学费和生活费补助政策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全面落实建档立卡学生免学费和生活费补助政策是助力威宁县教育脱贫攻坚重要举措。历年来,经过威宁县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威宁县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落实到位。威宁县教育局及时掌握贫困学生数据,建立健全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资助信息库,及时更新信息,确保漏掉任何一位同学。重点加大对普通高中、中职、大学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资助力度,发放各类资助资金总计9072万元,共资助贫困学生13.5万人次。

近年来,威宁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始终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治本之策重中之重。遵循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原则,积极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减轻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经济负担。

自从建档立卡贫困下发以后,威宁县教育局及政府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资助,使得基本上的农村孩子能上学无忧。

由起初的人民百姓不知道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干什么用的到最后个个夸赞国家政策好,这些都源于威宁县各级领导及人民对政策的加大宣传以及把政策落实到位。全面开设“绿色通道”,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障碍入学,让贫困学生第一时间获得资助,得到相应的帮助,为家长减轻负担,为贫困学生免除学费、教科书费和住宿费。政策下发以后,威宁县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加强對各学校的督查力度,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督查,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资助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切实保障每一分钱都用在该用的地方,精准扶贫到困难学生身上。

3.3教育扶贫政策三: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

近年来,威宁县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扎实推实施各类教育工程项目315个新增校舍面积26万平方米,安装“班班通”5405套,配备图书118.4万册,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我们调查得到,2018年,威宁县实施各类教育工程项目112个,建筑总面积9.5万平方米,总投资1.37亿元。2019年,全县共实施各类教育工程项目78个,建筑总面积13.2万平方米,总投资1.94亿元。2020年,农发行威宁县支行向威宁县健泰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放2000万元教育扶贫贷款,用于支持威宁县城镇义务教育建设项目。极大地解决县城内因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学生生源拥挤和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由数据得到威宁县在改善办学条件工作上取得的成效是极大的。

从办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来看,威宁县通过公开招考、人才引进、“特岗计划”、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补齐缺额教师,择优录取优秀教育人才。调查得到,2014年以来,采取公开招考、急需人才引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招考等方式,共补充各级各类教师5889名;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认真落实“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大力开展教师培训,2014年来共组织各级各类培训10万余人次,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威宁县各个学校面貌、教育环境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取得了良好成绩。全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引进教育人才,不断加强扶贫工作管理,所以教育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当你走进威宁县的每一所学校,干净整洁的运动场上总会有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正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教室里总有老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的津津有味,整个校园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气氛。这些都源于在教育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才迎来威宁县教育的新局面、新篇章。

4 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4.1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4.1.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威宁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主要是城镇与乡村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不均衡等方面。威宁的很多乡镇中小学出现"一师多班级"的现象,导致教师资源短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导致多乡镇盛行“择校”之风,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影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导致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忽略的大部分学生的教育问题,导致许多学生因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资源而选择辍学。

4.1.2优质资源配置不合理

办学模式过于简单,没有积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只是单一化采用公办、民办、混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各种性质办学机构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没有构建,完善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优质教育资源以师资为要,要采取实施“志愿支教”“退休支教”“强弱结对”“高校对口”等教育帮扶工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流动,是实现教育均衡的重要途径。从技术层面看,没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没有进一步增强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可及性和共享性,使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惠及全体学生。

4.1.3扶贫过程不准确,存在漏评漏助

有些精准扶贫户明显不贫困,上学也不困难,家庭状况良好。而有的同学生活很艰苦,勤俭节约。却没有得到资助和学费减免。教育扶贫不能达到百分百的公平,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错误扶贫,漏扶贫,让更多应该得到资助,应该得到帮助的人尽可能的得到帮助,这才是教育扶贫的真正目的。

4.1.4教学设备设施不全

无论在乡镇还有在村上的学校,教学设备设施都不够齐全,不够完善,师资力量整体欠缺。目前很多学校获得的教育经费只能用于维持日常教育工作,用于教学设备上的教育经费不足;多媒体设备严重缺少,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多媒体实验室短缺,导致有些实验开展不起来,学生不能更清晰的学习到知识,仅限于课本知识;各学校图书资料的储备量较少,学生不能有更宽广的学习面,学生们学不到东西。

4.2基层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

基层工作者在与群众交流沟通方面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部分工作人员仅仅只是选择从自己熟悉的人中去了解贫困对象,从而缩小了调查范围。对于威宁县这种人口多、幅员辽阔的地域,它本身就存在许多民族差异和文化差异,如果仅是选择一部分贫困对象来进行调查,就会降低调查的可信度。

多部分基层群众对扶贫政策并不是很了解,他们基本上都是居住在山村,信息技术能力弱,很少获得相关信息。对于大部分群众,他们更关心的是政策实施过程和方法的宣传,而基层帮扶工作注重的是结果的宣传。从而导致了群众对政策宣传的知识了解不深甚至不了解,对贫困帮扶政策产生疑问和不信任,从而贫困帮扶的工作就难以进行。

