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镍钛器械在树脂弯曲根管中成形效果研究

2021-11-16罗红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21期
关键词:机用偏移量侧壁

罗红霞,李 萍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 成都 610016)

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中的重要步骤。根管预备的目的是在彻底地清除根管内感染物的同时,保持根管的初始解剖形态和走向,形成一个有利于冲洗清洁和三维充填的锥形根管。弯曲根管是根管预备的难点。传统的不锈钢器械在预备弯曲根管时容易出现偏移,镍钛器械因其特殊的性能在预备弯曲根管时能表现出良好的成形效果[1-2]。本研究选用ProTaper Next和S3 2种新型的镍钛器械预备模拟树脂弯曲根管,并与传统的不锈钢K锉进行对比,观察其成形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用单弯树脂根管总共30个(登士柏,瑞士),工作长度16 mm,锥度为0.02,弯曲度为40°(SCHNEIDER[3]的测量方法,图1),曲率半径7 mm。采用S3机用镍钛锉(Sani,中国),ProTaper Next机用镍钛锉(登士柏,瑞士),ISO标准手用不锈钢K形锉(登士柏,瑞士),ENDO-MATE DT镍钛机用马达(NSK,日本),红色、黑色墨汁(英雄,中国);乙二胺四乙酸(EDTA)凝胶(Meta Biomed ,韩国)。30个树脂根管随机分配为3组:不锈钢K锉组(K锉组)、ProTaper Next机用镍钛锉组(PN组)、S3机用镍钛锉组(S3组)。

图1 Schneider法测量根管弯曲度示意图

1.2方法

1.2.1树脂根管预备前图像采集 将树脂根管进行编号,采用15# K锉疏通根管,用黑色墨汁注入根管内,使用固定装置拍摄术前根管图像并储存。之后将根管内的墨汁清洗干净,自然干燥。

1.2.2根管预备 K锉组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根尖段预备至25#。PN组采用冠根向预备法,Sx敞开根管冠方1/3,X1、X2依次预备至工作长度。S3组采用冠根向预备法,先用SU锉进行冠方1/3预备,然后S1、S2依次预备至工作长度。每套器械使用5次,预备前后仔细检查器械,一旦发现变形则丢弃,同时记录各组器械变形分离数目。3组在预备中均使用EDTA凝胶进行根管润滑,使用蒸馏水冲洗根管,所有标本由同一位熟悉操作的医生完成。

1.2.3树脂根管预备后图像采集 将红色墨汁注入预备完成后的根管内,拍摄术后根管图像并储存。

1.2.4根管预备效果分析 使用Adobe Photoshop CS5(Adobe system Inc,美国)软件将同一根管预备前后的图像重叠,以根尖为圆心,1~10 mm为半径作同心圆弧线,与重叠后的根管交点为测量点,共10个测量点,测量根管内、外侧壁树脂去除量(精确度为0.01 mm)。用各测量点内外侧树脂去除量之差的绝对值表示偏移量,代表器械的中心定位能力,偏移量越小,中心定位力越好。根据SCHNEIDER[3]的方法测量预备前后根管弯曲度,差值为根管直化角度。

2 结 果

2.13组树脂根管预备前后平均角度变化比较 预备前3组的弯曲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备后K锉组直化角度明显大于PN组和S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N组和S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N组和S3组维持弯曲根管原来走向的能力优于不锈钢K锉。见表1。

表1 3组树脂根管预备前后平均角度变化比较

2.23组器械预备树脂弯曲根管前后图像重叠比较 K锉组预备后的根管在根尖区外侧和弯曲部内侧过分切削树脂,形成偏移。PN组和S3组预备后的根管无明显偏移,中心定位力好,形成一个流畅的锥形根管(图2)。

a为K锉组,b为PN组,c为S3组。

2.33组器械预备树脂弯曲根管后根管内外侧树脂去除量和偏移量 PN组和S3组在弯曲部分(距根尖4~6 mm)内侧壁去除树脂量明显少于不锈钢K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3组去除树脂量最少,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尖部外侧壁(距根尖1~2 mm),K锉组去除树脂量明显高于PN组和S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3去除树脂量最少,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K锉组偏移量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组和S3组偏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3~5。

