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角下李白诗歌中典故的翻译探究

2021-11-12陈悦

文学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典故翻译诗歌

摘要: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诗歌中的典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翻译诗歌中的典故对我们的翻译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是中华文学的瑰宝,典故的应用是李白诗歌中的一个特色。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本文将从翻译文化论视角去探究李白诗歌中典故的翻译。

关键词:诗歌,文化,典故,翻译

一.引言

李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典故的应用是李白诗歌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用典,是李白诗歌中的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它不仅仅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也是中国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时代特色。李白的诗歌不仅蕴含着唐朝文化,还融入了道家,儒家思想,魏晋南北朝传统等。正是由于典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给诗歌的英译带来了很多困难。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是源语言与目标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因此,在进行李白诗歌中典故的翻译时,理解典故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和诗歌中的灵魂是翻译的关键所在。典故的翻译需要我们去理解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将李白诗中的典故翻译成英文将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我们翻译的实践中,如何跨越文化背景的障碍,有效地去传达诗歌中典故的本意,这是我们所关注的。

二.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的研究经历了数年的变化。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的意思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而文化翻译观更加重视一种文化的传递,将文化内涵从一种语言传递到另一种语言。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的翻译研究已经进入了翻译文化论的阶段。翻译文化论更加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翻译活动与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英国翻译家巴斯奈特就是该研究领域的一位典型代表。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的单位应该是文化,而不是传统的词句、段落、语篇。翻译并不是单纯的语言之间的转换,而应是文化之间的交流,这种文化交流包括文化内交流和文化外交流,既翻译包括文化内翻译和文化外翻译。翻译不仅仅是语义等值,还应是文化中的功能等值。这种等值是多层面的。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的转换和传递。

三.文化翻译观与李白诗歌典故翻译

用典是李白诗歌的特色。典故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如何在诗歌翻译中传达典故的含义,而又不失古诗的特色呢。典故的翻译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挖掘。我们将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出发,去探究如何翻译李白诗歌中的典故。

李白在《当途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中写到“若待功成拂去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该诗句中出现了“桃花源”这一典故。诗中的“武陵”指的就是能够避世隐居的美好之地,即桃花源。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讲述到:武陵有个渔人偶然误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那里没有世俗之争,没有剥削阶级,和平宁静,之后再也没人能够找到他。因次,该诗句中所采用的典故其实就指桃花源,隐喻出了诗人想远离世俗的意愿。有学者将该诗句翻译成:Upon success I will wave my sleeve and go; the peach flowers in fairyland with balm blow. 在该译文中,译者将“桃花源”翻译成“fairyland”, 更有学者将“桃花源”翻译成了西方人更为熟悉的“Shangrila”(香格里拉).该两种翻译都能体现出诗中典故的含义,挖掘出了典故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这样的典故翻译既简单,又形象生动。如果译者不去深入挖掘理解典故的文话背景,而仅仅去直译“武陵源”的话 ,读者就很难体会到诗歌所暗含的真正意蕴。

在李白《行路难》中有这么几句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在该诗句中,有两个典故:“垂钓碧溪上”和“乘舟梦日边”。弄清典故的文化背景对我们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垂钓碧溪上”这一典故指的是年迈的吕尚在渭水之滨垂钓时觅得贤君,而后来吕尚被周文王赏识,最终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乘舟梦日边”这一典故指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后应聘为汤相。吕尚和尹伊都曾辅佐帝王建功伟业。对于李白个人而言,在政治上不受重用,仕途不利,怀才不遇,人生道路挫折重重,此時李白想到了姜太公吕尚和伊尹的经历,李白借此来表明自己的政治前途仍有极大的希望。在翻译该诗句时,如果不了解典故背后的文化内涵,往往就会直译而翻译成:So I sat quietly dropping my hook, on the banks of gray stream. Suddenly, I mounted a ship, dreaming of a sun’s horizon. 这是一位学者的直译,这种直译将该诗所暗含的文化意蕴所忽略了,无法将该典故的文化意蕴传达出去,更达不到文化传递与文化转换。有中国学者将其翻译成:I poise a fishing role with ease on the green stream,Or set sail for the sun like the sage in a dream.

在《把酒问月》中,有几句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该诗句中的“白兔”与“嫦娥”这两典故都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该两典故涉及了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白兔捣药”指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嫦娥”指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她原来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后羿的仙药,成为仙人而奔入了月亮之中。该诗句的意思是“月亮上的白兔总在那里捣药自秋而春,月宫里的 嫦娥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隐喻诗人孤苦的情怀。有学者将诗中的典故“白兔”译为White Hare。这种翻译方式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对于“嫦娥”这一典故,有学者将其直接翻译成“Goddess of Moon”, 直译为月亮女神。对于这样的翻译,译者都没有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这两种意象所代表的本意传达出去,忽略了其背后的内涵。为了将这两种典故的文化意蕴传达出去,我们可以对“White Hare”加注,将“嫦娥”直接翻译成“Chang E”, 并对其加以注明,这样可以将典故的文化内涵真正传达出去。如果只是单纯的对其字面意思翻译,这将忽略了诗歌本身的内涵,从翻译文化论的视角出发,翻译不仅仅是语义等值,还应是文化中的功能等值。翻译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的转换和传递。所以在对以上两典故进行翻译的时候,我们要对其文化意蕴加以解释说明,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经典传达出去。

结语

李白诗歌融入了大量的典故。典故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给译者带来了很多障碍。翻译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传递,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转换与传递。了解典故的文化意蕴是我们翻译诗歌中典故的必做之事。将诗歌典故与文化相结合,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去探索典故翻译,才能真正传递出中国的传统文话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唐诗三百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张明非,《唐诗宋词专题作品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谢真元 ,《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修订本)》[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作者信息: 陈悦; 1989年1月出生;籍贯:四川 绵阳,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典故翻译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闻鸡起舞
典故三则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