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荣格心理理论分析电影《寄生虫》

2021-11-15

戏剧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金家荣格社长

(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93)

一、荣格理论

(一)自我

荣格提出原型是影响人类行为和个性的普遍模型,是我们传承下来的人类知识的原始形式。每种原型都在我们的人格中发挥作用,我们每个人都被一种特定的原型所主导。神话,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往往都体现了原型。而自我是原型之中一个动态的概念,往往受到自我无法控制的无意识内容的激发。自我有两个基础,肉体与心灵。肉体基础可综合体内知觉而推知,是有意识者。但更多的情况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属于无意识部分,而暂时无法被人意识到的这部分,就是阴影。理论上,自我是可以被完整表述的,但即使把所有的描述综合起来,也无法描绘出一幅有意识人格的全景。因为,一个人最为关键的品质,往往是无意识的,只可被他人察觉或被外力发掘。荣格把这种全部的人格称为自性。

(二)阴影

荣格的阴影理论包含了我们不想了解或不喜欢自己的所有方面,用于描述我们选择拒绝和压抑的人格。阴影理论中提到关于人心灵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真我,阴影,自我,人格面具。阴影是潜意识的一部分,是个人意识无法察觉的内在,并由压抑的思想、欲望、弱点、直觉组成。我们努力适应文化规范和社会期望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阴影。荣格的一种观点是,人格的一方面补偿了另一方面:在有光的地方同时也一定有阴影。它是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使人格更加深入的一部分。尽管我们通常会否认这一心理要素,并将其投射到他人身上,但这些潜在的阴影存在于我们所有人中。荣格认为阴影有它的存在意义,在平衡整体心理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阴影通常是隐藏被压抑着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卑型人格。如果不能正视它的存在,便很容易使人变得肤浅,并且极度关注他人,会使人处于迷失与自我否定中。

二、《寄生虫》情节分析

电影《寄生虫》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贫富差距悬殊的两家人间的故事:一边是住在阴暗潮湿、又脏又臭的地下室,一家四口无法稳定营生,靠拆披萨盒勉强糊口的金家;一边是生活在山上富人区,家有佣人,衣食无忧的朴家。两个家庭本天差地别,机缘巧合下金家儿子基宇伪造文凭成了朴家女儿的英语家教,从此两家人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引爆了一连串的意外事件。

基宇暗中设计把家人全部介绍进极具财富的朴家工作,妹妹成为了美术老师,爸爸变成了司机,妈妈担任了管家,就这样金家四口开始了在朴家的寄生生活。但好景不长,朴家前管家发现了金家人靠欺骗换来眼前一切的秘密。更令人唏嘘的是,原来前管家的丈夫也偷偷寄生在朴家的地下室。终于,在朴家的一次聚会上,所有人的秘密败露,冲突爆发。金家爸爸看到儿女流血倒地,朴社长还在捂着鼻子嫌弃气味,终于丧失了所有理智的他拿着刀冲上去刺向了朴社长。最后金家爸爸偷偷来到了朴家地下室里生活,他给儿子基宇写信告知现状。基宇在回信中写道,他会努力赚钱买下那间豪宅,让爸爸堂堂正正从地下室里走出来感受阳光。

三、心理学解读

本片有大量的细节伏笔以及象征化表达,从心理层面进行解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情节的变化发展。从影片名称不难窥见,贫富差距悬殊的两家人互相寄生。金家靠欺骗换来富人朴家的生活资源,朴家靠雇佣弥补逐渐丧失的生存能力。一种是人性中带有的野蛮和欲望的气味,一种是社会构建的虚伪文明的外壳。影片以气味作为一条主要线索,并没有刻意渲染悲剧气氛,但鲜明的对比与处处可循的隐喻意义都像是在向观众诉说:贫穷有两种味道,闻得到的和藏在石头里的。

(一)石头

当影片中重复出现石头的几次重要情节前后呼应时,影片就有了更深的隐喻意义。关于石头的象征意义,其实在电影开头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原本因多次落榜,家境贫寒,基宇的自我是比较懦弱和自卑的。所以即便醉汉在他们家窗口撒尿也从不敢去抗争。

石头首次出现是基宇的朋友请他帮忙到朴社长家做家教时,他带来了这块石头,号称可以转运。在基宇一家人的心里,这块石头代表了富有。这个时候的石头象征着好运。而当大雨淹没了金家的地下室,基宇抢救出来的为数不多的东西里就有这块石头;在临时避难所打地铺时,基宇怀里紧紧抱着的还是这块石头,仿佛抱着的是他自己的美好愿景和逐渐离他远去的志向。金爸问基宇“你干嘛一直抱着石头”,基宇回答“是他一直粘着我”。有了好运后的金家不懂知足更加贪婪,此时的石头象征着欺骗的欲望之石,摆脱不掉,总是缠着他们。而这块石头也一直压在金家人心里,即使全家通过“寄生”的方式暂时享受了富人的生活,但地下室才是其真实的生活。片尾处,基宇想拿着石头解决另一户寄生的人家却被反杀。石头终究无法打破人心里的界限,靠着欺骗奋力向上爬的途中,一不留神可能就会跌落万丈深渊。