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随着网络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网络游戏。在求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迷失在半途,受网络时代和社会侵蚀,中途辍学,踏入社会。 此外,在贫困户中“读书无用论”现象的到处存在,他们觉得读书无用,所以教育扶贫政策在边远地区难以实施。

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教育成长问题严重。完全未受过教育占威宁县总人口的10%左右,老一辈中部分小学及以前辍学占威宁县总人口的15%左右。父辈时期,由于家庭困难,家庭劳动力缺乏,以致青壮年养家糊口,没能受到好的教育。孩子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才会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同时也要对思想偏激的群众、学生进行教育,彻底改变他们对读书无用的看法。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既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4.3政策保障性措施不全面

扶贫过程不准确,存在漏评漏问题,在识别扶贫对象的时候没有准确到位、政策落实及宣传不够重视,没有让扶贫政策进到每家每户、让每个人都正确认识和了解及落实扶贫政策。没有全面客观地掌握贫困对象的经济状况,精准确定扶贫对象,没有针对性的实施扶贫措施,没有保证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对于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没有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贫困家庭信息的问题处理不全面,存有漏存重存的问题,没有建立信息台账。

针对政策宣传问题,没有彻底的舆论引导,没有具体的保障性措施,导致很多人对政策的不了解。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影响力,没有借助手机短信、微信、QQ、板报等各种载体,没有做好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的记录,没有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都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没有最大程度地發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5 推动教育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

5.1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加强优化乡村教师师资的建设。我们要坚持“按需设岗、按岗招聘、精准补充”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乡村教师招聘岗位,鼓励年轻有为的教师到乡村中小学就职。对现有教师定期进行考察,对业务能力较弱的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另外着力加强贫困地区学前师资队伍建设,根据调查发现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教资较为缺乏,所以根据特岗教师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的乡镇从事教育活动,使得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教资得以补充,并给予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一些生活补贴、增加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的机会。比如根据教师所在乡村离县城的距离设置梯度生活补助,职称评聘方面进行合理的加分政策。

让职业教育成为青少年继续学习的更好选择。有关教育部门要协助职业学校推动招生制度改革,扩大贫困家庭孩子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机会,减少初高中毕业生外出务工人数。所以目前完善职业教育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严加规范管理,注重提高家长对职业学校的认可度。同时职业学校要加大招收生源的力度,对所招收的学生进行基本调查,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兴趣爱好以及理想,并列出和他们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使之选择,使贫困地区没能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培训的每个适龄青年都能学会一项实用技能。加强学生实用技术培训,拥有一技之长能让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更好的在社会中生存,脱离无业人员群体,所以建立优先面向贫困人口的定向培训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5.2加强青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强之路。”教育扶贫的主要对象为学生。因此老师、家长以及有关部门要注重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端正青少年儿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能够提供的物质资助的基础上,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精神鼓励,在学校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情感交流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学校要及时的解决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不能过度当成特殊群体来照顾,因为过度关怀位容易引发青少年的自卑感。三是加强 “家校合作”,尽可能做到家长、学生和学校三者的思想保持在一条线上。

5.3加强教育扶贫政策的宣传

与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有关扶贫办部门在走访中可为精准扶贫户家里有适龄接受教育的贫困户宣传教育扶贫政策,为对识别文字有障碍的村民精析教育扶贫政策。基层村干部要加强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理解,实时跟上省级下达的文件以及政策更新,适时通过集合开会或者走访等各种方式宣传政策,广泛宣传省委、省政府教育扶贫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得每一户贫困该享受到的政策都享受到。

通过新闻媒体等网络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扶贫政策,比如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报纸等方式。在转载相关政策信息时要保证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有效性,对来路不明的有关信息不要轻易相信。例如威宁县扶贫部门可建立本县官方网站或者官网微信公众号用来宣传扶贫的有关政策,并提醒精准扶贫户要注意有关政策的出台,同时在宣传的过程中可将冗长的政策文件转换为音频的形式,使得扶贫的宣传更加有效。政策宣传不仅仅只是有关部门的事,更是需要精准扶贫户主动去吸收。

参考文献:

[1]庄开媛.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成效及对策[J].山西青年,2021(10):5-6.

[2]连永焕,曹佳欢.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93-96.

[3]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78.

[4]王嘉毅.《教育研究》.中国科学社会网.2017年1月.

[5]习近平.习近平讲故事:扶贫必扶智.人民网.2018年09月.

[6]吕腾飞.浅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形成[J].改革与开放,2018,(8)

[7]张建国.教育扶贫中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探析——基于S省D县的调查[J].晋中学院学报,2020,37(06):76-78.

作者简介:

夏文云(1998-12),男,汉族 云南昭通人,职称学历: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贫困落实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