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

2021-11-12谷一

文学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共产主义

谷一

摘要:1845——1846年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里程碑式的著作,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在此部著作中,马克思集中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史观以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等一切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还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人作为前提,主要阐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以及历史发展运动的规律。在文本中,马克思还论证了无产阶级引领的,人本身全面发展、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共产主义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唯物史观,它与剩余价值学说一起支撑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面对的思想论敌,主要是青年黑格尔派。黑格尔主义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和资产阶级哲学意识形态,是长期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说,早期马克思受到黑格尔唯心主义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对历史的分析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但伴随着在《莱茵报》期间对贫困农民生活境遇的考察,对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实质的剖析,马克思开始逐渐意识到经济利益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性。经过长期的自我反思,他突破了黑格尔法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批判黑格尔颠倒了主词和宾词的关系和费尔巴哈的半截子唯物主义。通过对异化劳动、物质生产、实践等范畴的逐步厘清,马克思终于明确了寻求历史真相的“钥匙”,即探寻历史“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于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立即动笔,对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进行总的批判,并将自己的哲学思路与整个德国的哲学思想界来一个全面清算。最终将自己这一著作的全名定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可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由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写成的著作。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理论贡献

(一)、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他们一方面摆脱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束缚,另一方面又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体系的影响。

黑格尔将“绝对精神”作为他哲学体系的主要观点,片面强调了人的精神作用和意识作用,无形之中将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割裂开来。而费尔巴哈虽然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但他把唯物主义和历史彼此分离,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直观和感觉。他的哲学思想抛开了人类特有的社会关系观点,所得到的只能是也必然是抽象的、类本质的,所以恩格斯称其“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针对德国的一般意识形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包括近代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人道唯物主义,指出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体系中忽视了社会实践与“现实的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缺陷,为唯物史观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彻底抛弃了黑格尔哲学的思辨唯心主义,立足于人类的实践,从经验的事实和事实真相出发,由此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把历史观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

(二)、阐述唯物史观的具体内容

1、社会存在與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提出“如何理解和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关键”。唯心主义历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马克思正确阐释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即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只能以观念形式反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即社会存在。“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可见,任何意识都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马、恩明确指出,物质生产和生产关系都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构成了历史的基础。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发展水平。生产方式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承下来的的,同时,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历史和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

3、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而“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这表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这表明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此外,市民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指的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市民社会包含了整个社会的全部的信息。经济基础作为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同时作为市民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也具有反作用。

(三)、提出“现实的个人”的观念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唯物史观的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人,这个“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显然是把他与他的实践及物质生活条件作为历史前提、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来看待和理解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理论得到展开和论证。

(四)、论述分工理论

“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的分工。”分工作为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标志,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分工的產生和发展。一方面,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社会生产中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工;另一方面还引起了同一行业内部分工的不同。除此之外,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分工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在真正意义上分工出现以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分工也出现了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的分工的出现也导致了所有制的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消灭自发性的分工才能使得劳动者摆脱这种劳动束缚,人们的活动范围才不会受限,生产力、社会状况和社会意识之间才不会衍生矛盾,从而社会分化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所以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得以建立,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摆脱自发性的社会分工。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消灭劳动异化,实现共产主义。

三、总结

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总结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发展过程,进而阐释其规律和内涵,最后回归到共产主义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的著作,在当今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对其进行深度研究有利于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综上所述,通过对《形态》文本的学习,我们应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共产主义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