拥有原始且脆弱自我的基宇,内在缺乏维持稳定自信和自尊的精神结构,故而将浮出水面的石头视为宝贝,将自己的脆弱自尊与希望寄托在一块已被验证充满欺骗的石头上,试图以此来维持自体结构的稳定。

(二)气味

影片中同样不断出现关于“气味”的象征。第一次是朴家儿子闻到金司机和女管家还有家教老师身上一致的难闻味道。第二次是朴社长跟妻子说起金司机身上有种搭地铁的人独有的气味,妻子回答说不知道,因为很久没有搭过地铁。这是富人身上无法掩饰的优越感以及对穷人阶层的轻蔑。第三次是电影接近尾声举办生日宴会那天,朴社长捏着鼻子,一脸嫌弃地从尸体下拿出被压着的车钥匙。这种多次对“气味”有意或无心的鄙夷,彻底摧毁了金爸爸的脆弱自尊,强烈的羞耻感化作愤怒,化为刺向朴社长的那一刀。电影中不止一次出现了朴社长一家对于金司机一家的气味表现出的敏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气味就是贯穿全片的一条主线。

“气味”象征着两个家庭的对立,也指向人性阴影和心理层面的更大深渊。影片中有两种对冲的力量,两个家庭看似工整和谐的表象下涌动着暗流。表面上,两家人以雇主和佣人的身份伪善地互动,心中却各自暗藏秘密。当朴家人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不屑与轻蔑,当金家人为了隐瞒真相继续寄生而互相伤害,这副看似和谐的图像开始形变,隐藏的真实阴影面逐渐显露:无论是寄生下游的金家无法抗拒的欲望,还是寄生上游的朴家对劳动阶层的不屑,都是其人格中不为人知的阴影,而两者在这个故事的最终都一败涂地。

四、总结

(一)自我价值感:比起物质贫穷更恐怖的是软弱的灵魂

自我价值感低,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只图暂且过好眼前生活,不做长远打算,都是金家人典型的思维特点。他们仅仅满足于在雇主一家外出时,躺在沙发上喝啤酒享受短暂的悠闲。这种思维上的短视,正是自我价值感低,潜意识中有着自身与财富不相配心理的深层反映。片尾处金爸爸的脆弱自尊被朴社长捏鼻子的动作彻底击碎,他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需要被看见的孩子,然而越是渴望越是得不到,既然得不到,就只有选择毁灭。于是,他毁灭朴社长来防御自我的破碎,保护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杀死了朴社长的他也很愕然,在短暂的不知所措后很自然地走向那个暗无天日的地下室。人们总是以为掌握了财富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殊不知人性深处对归属的渴望才真正掌控着我们的行为。真正区别穷和富的,也并非财产的多少而是内心的富足,比贫穷更恐怖的是妄想不劳而获的愚蠢。

(二)人格决定命运,为生命负责

我们需要了解自身的人格,才能理解自己的内心成长,理解内心的成长如何被束缚,进而从自身的阴影中重新连接自我,找到自身的人格力量。每一个拒绝阴影的人,都会产生出很多无法掌控的愤怒、强迫等心理问题,唯一的解决方式是敢于面对内在的阴影,从中找到自我的力量,重新整合自我形成新的人格,从而获得生命的勇气。当金家寄生在朴社长家时,他们偷奸耍滑、不思进取,拼命向外抓取,却从来不看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人生,除了寄生于他人苟且地活着,似乎也别无他法。但任何时候,生命都可以有转机,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愿不愿意对自己负起责任。电影结尾处,金家儿子默默对爸爸说,“我会努力赚钱买下这间豪宅,爸爸你只需要从那里堂堂正正走出来。”无论如何,金家儿子已经愿意对自己和家人负起责任而迈出了第一步。

(三)原生家庭影响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习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对子女今后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电影中最具思辨性的经典台词,从金家妈妈之口说出的,“如果我有这么多钱的话,我也会善良,超级善良”,潜台词像是在说如果她的原生家庭很好的话,她也可以很善良,可见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产生的不可抗拒的影响。充足的物质财富的确可以帮助子女获得物质上的安全感,但前提是,这些钱必须是通过原生家庭自身的努力,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得的,才能真正滋养孩子的内心。反之,当父母的人格不健全,即使付出了与其他家庭同样的金钱去培养孩子,最终子女仍旧会在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走上与其父母相同的人生路。

猜你喜欢

金家荣格社长
《中国出版》理事会
空运来的桃花节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酬道平社长
荣格 厚积薄发
荣格云商 聚焦农业互联
荣格宫心计
Intelligent Control Algorithm of PTZ System Driven by Two-DOF Ultrasonic Motor
Friction Behavior on Contact Interface of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with Hard Contact Materials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金家街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