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绍武溃疡汤辅治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2021-11-16卢娅利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溃疡面消化性国药准字

卢娅利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31)

消化性溃疡(PU)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机理与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相关,故而胃黏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炎症与坏死性为其主要病变。研究证明,Hp感染是主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达90%以上,胃溃疡为80%以上[1]。近年来,随着铋剂四联疗法方案的应用,治疗PU和Hp转阴都取得较好效果,但用药较多,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耐药菌株也不断出现,使病情反复发作。近代中医名家刘绍武先生积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根据《伤寒论》“三步六病”理论,创立了局部协调疗法,以溃疡汤专方治疗PU。本研究用刘绍武溃疡汤辅治PU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6例,均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5~70岁,平均(31.3±4.1)岁;病程0.4~5.8年,平均(2.3±1.4)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3例,胃溃疡11例,复合性溃疡9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3~68岁,平均(32.6±3.8)岁;病程0.5~6.0年,平均(2.5±1.8)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胃溃疡15例,复合性溃疡8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的《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2],并参考刘绍武先生“三部六病”学说溃疡汤适应症的相关论述[3]。①临床表现多有中上腹部反复发作性节律性疼痛,多在空腹时发作,疼痛性质为隐痛、灼痛或胀痛,可伴反酸、烧心、嗳气等症状,同时有上腹部局限性压痛等,②电子胃镜检查可见处于活动期(A1、A2期)的不同部位、大小、形态与数目的溃疡面;③根据六经辨证,多为聚关脉,亦同时有上鱼际脉。

纳入标准:①符合PU临床表现,电子胃镜检查处于溃疡活动期,14C呼气试验(14C-UBT)Hp阳性。

排除标准:病检结果提示存在癌变,有较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6个月内有胃部手术史,有大出血或穿孔可能。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铋剂四联疗法。奥美拉唑肠胶囊(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577)20mg,1日1次,晨起餐前口服;胶体果胶铋(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034)3粒,1日4次,餐前0.5h及睡前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1518)1000mg,1日2次,早晚饭后口服;克拉霉素分散片(四川省旺林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27)500mg,1日2次,早晚饭后口服。4周为一疗程。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分散片只在第1和第4周服用,第2~3周停用。

观察组辅以刘绍武溃疡汤联合治疗。川楝子30g,五灵脂15g,陈皮30g,白芍30g,大黄10g,败酱草20g,柴胡15g,黄芩15g,党参30g,苏子30g,花椒10g,甘草10g,大枣10枚。气虚甚加黄芪30g,气滞甚加郁金15g,血瘀甚加丹参15g,伴出血便黑者加仙鹤草30g,口燥咽干、舌苔黄而热甚加石膏30g。加水1000mL煮取300mL药汁后,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渣,两次药汁相合,分3次空腹温服,1日1剂,连续服药4周。

3 观察指标

参照《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嗳气等常见症状按严重程度从轻到重,依次分为0级(无症状,积0分)、Ⅰ级(症状轻度,积1分),Ⅱ级(症状中度,积2分),Ⅲ级(症状重度,积3分)。治疗后症状评分也分为4 种,症状消失为0分,症状减轻在原有基础上减1分,无变化原积分不变,症状加重原积分加1分。

参考《消化性溃疡中西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4],胃镜下观察溃疡的发展过程,将溃疡分为活动期(A期,分为A1、A2阶段),愈合期(H期,分为H1、H2阶段)和瘢痕期(S期,分为S1、S2阶段)。

以14C-UBT检测Hp。

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版》[5]。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镜下见溃疡瘢痕愈合或达无痕愈合,炎症消失,处于S2期,14C-UBT检测Hp转阴。显效: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症状分级减少2级,溃疡面消失,但周围尚有可见的炎症表现,处于H2期。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症状分级减少1级,溃疡面减小50%以上,镜下有周围炎症表现,处于H1期。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或加重,溃疡面未减小,或减小程度低于50%,炎症明显,处于A期,14C-UBT检测Hp阳性。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上腹部疼痛 反酸 烧心 嗳气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4.2±0.8 0.8±0.2 3.6±0.4 0.7±0.2 3.7±0.6 0.8±0.1 3.4±0.6 1.0±0.3对照组 43 4.3±0.6 1.5±0.6 3.5±0.8 1.3±0.4 3.5±0.4 1.2±0.6 3.6±0.5 1.5±0.7 t 0.6557 7.2577 0.7331 7.578 1.818 4.312 1.680 2.247 P 0.5137 <0.05 0.4655 <0.05 0.073 <0.05 0.097 <0.05

两组Hp转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Hp转阴比较 例(%)

6 讨 论

PU属中医“胃痛”、“嘈杂”等范畴。溃疡汤充分体现了刘老的“局部协调疗法”理论。他认为局部病变不仅反应在局部,而会影响到整体的正常功能,造成整体功能的不协调,同时又会使局部病变进一步加重或恶化。中医立法组方原则应体现整体的协调,同时突出局部,所以PU的治疗方法要从协调整体、理气消痰、活血化瘀、解痉止痛、推陈致新5个方面着手。

刘老认为,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原因不外两端,一为饮食不节胃肠受损,二为七情所伤导致气滞或气虚、血瘀或血虚、脾滞或脾虚等系列性病理改变,虽为消化系统局部病灶,实为机体整体之失调。现代医学认为与神经精神和心理因素相关,长期的不良情绪可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功能占优势,从而影响胃肠功能运动及胃酸分泌。溃疡汤方中柴胡、黄芩、党参、苏子、花椒、甘草、大枣为小柴胡汤的改良方,有减轻迷走神经兴奋性和胃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从而减少胃酸、胃泌素的分泌[6]。川楝子配川椒可疏肝泻热消炎、理气止痛解痉。五灵脂温通血脉,散瘀止痛,配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加强消炎作用。芍药配甘草解痉止痛。因为溃疡的发生虽为局部表现,实则整个消化道功能都已受到影响,痰、水食湿之陈腐物滞留于胃汤道,此亦为局部与整体同病,故而以大黄除旧布新,陈皮理气化湿。诸药配合,既可恢复整体阴阳平衡,协调全身气血,亦可消除局部溃疡之病灶。

刘绍武溃疡汤辅治PU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溃疡面消化性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利多卡因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效果研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瑞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食管癌术中患者应激的影响观察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