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人工泪液辅治干眼症伴视疲劳临床观察

2021-11-16王家良马宏杰郑燕林指导李园媛赵越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眼表泪膜泪液

王家良,马宏杰,郑燕林(指导),李园媛,赵越娟

(1.郑州博爱眼耳鼻喉医院眼科,河南 郑州 450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四川 成都 610072;3.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眼科,陕西 西安 710021;4.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河南 洛阳 471000)

干眼症以眼干涩、异物感、疲劳感、视力波动等为主要表现,又称角结膜干燥症[1]。研究显示,干眼症在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向低龄化发展,已成为影响患者视觉质量的常见慢性眼表疾病之一。治疗多用人工泪液等以改善眼部不适症状。有研究显示[2-5],中药汤剂、针刺、按摩、熏眼等能有效改善眼干涩等症状和体征。本研究用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伴视疲劳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8例(216眼),均为2015年11月至2018年5月四川省中医院、成都温江区人民医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思然组和针刺组各54例(108眼)。研究过程中思然组脱落3例,针刺组脱落5例。思然组(51例)男22例,女29例;年龄18~69岁,平均(41.8±14.3)岁;病程3~23周,平均(11.7±5.5)周。针刺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24~65岁,平均(42.7±13.2)岁;病程2~21周,平均(10.2±5.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考《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1]。①眼干涩、异物、灼烧感、不耐久视、疲劳感、视力波动、痒、胀痛等主观症状之一;②泪膜破裂时间(tear btreak-up time,BUT)<5s,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5 mm/5min;③5s<BUT≤10s、5 mm/5min<SIT≤10 mm/5min,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CFS)检查阳性;①②或者①③符合1项即可诊断干眼症。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未使用其它药物治疗或已停药2周以上;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为隐形眼镜佩戴者或近期行眼部手术;②干燥综合症等免疫疾病所致重度干眼症;③合并结膜、角膜和虹膜急性病变;④泪点已封闭或神经反射弧损害造成无法完整闭眼;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⑥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

剔除标准:①误纳入;②出现过敏反应或严重不良事件而停止试验;③受试者依从性差或加用非规定范围内联合用药,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断;④自愿退出试验[7]。

2 治疗方法

培养频繁眨眼习惯,坚持做眼保健操,热毛巾热敷眼周,不熬夜,环境照明要适当,少用电子产品,营养、清淡饮食等。

两组均予聚乙二醇滴眼液(思然,Alcon Laboratories,Inc,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105)点眼,每次1~2滴,1日4次;普拉洛芬滴眼液(普南扑灵,Senju Pharmaceutical Co.,Lt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682)点眼,每次1~2滴,1日4次。疗程10天。

针刺组加用毫针(0.20mm×25mm,0.20mm×40mm,吴江市云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取眼周穴位睛明、瞳子髎、攒竹、丝竹空、太阳,全身选穴合谷、足三里。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眼周穴位用0.20mm×25mm毫针,睛明穴垂直缓慢进针至眼球出现酸胀感为度(针刺不宜过深及提插捻转等操作),瞳子髎穴向耳尖方向平刺入15~20mm,攒竹穴向上睛明穴透刺10~12mm;合谷、足三里用0.20mm×40mm直刺10~20mm,以出现明显酸胀感为度,留针30 min。1周治疗3次,每周一、三、五各1次,治疗10天为一疗程。

3 观察指标

主观症状评分及CFS评分、BUT、SIT、明视持久度(Bright visual persistence,BVP)值和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临床症状或体征评分采用计分法[9],无症状为0分,轻度(偶然)为1分,中度(经常)为2分,重度(持续)为3分。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判定方法

眼表、泪膜功能测定。①SIT测定:用泪液滤纸条检测,结膜囊内不滴入麻醉剂,将滤纸条一端反折5mm,轻轻置下睑缘中外1/3交界处的结膜囊内(避免接触角膜),另一端自然下垂,检查过程中可自然眨眼或轻轻闭眼,5min后取出,从弯折处测量泪液浸湿滤纸的长度(mm),记录为mm/5min。②BUT测定:用荧光素钠试纸检测,抗生素眼液浸湿试纸,置下睑结膜处,眨眼数次后荧光素色弥散分布角膜表面,在裂隙灯钻蓝色弥散光下观察被检者从最后瞬目睁眼后至角膜泪膜出现第一个干斑的间隔时间,共3次,取平均值,即BUT。③CFS测定:用荧光素钠试纸检测,抗生素眼液浸湿试纸,置下睑结膜处,眨眼数次后荧光素色弥散均匀分布角膜表面,在裂隙灯钻蓝色弥散光下观察,0分为CFS阴性,1分为CFS少许点染,2分为CFS略微密集染色,3分为CFS斑块状或密集点状染色,将角膜均分成4象限,最后将各象限分数相加,满分为15分。

视疲劳检测:BVP是评价视疲劳的常用方法。方法:使用标准立体方块图检测。在检查表上绘制“品”字形立体方块图(边长1cm),按受检者视物习惯保持眼睛与检查表的适当距离不动,凝视检查表上的“品”字形立体方块图3min,受检者看到正“品”字图像时视为明视,看到倒“品”字时视为不明视。检查时让受检者手持能断续计时的秒表,当发出开始口令后,受检者立即注视检查表上的方块图案,同时开始秒表计时。在注视过程中看到倒“品”字时立即按下秒表的暂停开关;看到又呈“品”字图像时再开动秒表,反复测试,到3min结束时被检者听到口令立即停止秒表,这段时间内秒表走过的读数就是被检者看成“品”字图像的总时间,即明视时间。这种明视时间与注视总时间的百分比即明视持久度(BVP)。BVP =(明视时间/注视总时间)×100%,测定3次取平均值。平均BVP提高≥10%为有效[7]。

