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心理打开美育新视野

2021-11-12肖玲玲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美育

肖玲玲

摘 要:本文详细叙述了在《青花瓷》第二课时《绘制青花花草纹》一课的设计中运用绘画心理学原理的理论基础、教学过程以及对少年儿童发展的深刻意义。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案例,研究了美术课与绘画心理学结合的方式,在学科教学中,以学科融合的方式,深刻挖掘“以美育人”的教学策略,并对绘画心理学与美术教学的融合做出了更多具体而科学的展望。

关键词:美育;绘画心理;学科融合

《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我国有3000多万青少年为抑郁症所困。7月19日,教育部下发了“双减”执行方案,在方案细则中,“心理健康”被提及了两次。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处于身体和心理较快发展的阶段,同时又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较多挑战。因此,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就美术学科而言,从四大领域到核心素养,再到深度学习,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强调美术教师如何运用所学的技术对学生加以引导,更强调的是美术教师能培养优雅生活者,使教育的本身焕发生命力。如何将“绘画心理学”与美术教学结合?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用美育的精神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这便是美术教育者都应当深思、探讨并且付诸行动的新课题。

一、立足传统文化,加深文化理解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学画者经典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是千年来学画人的座右铭。青花瓷萌芽于唐、鼎盛于元、顶峰于明、缤纷于清,是我国的一张世界名片,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唐青花即以花草纹样为引,方引出后世青花纹样的绚烂缤纷。在历史的脉络里,鼎盛的唐朝亦如花期绽放的初始,青花纹样的发展次序投射在一个人的发展中也是如此——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逐渐脱去了幼儿的萌稚外衣,就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草蓄力绽放,与唐青花不谋而合,于是笔者有了将“青花花草纹”的自然力量注入到美术教学中,以提升少年儿童自我认同感为目标展开创作与讨论。

二、美术表现抒情,绘画心理赋能

《青花瓷》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绘制青花花草纹》的案例研究为《青花瓷》的第二课时设计,属于校本教材内容。第一课时中,通过欣赏青花瓷,掌握青花瓷的艺术表现语言,感受青花瓷的艺术魅力。青花瓷纹样围绕器型环顾而饰,以主纹加以不同形式的辅纹或连枝缠绕或疏密有序的布局,内容错落有致,线条优美而舒展。在第二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自然造化中感受花草的力量,了解智慧的中国人绘制花草纹的美好寓意,以及如宝相花这样可以为了寓意而创造出纹样背后的强大精神。作业设计将青花花草纹绘制在双层圆形纸盘上,中间的环形中绘制的主纹即是自我的代表,代表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而辅纹是来自周围环境的力量,重复的辅纹,代表力量的层层推动。

五六年级的学生,正步入青春期,青春期就是一个打破重组的过程,自我否定和自我认可互相拉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绘制青花花草纹》一课的设计,双层纸盘无形当中形成一圈一圈的圆环,在绘画心理学上,这是一个半结构式的“曼陀罗”模板,圆环的心理学功能就是平复情绪,而青花花草纹样中的蓝色优美线条能更添心平气和之感。将花草纹绘制在同心圆圆盘上,内圈花草代表自我,外圈花草代表同伴、师长、家人的支持,授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将自我认识投射在植物的品格上,为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注入厚重的民族力量。

绘制完成后,由小组成员讨论为作品命名,讨论敲定的过程,就是与同伴磨合的过程,在同伴的认可中强化对自我的认可。最后教师寄语:“现在的你们即将从小学毕业,就像花草纹一样,即将从期期艾艾的萌芽发展到团团簇簇的盛开,我们不完美,但是我们会更好。”

三、绘画以美入心,促进学科融合

学生是灵动的个体,绘画的过程不仅仅为了美好的作品展示,更是学生表达自我、理解艺术的过程。一个课堂,不仅仅是个体的学习,更是内省、交往、包容的团体作业。在《绘制青花花草纹》一课中,笔者尝试让绘画心理学这门技术融入美术教学,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提升教师个人素质整合,达到育人共育的效果。

绘画是人类天然的表达方式,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绘画心理分析也是心理艺术辅导的方法之一,儿童可以将内在潜意识中情绪、情感、人格以及认知发展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是一种非言语表达的渠道。因此,美术教学和绘画心理学的融合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学生的美术作品中,运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与画者共情,将画者内心优势资源分析出来,为画者赋能;在涉及包含房、树、人等特定绘画心理分析元素的美术课程设计中运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进行人格分析,如《我的老师》《爸爸妈妈真忙》《喜怒哀乐》等;在极端画作中,运用绘画心理分析进行筛查,達到“治未病”的目的,如色彩浓烈的画作、构图不良的画作、暗黑风格的画作等。擅用绘画心理分析,对美术教师而言,足以为职业生涯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

参考文献:

[1]马静,苏林雁.儿童青少年抑郁症遗传学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18(4):431-433

[2]严虎,陈晋东.青少年图画心理分析手册.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

【注:此文系福州市电教馆批准,列为2020年度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互联网”+小学美术传统纹样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ZDJ2020B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回顾青年学者们的思考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美育教师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巧用课前10分钟,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