表2 3组器械预备根管后在不同测量点的内侧壁树脂去除量、外侧壁树脂去除量、偏移量比较

图3 树脂根管预备后根管内侧壁树脂去除量

图3 树脂根管预备后根管外侧壁树脂去除量

图5 树脂根管预备后偏移量

2.4器械变形和器械分离 K锉组有2支器械发生变形,3组器械均未发生器械分离。

3 讨 论

本研究选用模拟树脂弯曲根管作为试验对象,比较3种器械的成形效果。在评价器械对根管的成形效果中,除器械自身的设计因素外,根管的解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弯曲角度和曲率半径是解剖中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起离体牙,树脂根管的弯曲角度、曲率半径、锥度等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使试验组间基线一致,更具可比性。树脂根管透明,可以全面地观察根管预备后的形态变化,准确地测量各种指标,结果能直观地反映器械预备根管的成形效果[4]。本研究采用ProTaper Next和S32种新型的镍钛器械预备模拟树脂重度弯曲根管(弯曲角度40°)。结果显示,与K锉组比较,PN组和S3组对重度弯曲根管成形力更优,能形成一个与原形走向相似,流畅的锥形根管。

根管预备器械从最初的不锈钢器械发展到镍钛器械,目的是减少预备弯曲根管时产生偏移。直的根管器械在通过根管弯曲部时,会产生弯曲变形,器械有回复本身形态的倾向,形成回复力。过度地切削弯曲部内侧壁和根尖区外侧壁会形成偏移,拉直根管。衡量根管偏移的指标常有中心定位力和根管直化角度[5-7]。本研究中,PN组和S3组在弯曲部分内侧壁和根尖部外侧壁去除树脂量明显少于K锉组,直化角度小于K锉组,中心定位力好。ProTaper Next和S3都是新型的镍钛锉,都采用冠根向预备技术,先敞开根管冠方,减小弯曲度。S3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机用镍钛系统,使用CM-Wire镍钛金属,合金成分中镍元素水平降低,提高了器械的柔韧性。同时其具有独特的预弯功能,可以保持较好的中心定位力[8]。本研究中,即使预备重度弯曲根管,S3也体现出良好的成形效果。ProTaper Next是ProTaper Universal的改良型,采用了改良的M-Wire镍钛金属,提高了柔韧性。横截面由ProTaper Universal的凸三角形改为偏心矩形,有效减少了预备时器械刃部与牙本质的接触面积,与根管壁的接触点也由ProTaper Universal的3个变为2个,根管预备过程中始终只有2个点能同时接触根管壁,使得切割牙体组织量变小,克服了ProTaper Universal过度切削形成偏移的缺点,能更好地保持根管原始形态[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PN组在根管弯曲部分内侧壁和根尖部外侧壁去除树脂量大于S3组,说明ProTaper Next的切削力大于S3。但是,2组中心定位力和直化角度两者没有差异,都有良好的成形效果。S3为500 r/min高转速设计,通过提高转速来增加器械对根管的切削次数,以提高预备效果,达到既维持根管原始形态且清除根管感染物的目的。ProTaper Next和S3都只使用3支器械完成根管预备,操作时间短,增加患者就诊的舒适感。

镍钛器械由于材质特性,具有良好的弹性。但是在预备重度弯曲根管时,仍有发生器械分离的风险。S3经过特殊的热机械加工处理,柔韧性大幅度提高,弯曲的S3在60 ℃以上加热后,锉会自动变直,可降低螺纹变形的发生率[12-13]。与传统镍钛合金相比,增加了器械的抗折性。ProTaper Next采用了更先进的M相金属和特殊的横截面设计,预备时锉以非中心对称的“蛇形”运动进出根管,减少器械嵌入根管壁发生器械分离的概率[14-15]。本研究中,PN组和S3组都没有发生器械分离,除了器械本身良好的性能外,限定器械的使用次数也能降低器械疲劳分离的发生率。由于树脂模拟根管的硬度与牙本质存在差异,在临床操作中,应严格控制使用次数,特别是后牙弯曲根管。每次使用前、后仔细检查器械,一旦发生变形则丢弃。同时,预备过程中手法要轻柔,结合使用根管润滑剂并进行充分冲洗。

综上所述,ProTaper Next和S3预备重度弯曲树脂根管时,中心定位力好,有良好的成形效果。

猜你喜欢

机用偏移量侧壁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格网坐标转换法的矢量数据脱密方法研究
侧壁设计对双环栅场效应晶体管电热性能的研究
柳钢6号高炉应对炉缸侧壁温度超高的护炉实践
越野车侧壁加强筋板工艺改进
卸船机用散货三维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utoLISP的有轨起重机非圆轨道动态仿真
DEM辅助偏移量跟踪技术的山地冰川运动监测研究
搅拌针不同偏移量对6082-T6铝合金接头劳性能的影响
比较两种根管预备器械分离率及特征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