泪液炎性因子指标检测:检测泪液中TNF-ɑ、IL-6含量,即:治疗前、后采集泪液,将泪液与生理盐水混合后采集60μ 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NF-ɑ、IL-6含量,试剂盒购自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观症状、BUT、CFS、SIT、BVP以及泪液TNF-ɑ、IL-6含量值的变化情况。

聚乙二醇滴眼液及针刺的不良反应。

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显效:主观症状全部消失,评分为0,SIT≥10mm/5min,BUT≥10s,CFS阴性,BVP提高≥10%。有效:主观症状减轻,症状评分值下降,BUT延长2s以上,5mm/5min≤SIT<10mm/5min,或湿滤纸长度增加1mm/5min以上,CFS评分值降低,BVP提高≥10%。无效:主观症状无改善,症状评分值变化不明显,BUT不变或缩短,SIT<5mm/5min,CFS评分值不变或变大,BVP值提高<10%[7]。

5 治疗结果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思然组同期比较,△P<0.05,△△P<0.01。

分组 例 治疗前 治疗后第1天 治疗后第11天 治疗后第21天思然组 51 20.66±7.17 16.97±7.11* 18.55±7.08 20.12±7.04针刺组 49 22.13±7.42 10.07±5.09**△△11.37±5.90**△△13.13±4.81**△△

两组SIT值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SIT值比较 (mm/5min,±s)

表3 两组SIT值比较 (mm/5min,±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思然组同期比较,△P<0.05,△△P<0.01。

分组 例 治疗前 治疗后第1天 治疗后第11天 治疗后第21天思然组 51 6.03±2.01 7.19±1.86** 6.32±1.97 5.97±1.96针刺组 49 6.21±2.25 10.40±4.64**△△ 9.86±3.81**△△ 9.30±3.29**△△

两组BUT值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BUT值比较 (s,±s)

表4 两组BUT值比较 (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思然组同期比较,△P<0.05,△△P<0.01。

分组 例 治疗前 治疗后第1天 治疗后第11天 治疗后第21天思然组 51 4.96±1.98 5.43±2.02 5.25±1.94 4.99±1.97针刺组 49 4.78±1.81 8.90±2.97**△△8.55±2.87**△△ 8.11±2.91**△△

两组CFS评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CFS评分比较 (分,±s)

表5 两组CF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思然组同期比较,△P<0.05,△△P<0.01。

分组 例 治疗前 治疗后第1天 治疗后第11天 治疗第21天思然组 51 3.26±1.37 1.83±1.39** 2.61±1.40* 2.85±1.36针刺组 49 3.03±0.81 1.43±0.76**1.72±0.76**△△ 1.97±0.78**△△

两组明视持久度值(BVP值)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明视持久度值比较 (%,±s)

表6 两组明视持久度值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思然组同期比较,△P<0.05,△△P<0.01。

?

两组治疗前后泪液TNF-α、IL-6含量比较见表7。

表7 两组治疗前后泪液TNF-α、IL-6含量比较 (pg/mL,±s)

表7 两组治疗前后泪液TNF-α、IL-6含量比较 (pg/m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思然组同期比较,△P<0.05,△△P<0.01。

?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8。

表8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治疗期间未发现患者对人工泪液有不良反应,针刺组有1例晕针现象,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乏力等,拔针后症状逐渐缓解。

6 讨 论

干眼症不仅会造成眼干涩、异物感、疲劳等不适症状外,还会引起角结膜病变、视力波动,甚至不能正常的阅读、工作及造成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目前人工泪液是干眼症临床首选治疗措施,主要是通过黏液性吸水性溶液覆盖于眼表表面,形成人工泪膜滋润眼表,延长BUT,缓解眼表等相关症状[11-12]。理想的人工泪液渗透压、pH值接近泪液,并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纤维连接蛋白等),能促进角结膜上皮修复,在修复过程中提高眼表上皮活力,使眼表正常水分代谢[11-12]。聚乙二醇滴眼液主要是聚乙二醇、丙二醇等活性润滑剂滞留眼表形成凝胶样保护层,重塑泪膜,为受损眼表上皮细胞自我修复创造环境。研究显示,思然能促进眼表上皮修复,改善眼干涩不适。由于人工泪液不同于真性泪液,其成分相对单一、泪液渗透压低,在眼表作用时间短,停用后泪膜稳定性下降,导致疗效降低[12-13]。

研究显示,干眼症的发病机理与眼表微环境异常、炎性因子释放、细胞凋亡、性激素失衡及神经调控障碍等有密切关系[1];而目前普遍认为,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是干眼症发病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慢性炎症导致眼表对周围环境变化应答缺失,炎性因子释放影响泪液正常分泌的神经传递,从而影响泪液质量[1,14-16]。也有研究显示,普拉洛芬是非甾体消炎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而抑制眼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对干眼症有治疗作用[14,17-19]。针刺机理可能与针刺能提高神经传导的兴奋性,刺激中枢神经释放类鸦片肽止痛,促进神经修复,双向调节全身免疫系统以及减少炎性因子释放等作用有关[14]。依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规律及实践经验,取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等眼周穴位以利用其近治作用,合谷、足三里以利用其远治作用。局部近治重在改善眼周气血循环,直接作用于眼表神经,调控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刺激泪液分泌。远治穴位则取其通调全身气血,引起全身生物化学反应,调整机体免疫紊乱状态。远近腧穴相辅相成,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平衡阴阳,从而有效治疗干眼及缓解视疲劳。

猜你喜欢

眼表泪膜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干眼患者基于泪膜动态变化的图像特征分析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观察老年干眼患者最早泪膜破裂位置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睑板腺处理对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眼表的影响
短时间电脑屏幕阅读对大学生视功能和眼表的影响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